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是一年中天气最炎热,也是自然界阳气旺盛的时节。实际上,天热除了补水,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身上的“泉水”,比如自己身上的“涌泉”“极泉”和“阴陵泉”这三眼“泉”。
出汗过多伤阴上火 按摩涌泉滋阴降火
炎热的夏季不少人出汗较多,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介绍说,中医认为,人体有“五液”,汗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热清火,而出汗太多则会伤气伤阴,阴伤多了容易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所以在夏季里,更需要注意滋阴降火。涌泉穴位于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
《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冷热不均易情绪化 按摩极泉宽胸宁神
炎热的夏季,很多人会感觉热得心烦,即便是回到空调间也不会很快平静情绪,遇到棘手的工作更是容易情绪化。这个时候大家不妨按摩自己的极泉穴。这个穴位就在腋窝处的顶点上,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
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极泉穴可以很好地缓解燥热引起的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具体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脾胃易受湿邪阻 按摩阴陵泉能除湿
中医认为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中医认为,“湿”其实是滞留人体内的多余水分。夏末秋初的天气变化无常,雨水较多,天气多潮湿,潮湿的天气会让人感觉烦闷湿重、浑身不舒服。此外,很多人觉得天气炎热,会通过吃冰淇淋、雪糕等冷饮这些寒凉食物消暑降温,而这些寒凉食物吃多了,会导致脾失健运。
脾本身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的运化受阻,体内的多余水分就不能运出去。脾本身的特点就是喜燥而恶湿,一旦脾受湿邪而受损,就会导致脾的正常运化受阻,而使气机不畅。这时就会出现脘腹胀满、不爱吃东西、吃什么也没有滋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等症状。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为合穴。善助脾胃运化,专利水液输布,利水除湿,调理三焦。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正坐屈膝,用拇指沿着小腿内侧骨的内缘由下往上推按,拇指推按到膝关节下的胫骨向上弯曲凹陷处,即为此穴。点按本穴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预防夏季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杨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