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探析节气理论在中医临床决策中的指导价值

二十四节气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1],它不仅可以指导农耕劳作,对中医临床实践也有很大价值。
 
节气理论溯源及内涵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古代黄河流域[2],萌芽于夏商,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论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即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六个节气为一季(时),四季为一年(岁)[3]。秦汉时期节气理论趋向完善,公元前104年我国第一部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现通常将冬至到夏至再到冬至这一时间段分为24段,每段起于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其中,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需要指出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制定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的[2],对于中国其它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有很大不同。
 
中医节气理论的特点
中医节气理论是节气与中医理论交叉的成果,体现古人对“天人相应”的不断探索,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以及“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等经典论述。从文献来看,中医节气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与药、食采收时节相关
节气对中医的影响首先反映在食物、药物采集上。《千金翼方》论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费人功,卒无裨益”[4]。中药大多是植物药材,当季药材因量多、质优、价廉等特点而受医家重视,如,古人立春后采葳蕤,夏至后采生漆,立秋后采麻黄、瞿麦等。
 
2. 以季为主,以节作补
季、节作为不同的时间单位,医家多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要指导,认为脏腑在四季各有所旺,十二月各有所变,而节气则提供更为具体的内涵,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3.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节气对中医学影响最大的地方在于指导养生。《遵生八笺》[5]对养生一词解释为:“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中医节气理论在这些领域里都有渗透。举例来说,古人讲究不同时节防避风气,如,“四月立夏日,忌北风”、“五月夏至,忌东风”、“立冬日忌北风”等。
 
中医节气理论的具体运用
虽然《黄帝内经》对中医节气理论框架及治则大法进行了阐发,但缺少方、药、针、灸、食、护等具体建议。后世医家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补充、完善,及至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与总结,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理。
 
1.春三月
《遵生八笺·春季摄生消息论》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肝旺于春,木能胜土,故当春之时,饮食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此时冬季刚去,天气乍寒乍热,年老体虚者易受春气所攻,加上冬日所蓄之疾,成积至春,因此更容易患病,治疗需消风和气,凉膈化痰或者选择中性稍凉利的食疗。摄养注意“不可令背寒,寒则伤肺,令鼻塞咳嗽”,“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绵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起居方面,二月可晚卧早起,三月则宜早卧早起。此外,“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因此要注意防范风邪。春三月治方包括细辛散、菊花散、惺惺散、神效散、坠痰饮子、延年散、黄芪散、黍粘汤、太上肘后玉经八方等,意在除风气、治头目口鼻之疾。
 
正月有立春和雨水两个节气。大寒后十五日为立春,“春气始至,故为之立也”。古代新年有饮屠苏酒、食马齿苋的习俗,以求袪除一年不正之气,亦如《云笈七签》[6]言:“立春日清晨,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汤沐浴”。立春后又十五日为雨水,“雨水,中气也,言雪散为水矣”。饮食方面,《千金月令》认为正月宜食粥,立地黄粥、防风粥、紫苏粥三方以补虚、祛风。衣着方面,“春冰未泮,衣欲上薄下厚,养阳收阴……太薄则伤寒”、“宜加绵袜以暖足”。古人认为此时晨起梳头一二百次非常有益,可能意在升发清阳。总之,“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勿冒冰冻,勿太温暖。早起夜卧,以缓形神”。导引以求补肝脏、散故疾。
 
二月有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雨水后十五日为惊蛰,“蛰者,蛰虫震起而出也”,此时昆虫活动日渐增多,开始虫病防范,如“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春分,“分者,半也,当九十日之半也,故谓之分”,高濂引《千金月令》:“春分后宜服神明散”,以苍术、桔梗、附子、乌头、细辛捣筛为散,做成药囊佩戴以避时疫。调护注意不吃生冷滞气食物,可衣夹衣,也可灸足三里、绝骨各七壮以泄毒气,二月后可酌服祛痰之药预防风劳。二月修养法为“肾气微,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肾补肝。宜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微汗以散玄冬蕴伏之气”。导引注意补肝调冲和之气,去热毒积风不散等。
 
三月即为末春,有清明、谷雨两个节气。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谷雨,“雨生百谷,物生清净明洁也”。此月注意防范虫蚁蚤虱,如“三月三日,取荠菜花铺灶上及坐卧处,可辟虫蚁……是日取苦楝花,无花即叶,于卧席下,可辟蚤虱”。三月肝气渐伏,心气渐旺,注意卧早起早,益肝补肾,勿过发汗以养脏气。导引以求去胸胁膈结聚风气、脾脏诸气。
 
2. 夏三月
《遵生八笺·夏季摄生消息论》论述:“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夏季是全年最热的季节,也是养肺的最佳时机,因此切勿露卧贪凉,避免汗出当风,以致邪气中人。饮食方面,“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腻、饼臛、油酥之属,此等物与酒浆瓜果极为相妨,夏月多疾以此”,可适当服用桂汤、豆蔻水等以祛浊滞。治疗上,“三伏内,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夏至以后“宜服热物,兼服补肾汤药”。“夏伤暑热,秋必痎疟”,注意未病先防。夏三月合用药方包括豆蔻散、苁蓉丸、诃子散、棱术散、四顺丸、橘红散、太上肘后玉经八方等以治寒积所致腹痛、泄泻及不思饮食等疾。
 
四月有立夏与小满。立夏者,“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小满者,言物长于此,小得盈满也”。此月为梅雨前后,水湿较重,古人建议晨吃葱头酒以令血气通畅,注意防蛀避霉,预防时行热病,如“是月望后,宜食桑椹酒,治风热之疾”、“四月节内,宜服暖,宜食羊肾粥”。起居宜晚卧早起,感受天地精气。导引以去腰脊风冷、胁间风毒,且补心益气,宣通五脏六腑。此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勿受西北二方暴风,勿接阴以壮肾水,当静养以息心火。勿与淫接,以宁其神,以自强不息,天地化生之机”。
 
五月“肝脏气休,心正旺,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气。卧早起早,慎发泄,五日尤宜斋戒静养,以顺天时”。此月有芒种与夏至两个节气,“芒种者,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夏至者,言万物于此,假大而极至也”。该月温度渐升,注意防避蚊虫蛇蝎,古人有“烧烟去蚊”“烧枣辟蚤”以及饮菖蒲雄黄酒等做法,同时注意预防疟疫,如“夏至后宜浚井改水,以去瘟病”、“勿下枯井及深阱中,多毒气”,并列《道藏》灵宝辟瘟丹、太仓公避瘟丹方等。导引以淘心脏风劳,散关节滞气。
 
六月分小暑和大暑,“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此月三伏是全年最热时段,人们容易贪凉饮冷,古代养生家对此进行了劝诫,如“暑月不可露卧,勿沐浴当风,慎贼邪之气侵人”、“其月无冰,不可以凉水阴冷作冰饮。水热生涎者勿饮,能杀人”、“勿专用冷水浸手足,防引起狂邪之风犯之,令人疯病,体重气短,四肢无力”等。饮食有乌梅酱、木瓜酱、梅酱、豆蔻汤等以生津祛湿,药方如肾沥汤、六一散、十味香薷饮方、参麦散等以消暑气。六月修养法为“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饮食,远声色。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导引以去腰脊脚膝痹风,散膀胱邪热。
 
3. 秋三月
《遵生八笺·秋季摄生消息论》总述:“秋三月,主肃杀。肺气旺,味属辛。金能克木,木属肝,肝主酸。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秋季是疾病易发时段,尤当安养身心,“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气,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并穿寒湿内衣”。日常调护方面,《云笈七签》[6]认为:“秋宜冻足冻脑,卧以头向西,有所利益”,《书》曰:“八月望后少寒,即用微火暖足,勿令下冷”。古人也有“服黄佩赤”的做法,即“九日采黄花与茯苓服之,延年”、“佩赤茱萸,令人寿长”。治疗注意以收为法,如“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摄生方面,“三秋服黄蓍等丸一二剂,则百病不生”、“立秋后,宜服张仲景八味地黄丸,治男女虚弱百疾,医所不疗者。久服身轻不老”。预防注意“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秋三月合用药方如七宝丹、摄脾丸、威灵仙丸、保救丹、二仁膏、太上肘玉经八方等,侧重于泄痢、咳嗽等疾病的治疗。
 
“七月暑气将伏,宜食稍凉,以为调摄”。七月有立秋和处暑,“秋者,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处暑,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立秋以后,适合休养生息,“早起早卧,与鸡俱起,缓逸其形,收敛神气,使志安宁”。饮食注意保护脾胃,如“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立秋日,用水吞赤小豆十四粒,一秋可免赤白痢疾”。七月“肝心少气,肺脏独旺,宜安静性情,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导引以去周身风气,治肺脏诸疾。
 
八月有白露与秋分。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秋分,阴生于午,极于亥,故酉其中分也”,“仲月之节为秋分,秋为阴中,阴阳适中,故昼夜长短亦均焉”。此月“心脏气微,肺金用事,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勿犯邪风,令人生疮,以作疫痢”。注意安宁志性,收敛神气,增酸养肝,勿令过饱。导引以开胸膊膈气,去胁中气,治肺脏诸疾。
 
九月,“寒露,谓露冷寒而将欲凝结矣……霜降,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温度开始降低,“是月九日,采茱萸插头鬓,避恶气而御初寒”。饮食可进地黄汤、枸杞酒、甘菊酒、白术等,注意“季秋节约生冷以防痢疾”。导引以治脾脏四肢,去胁下积滞风气,使人能食。九月修养须知“阳气已衰,阴气大盛,暴风时起,切忌贼邪之风以伤孔隙。勿冒风邪,无恣醉饱。宜减苦增甘,补肝益肾,助脾胃,养元和”。
 
4. 冬三月
“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肾脏旺于冬,以藏为要,《遵生八笺·冬季摄生消息论》论述此时“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抚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治疗注意“去寒就温,勿泄及肤,逆之肾伤,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斯时伏阳在内,有疾宜吐,心膈多热,所忌发汗,恐泄阳气故也。宜服酒浸补药,或山药酒一二杯,以迎阳气……冷药不治热极,热药不治冷极,水就湿,火就燥耳”。饮食调护上,“寝卧之时,稍宜虚歇,宜寒极方加绵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惟无寒即已,不得频用大火烘炙,尤为损人……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其他论述有“冬夜伸足卧,则一身俱暖”、“冬夜漏长,不可多食硬物并湿软果饼。食讫,须行百步摩腹法,摇动令消,方睡”。冬季尤当注意老人疾病防治,“不可冒触寒风,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多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高年骨肉脆薄,易于感动,多生外疾,不可早出,以犯霜威。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冬伤于汗,春必温病”,故勿发汗过多,损伤阳气,“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立春则止。终身常尔,百病不生”。冬三月合用药方如陈橘丸、搜风顺气牵牛丸、解老人热秘方以治风燥热气等所致便秘。
 
十月节气有立冬及小雪。“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这时可酌服枣汤、钟乳酒、枸杞膏、地黄煎等以养和中气,也可取枸杞子等煎汤沐浴,“令人光泽不病”。起居方面,应当早卧晚起,避免大汗,勿犯冰冻,温养神气,避免邪气外入,如“立冬日忌北风”、“是月勿戴暖帽,使脑受冻则无眩晕之疾”等。“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宜减辛苦以养肾气。毋伤筋骨,勿泄皮肤,勿妄针灸,以其血涩,津液不行”。导引以去腰脚拘束、肾气冷痹、膝中痛诸疾。
 
十一月,“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冬至,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饮食方面,“冬至日阳气归内,腹宜温暖,物入胃易化”。治疗上,此月“可服补药,不可饵大热之药,宜早食,宜进宿熟之肉”,现代中医学多认为,冬至后也是进食膏方的最佳时段[7],同时注意“无乖其时,勿暴温暖,勿犯东南贼邪之风,令人多汗,腰脊强病,四肢不通”。预防方面,警惕疫气,如古人“冬至日钻燧取火,可免瘟疫”、“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总之,十一月“肾脏正旺,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绝咸,补理肺胃,闭关静摄,以迎初阳,使其长养,以全吾生”。导引以去骨节间风,宜通血脉,膀胱、肾脏之疾。
 
十二月“阳极阴生乃为寒”,“小寒者,今月初寒尚少也……大寒者,至此栗烈极矣”。温度进一步下降,但调护“大抵与十一月忌同,勿犯大雪,勿伤筋骨,勿妄针刺”,治疗“宜小宣,勿大全补”。调护如“大寒早出,含酥油于口中,则耐寒”、“腊月,宜合茵陈丸料,时疫瘟㾮、山峦瘴气等症”。此月预防重点为疮疥、头风、瘟疫等。修养法为“是月土旺,水气不行,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勿冒霜雪,勿泄津液及汗”。导引以去脾脏诸疾不安,依春法用之。
 
中医节气理论的发展
随着明清温病学说兴起[8],节气理论指导外感疾病治疗得到进一步推进,如《临证指南医案》中论述:“芒种夏至天渐热,宜益气分以充脾胃”。现代多数医家肯定节气理论在对疾病预防、治疗中的价值,结合“天人感应”“三因制宜”“治未病”[9]等思想指导养生保健,如根据季节温度、昼夜长短等变化指导饮食起居[10]。现代针灸在因时制宜指导下发展“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按时取穴理论,进行最佳季节、最佳时间,选择最佳穴位以达最佳疗效的尝试[11]。王嘉玲等[12]结合六气理论,将二十四节气分为6个阶段,探讨二十四节气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三九贴、三伏贴、节气灸等穴位贴敷也将节气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内涵[13,14,15]。孙婷婷等[16]研究了外感发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节气关系,许根荣等[17]对5 44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节气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节气理论与时间医学理论存在相互重叠的部分,两者都为了更好地认识、治疗和预防疾病,但又不完全一样。时间医学主要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等变化的周期节律性及相互关系[18],中医节气理论则是以中医理论为根基,经历了漫长岁月沉淀,以民俗、饮食、导引等多种形式作载体的古代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元素。
 
从总体来看,近年文献资料以个人理解、体悟居多,对于不同节气饮食宜忌的观点莫衷一是,缺少可靠的临床研究资料,没有突破性进展,也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经验总结或实施方案,市场也存在不良商家假借科普或养生等名义进行误导或虚假宣传的事件。这些都是未来建设的重点。
 
中医节气理论展望
古人对数字把握是多元化的,从子午流注所代表的纪时理论到四季、六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等代表的纪月理论,再到干支代表的纪年理论,这体现了古人对养生节点的不懈探索。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节气理论作为传统文化与医学之间的一架桥梁,目前主要服务于养生,而养生目的是强身与防病,“顺应四时养之道,谨守阴阳法自然”,充分挖掘节气理论的现代医疗价值,对传统节气理论进行保护与“再创造”意义深远。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蔡怡航 刘佳敏 唐丽娟 金连顺 张忠德

上一篇:疾病观 中医对生命本身的理解和观照

下一篇:病证结合观下的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的对比研究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