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 < 腹泻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中药秘方网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直肠最显著,严重时可波及整段结肠及末端回肠,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菌痢见于世界各地,一般农村高于城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见。儿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壮年。

  人类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10~200个细菌即可使半数人致病。人被感染后,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3 天。由于菌群不同,人体反应性各异,因而潜伏期的长短和病情轻重也不相同。临床症状也多种多样,以痢疾志贺氏菌引起的病情较重,宋内志贺氏菌多引起轻型感染。福氏志贺氏菌感染介于两者之间,并具有排菌时间较长、易转为慢性和病情迁延的特点。

  我国以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为主;其次为宋内志贺氏菌,并有上升趋势。近年来,也有志贺氏菌Ⅰ型引起暴发性流行的报道。菌痢通常分为急性菌痢及慢性菌痢两大类。急性典型菌痢常见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并排出粘液脓血便。如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可转为慢性。急性中毒性菌痢主要见于儿童,各型志贺氏菌均可引起,常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可由于内毒素从肠壁吸收入血,引起发热、毒血症,致使微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微循环障碍,出现DIC,导致感染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甚高。

  菌痢病愈后,患者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除甲群稍强而稳定外,其余各菌群病后免疫力较弱,且维持时间短暂,加之各菌群与各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故易再感染与重复感染。


    忠告:本站腹泻防治专题丛书可能非最新版,有关“细菌性痢疾”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细菌性痢疾
· 怎样治疗慢性菌痢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痢疾
  · 急性菌痢如何分型
· 急性菌痢病人应如何护理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痢疾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