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病理变化的中医认识 < 冠心病防治专题 < 疾病防治丛书 < 中医中药秘方网  
 心脏的病理变化的中医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心的功能是主阳气,主血脉,主神志。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主神志。因而心脏如发生病理变化,首先是阳气方面的亏损,其次才是血脉的损害。所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太阳,即指心中之阳气,内洞,即指空虚之意。就是形容心中阳气的衰竭。心阳虚损或心气不足,是导致发病的主要方面。《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阳微”是说明阳气虚少。阳虚是因,阴盛是果。所以《巢氏病源·胸痹候》说:“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又在《心痛候》中说:“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心既主阳气,又主血脉,阳气有亏,或导致阴血虚损,或导致血行不畅,或导致气血阻滞,有此一者,均可使心痛发作,或心悸怔忡。正如《证治准绳》所说:“血因邪泣(同涩)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 虞天民《医学正传》亦说:“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又曰污血冲心”。血因邪涩而痛者,属于血滞;邪胜血虚而痛者,属于血虚;污血冲心而痛者,属于血瘀,临床各有其见症。神志既存于心血之中,无论属于血滞、血虚、血瘀任何一种病变,都可以引起神志不宁,邪热入于血分时,尤其明显。反之,神志先病,而后影响心脏的阳气或阴血病变的,亦很常见。故《证治准绳》说:“夫心统性情,始由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脏乃应而心虚矣。心虚则邪干,故手心主包络受其邪而痛也。”《巢氏病源》亦说:“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FDA8 FDA8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所以,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理为心气虚而邪气乘。致病的原因为风寒痰饮,乘心之经络,“ 支交”不通而痛。《灵枢·经络篇》说:“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是动则病心痛。”又在《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说:“心脉……微急则心痛引背。”这些都说明了经脉病变,尤其是营养心脏之经脉发生瘀滞不通时,则出现心绞痛。因而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心脏与营养心脏之经脉的疾病。与西医的冠心病属心血管疾病相一致。




    忠告:本站冠心病防治专题丛书可能并非最新版,有关“心脏的病理变化的中医认识”内容请不要作为诊病的唯一参考! 【关闭窗口】
【返回目录】
  · 心脏的病理变化的中医认识
· 冠心病发病诱因
· 胸阳不振、心脉瘀滞证的辨证论治
  ·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特点的中医认识
· 冠心病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 冠心病辨证分型的方法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