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艾灸治未病的探讨

灸,其本义为用艾火烧灼。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距今18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火,而火的使用为艾灸的发明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可能就发现了通过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如按压穴位止痛;还掌握了用火驱寒避凶的方法,如用热的卵石取暖,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痛,这可能就是“灸”的开端[1]。现存最早记录艾灸之法的中医文献是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除此之外,《左传》《黄帝内经》《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扁鹊心书》等诸多古籍亦载述了大量灸疗内容。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灼艾帖》中言:“见发言,曾灼艾,不知体中如何?”“此中医者常有,颇非俗工,深可与之论权也。”可见,古代历代医家把艾灸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疗法。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论。葛洪《抱朴子》言:“是以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素问·刺法论》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具有纯阳之性的艾草和能够刺激穴位、温通经络特性的艾火提升人体正气。《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之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现代人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夏季贪凉、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诸多因素导致脾失健运,体内寒湿停滞。湿气又被称为“万病之源”,湿邪为“六淫邪气”中最难祛除的病邪,而艾灸具有除湿润燥的作用。孙思邈言:“火灸,大有奇功。”因此,进一步研究和使用艾灸疗法在预防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艾灸治未病的探讨
 
1 艾灸的作用机制
艾灸的主要原料是艾,又称艾草、艾蒿等,味辛、苦,性温,归肝、脾、肾经,以湖北蕲州所产的蕲艾为佳。艾叶包含挥发油、多糖类、黄酮类、微量元素、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可调节机体免疫活性,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和释放,清除体内自由基,松弛气管平滑肌,起到抗炎、抗氧化、镇咳平喘等作用[2]。艾灸是将艾草加工成艾绒,在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施治原则,利用艾火的热力及穿透作用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祛除寒湿、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增加局部毛细血管及内脏血管血流量[3]。灸热刺激施灸部位皮肤,可激活瞬时受体电位家族和热休克蛋白,激发自身免疫功能[4,5]。也有研究初步证实,艾灸起效可能是热、光、烟的综合作用[6]。
 
2 影响艾灸疗效的因素
2.1 择时艾灸
(1)艾灸时间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艾灸的具体效果[7]。研究表明,根据艾灸的经络和部位,对照“子午流注”规律的时辰,选取相应穴位进行艾灸,收效更佳,如辰时艾灸足三里对诱发胃经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显现效果更好[8]。(2)艾灸注重节气灸,季节变换时人体内阴阳交替,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医学入门》记载:“用艾熏脐防病,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3)冬病夏灸,冬病夏治。《黄帝内经》提到“春夏养阳”,在夏季阳气最旺盛的时间进行艾灸,能激发人体阳气,从而预防冬季发病或病情加重,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2 灸量和灸感
灸量根据灸者年龄、部位、体质不同而异。《扁鹊心书》言:“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但疗效与灸量不成正相关[9]。临床应根据天时、病情、病性、施灸部位等因素决定灸量大小[10]。艾灸所产生的灸感对于灸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灸感是一种艾灸得气的感觉,是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如温热或麻木感,或蚁爬感,或风吹感,根据个人体质不同灸感亦不同。庄长兴等[11]认为,艾灸得气以“如鱼吞钩”更为多见,可有循经感传的现象。陈日新认为,施灸时间应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12]。
 
3 艾灸与腧穴关系
穴位和脏腑关系密切。研究表明,脏腑的病变会引起相应穴位发生特异性改变[13],而经脉堵塞可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害[14]。作用于穴位是外治法的重要取效途径[15]。因此,在艾灸选穴时要考虑脏腑所属经络穴位,也要考虑与脏腑相关的经络穴位。因穴位在脏腑功能异常状态下,由“静息”转为“敏化”,故施灸前可通过对热敏腧穴探查,根据热敏灸感找到施灸穴位[16]。
 
4 艾灸治未病要穴
艾灸关元、神阙、足三里可以扶正固本、调和阴阳,整体调节免疫系统功能[17]。研究表明,足三里、关元穴隔姜灸可显著提高老年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T细胞亚群含量,增强免疫力[18]。神阙灸也是养生保健重要方法[19]。现分述如下。
 
4.1 灸神阙
神阙,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神阙穴位于腹部正中央凹陷处,皮下无脂肪组织,有脐静脉丛形成,是全身穴位中唯一具备血管横断面结构且直接作用于血管内膜的腧穴,其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值显著高于其他穴位[20],因而更能发挥艾灸培补元阳的功效,有效改善阳虚症状,遏制亚健康状态向疾病的转变。又因“脐通百脉”,在灸脐的过程中,灸热通过经络传导,可调整全身各脏腑功能。《类经图翼》记载:“神阙行隔盐灸,艾灸至三五百壮,不唯疾愈,亦且延年。”
 
4.2 灸关元
关元最早见于《素问·气穴论》,又名次门、丹田等,“关”与“元”喻以重要之意。关元位于脐下3寸,为任脉腧穴、小肠募穴,也是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是人体元气所在,为全身脏腑、经络的根本,也是最常用的保健要穴。关元是多种疾病的热敏腧穴[21]。古今医家多认为,艾灸是刺激该穴的重要方法,自古就有“灸必加关元”的说法。灸关元可培肾固本,温肾壮阳,扶助人体正气。以关元穴为基础配穴进行艾灸治疗,可以有不同的功效,如关元配心俞可治疗心悸,关元配合谷、足三里、气海可治疗中风脱证等[22]。
 
4.3 灸足三里
足三里一词出自《灵枢·本输》。足三里原名三里、下陵,位于膝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五输穴的合穴,应用范围广泛,为全身强壮要穴。艾灸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运化水湿、调和阴阳、扶正补虚的作用。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言:“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研究显示,艾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运动性疲劳状态,有助于恢复体力[23]。艾灸神阙、足三里可增强瘦素生物学效应,改善脂质代谢[24]。《外台秘要》言:“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能减少自然衰老大鼠皮肤老化,达到抗衰老的目的[25]。近年来,艾灸足三里在消化、呼吸、免疫、循环、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研究中应用广泛,疗效可观[26]。
 
5 艾灸在各系统治未病的作用
5.1 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7],且与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28]。研究表明,艾灸曲池可以降低高血压,但对正常血压影响不大[29]。艾灸涌泉可抑制阳气上亢,引气下行,从而降低血压[30]。艾灸神阙、印堂、丰隆、足三里穴,可消除和缓解中风的高危状态,加快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缓解眩晕症状,总有效率达95.65%[31]。艾灸能有效预防中风在《针灸大成》就有记载:“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发重,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艾灸神阙穴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胆固醇、抗氧化等[32]。
 
5.2 妇科系统
艾灸在妇科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调理任脉、督脉、脾经、膀胱经,使其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恢复。灸疗对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33]。艾灸中脘和阳池可以治疗子宫脱垂[34]。艾灸关元、肾俞、三阴交、次髎,可提高卵泡雌二醇水平,改善卵泡质量,使妊娠率增加[35]。在初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艾灸三阴交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36]。妇科常用的穴位有关元、中极、子宫、归来、次髎、三阴交、阴陵泉等[37]。
 
5.3 消化系统
从历代文献记载来看,艾灸在消化系统中使用度较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研究表明,艾灸治疗腹泻时,慢性腹泻最多,尤其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常用的操作方法是隔物灸和温和灸,多选取任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脉腧穴,如足三里、天枢、神阙、关元等[38]。艾灸背俞穴可舒缓患者情绪,减轻压力造成的应激状态,治疗便溏疗效显著[39]。艾灸足三里能有效修复胃黏膜损伤,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艾灸引发神经对信号的传递,调节内分泌激素,减少胃黏膜细胞凋亡[40]。
 
5.4 内分泌系统
《千金翼方》言:“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寸,间寸灸之。”艾条悬灸肾阳虚大鼠肾俞和关元穴,可增加大鼠体质量、食欲、活动等[41]。以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穴为主穴,以神阙、气海等为配穴,艾灸治疗0级糖尿病足,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疗效[42]。采用“双固一通”灸法可通过改变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和胰岛功能,从而改善胰岛素作用减弱状态[43]。
 
5.5 神经系统
艾灸的重要功能是疏通经络,艾叶点燃后的温热可以对神经功能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研究表明,艾灸可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炎性因子及微血管相关蛋白表达,具有抗炎、修复受损神经细胞的作用[44]。此外,热敏灸气海、肾俞、关元、肝俞等穴,可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45]。艾灸也可应用于中风后挛缩性瘫痪[46]。
 
6 艾灸生成物对机体的影响
艾烟中既有对机体有益的成分,也有对人体不利的成分[47]。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艾烟及其挥发物质不会造成人体安全危害,艾烟还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48]。艾烟可通过调整脑内氨基酸的异常代谢,达到抗衰老、抗肿瘤的作用[49]。在超出一定时间和范围的情况下,艾烟中的丙烯醛、对苯二酚水平接近安全暴露水平[50]。对于有咽炎、咳嗽等症状的人群在艾灸时要注意考虑艾灸挥发物的影响。
 
7 讨论
随着人们对自身防病保健需求的提高,以及对中国古代中医疗法的深入了解,艾灸疗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艾灸从护佑人体阳气,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为根本,扶正祛邪,从本质上消除疾病可能发生的一些危险因素,并通过提升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灸法具有内源性保护和修复效应[51]。目前,艾灸疗法的使用还需要更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持,其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如探究艾灸的药理学与灸疗效果的关系,根据个体实际情况使用何种灸疗方法,结合现代化手段促进灸疗理论的创新,对艾灸生成物的安全性制定评价标准,研究并制作出更简便实用的艾灸工具等,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背俞穴对阳气运行转输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一个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