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目经大成》\
 《目经大成》 > 卷之三

因阵

病有不同,药无大异,穷原应变,临症圆通,汇因方∶

 

保婴丸一

郁金 雄精 天竺黄 滑石 使君子(取净肉) 蝎梢 蟾蜍(去肠杂,炙酥,各二钱) 轻粉 牛黄 朱砂(各一钱) 巴豆(去净油,取霜) 麝香(各六分) 浓煎二陈汤,调绿豆粉,蒸糊,丸如梧子大,阴干,飞石青为衣,铅罐收藏,听用。

小儿饮食失宜,冷热蕴蓄,阻塞太阴传送之路,致清浊不分,时泄时止。尔时不善为调护,必加目青面惨,肌退肢热,似疳非疳而甚于疳。将谓投以和剂,则不着痛痒。投以热剂,则实实而耗气。投以寒以补,均非对症,术其穷矣。不尘为处此方,活者颇众,故谬曰保婴。或问故,曰∶轻粉、竹黄、石青、丹砂镇风热、坠顽痰之品也,益以滑石,兼能解肌行水,而火不内燔。郁金、雄黄牛黄破结气,散恶血之品也,益以二陈、绿豆,或更清胃扶脾而谷气稍复。少佐巴豆、麝香者,盖癖积沉寒,法当以热下之。且妙有诸药监制,则威而不猛。初则通幽,继而止泻,固攻散之和剂也。且蟾蜍、蝎稍、使君子,总以积郁生虫,从而杀之,法制始备。雏嫩而弱者,不可过饵。经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止,过则死。

诗曰∶郁金巴豆赤雄精,滑石丹砂粉白轻,天竺牛黄蟾蝎麝,使君丸好保孩婴。

 

六一散二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暑月身热烦渴,水溺不利,主此方者,滑石性寒而淡,寒能清热,淡则利水,少佐甘草者,恐石性过寒,用以和中尔。散名六一,非因方中铢两起见,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故河间又名天水散。本方加朱砂五钱,名益元散,加薄荷名鸡苏散,加青黛名碧玉散,治同。本方加红曲五钱,饭丸名清六丸,治赤痢。加干姜名温六丸,治白痢。本方加生柏叶、生藕节、生车前名三生益元饮。本方以吴茱萸代甘草,治湿热吞酸,名茱萸六一散。

以黄 代滑石,治盗汗消渴,名黄 六一散。以生石膏代滑石,名玉泉散,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

 

十味香薷饮三

香薷 人参 橘皮 黄 白术 扁豆 甘草 浓朴 茯苓 木瓜

暑月身倦,神昏头重,吐利,目复欲作,此外感而兼内伤,当主是方。其义维何?暑能伤气,故身体倦怠,神思昏沉,人参、黄 、木瓜以益之。暑为阳邪,并于上,故头重,目复欲作,浓朴、橘皮、香薷以散之。暑邪干胃,必渴而引饮。湿热相搏,故既吐且利,白术茯苓、扁豆以安之。如此调理,病不除而目复能为害,未之前闻。

诗曰∶暑天却病尚香薷,扁豆参苓术亦宜,独怪瓜州甘氏子,浓煎陈橘饮黄 。

 

清暑益气汤四

人参 白术 橘皮 黄 升麻 甘草 当归 麦冬 五味 干姜 葛根 青皮 苍术 神曲 泽泻 黄柏

长夏湿热炎蒸,神体倦怠不宁,身热气高,二便赤黄、渴而自汗,脉虚者,此方主之。

暑令行于长夏,则兼湿令矣,乃有上项诸症。故东垣处此方,兼而治之。盖五味、当归麦冬人参、黄 ,所以宁神致液,而益既伤之气。二术、二皮、神曲、姜、草,所以调中破滞,而胜复伤之湿。余湿未除,清气不升,葛根升麻发而解之。余热未退,浊气不降,黄柏泽泻导而泄之。

诗曰∶清暑益气补中得,外增苍术葛姜泽,麦冬五味雅相宜,去柴何取青曲柏。

酷暑烁肺金,兼湿又伤胃土,应神不宁,脉虚自汗。药用补中益气是也。且暑燥,滋以五味、麦冬;湿溽,疏以曲、术、姜、葛,均合医理。外此他经无症,故出柴胡。知出柴胡,奈何以青皮泽泻黄柏克伐厥阴、太阴,庭镜实不能解。是有诗之中末句云云。

 

又方五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黄 五味 麦冬 当归 山药 扁豆 知母 白芍

暑月目病,攻散已退,寻复发热胀痛,此方主之。

目既攻散,则阳邪无有,奈何再作?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非火毒未尽也。只五味、芍药、麦冬知母,凉且收敛其燥;归、 、山、豆、参、术、苓、草,补而和平其胃。一服而再,再而三,则暑清气治。会收阳于内,推病而出。浅人遇此,必寒且散,不败不已。是方进而奏效,不尘其医医乎。无虚人,即初得上症,本方加石膏、淡竹叶、滑石。不合,除归、 、五味准好。

诗曰。归 四君合生脉,扁豆淮山芍药白,知母仍名益气汤,清暑或加膏竹石,顽医至死宝李方,务出青皮黄柏

 

保胎流气饮六

(附正气天香汤)

当归 贝母 羌活 甘草 浓朴 干艾 黄 荆芥 枳壳 芍药 菟丝 芎

因胎目病,此方主之。

胎气宜固,兼散非理也。然目病暴作,不得不暂与治标。故以羌活、芎 、荆芥枳壳、贝母、浓朴疏风热而劫虚痰,黄 、当归甘草、芍药、菟丝、艾叶,护元神而平幽郁。夫郁舒风自息,痰去神乃宁,神宁则气流血行,胎其保而病亦潜除。经曰∶有故无损,亦无损也。此方之谓与。如血热气不和,四五月胎动,除羌活、荆穗、芎 、枳壳,用藿香、紫苏、黄芩。或根据绀珠正气天香汤∶乌药、干姜、橘皮、紫苏、香附尤稳。

诗曰∶保胎流气药须知,枳朴芎归及菟丝,少佐草荆干艾叶,活羌贝母到黄 。

又诗∶正气天香汤,台乌蜀白姜,橘苏香附子,明目保胎良。

 

蜡子丸七

木香 干姜 百草霜(各一两) 肉豆蔻 丁香(各一两五钱) 杏仁(一百四十粒,去皮) 巴豆(七十粒,去皮膜,熨净油) 共为细末,用好黄蜡四两,清茶油一两,同蜡熔化,重绢滤过,乘热调为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肥疳冷积,久伤脾胃,致休息泻利,欲盲双眼。用此丸而明者,盖丁香、肉蔻、干姜巴豆破寒宣滞,立使关格通而阳复;木香、杏仁、草霜、黄蜡,导气和中,自然水谷化而年延。《医贯》谓此方神妙不可言,信乎。

诗曰∶蜡子丸,丁木香,肉蔻杏仁百草霜,巴豆去油黄蜡滤,方中还有白干姜

 

蜡矾丸八

黄蜡二两、白矾一两,先将蜡溶化,退火,入矾和匀为丸,赤豆大,朱衣。以金银花五两,甘草一两,醇酒一升,重汤煮出味。每下十丸、二十丸,加至百丸。酒亦三杯、五六杯、渐饮至尽量,则有效。倘被毒虫蛇犬所伤,加雄黄五钱,乳香三钱,没药二钱。

一切疮疡觉发,便服此方。得奇效者,盖黄蜡甘温、白矾酸涩,能护膜托里,使毒不内攻。乳香辛温,没药苦平,能止痛和气,使火不上炎。再有金银花、雄黄清热辟邪。甘草、醇酒扶胃养血。游刃毒所,恢恢乎有余力矣。

 

托里消毒饮九

(一方无连翘桔梗、皂刺,治同)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白芍连翘 白芷 忍冬花

《机要》曰∶治疮须明托里、疏通脏腑、调和营卫三法。内之外者,其脉沉实,发热烦躁。外无 赤,痛甚于内,其邪深矣。当疏通脏腑,以绝其源。外之内者,其脉浮数, 肿在外,恐邪极而内行,当先托里。外无恶之气,内亦脏腑宣通,知其在经,当和营卫。用此三法,虽未必即瘥,决无变症。此方其兼备欤。

外科方症,至为繁杂,且各有专家,未能多识。缘有因毒一款,姑择数方以应缓急。引申触类,属望于后之学人。

诗曰∶托里消毒饮,四君加归 ,芷芎翘芍忍,五物力相如。

 

仙方活命饮十

忍冬藤即金银花 贝母 甘草节 天花粉 橘皮 当归 防风 白芷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穿山甲

一切痈疽及不知名恶疮初得,此方主之。

痈疽皆由气血逆于肌理,加寒与湿凝,风共火搏乃发。红肿尖痛,为阳为痈。深硬黑陷,为阴为疽。势大身发热,食日减,晓夜不安眠,其症则重而险。入手,醇酒煎服。盖忍冬花、甘草节、天花粉、贝母、橘皮清热解毒,兼能利湿除痰。当归防风白芷、乳香、没药活血疏风,更可定痛护膜。乃皂角刺、穿山甲引前药直达病所,以决壅破坚。酒煎者,欲其通行周身,使邪速散云尔。服而活命,非仙方如何。

诗曰∶仙方没药粉加餐,乳母归宁未忍还,芷橘甘草年可引,采芝防刺莫穿山。

 

神授卫生汤十一

羌活 防风 白芷 穿山甲 沉香 红花 连翘 忍冬花 皂角刺 花粉 熟大黄 石决明 乳香 当归 甘草

痈疽初起, 肿赤痛,顶高根活,皮薄而光,脉浮大有力,活命饮不应,主此方。方解前已悉,其所以不应者,倏增身热头痛,二便秘结。故去贝母、橘皮、没药,用羌活、沉香内升外发,逼邪从表出。大黄连翘小清大利,俾毒随便下。其石决、红花,以肿系血凝,脓由痰化。进二三剂,未成则散,已成则溃。署名卫生是已,神授恐未必然。

诗曰∶药剂十五九前方,为贝非川橘没香,羌选红花沉石决,大黄乔办卫生汤。

 

屠苏酒十二

拣净金银花(五两) 甘草(二两) 醇酒(一升) 重汤煮出味。如疡色平硬,加黄 三两,酒不足可量添入。

大小疡毒初见,进此酒。金银花寒能清热,甘能疗虚,芬芳能醒脾。甘草化毒和中,虚实无忌。均属外科圣药。煮酒一壶,昼夜徐徐饮尽,药力到矣。到则以前方先后煎服,病许顿灭。量不胜者,亦须拚醉毋辞。

 

珠珀蜡矾丸十三

黄蜡(四两) 白冬蜜(二两) 白明矾(二两) 琥珀 明雄黄 珍珠(各一两) 如无珠,用朱砂亦得。

先将四药碾极细,用铜杓熔蜡与蜜,离火俟少凝,入前末搅匀,众手急丸赤小豆大。每下三十丸,病甚者日进三服,乃得。

凡痈疽及恶蛇、疯狗伤,毒盛且急,不能外出,必致内攻。先进兹丸护心,贞吉无咎。盖人心清虚中正,邪不易受,亦不敢令邪犯。以故痈疡内陷,蛇犬外伤,毒瓦斯攻入寸中,命必倾矣。是方蜡、蜜甘温润燥,矾石酸涩祛汗,护膜托里,推此居最。再有气味辛厉之雄黄,辟邪而杀百毒。性质向导之珠珀,镇火以定惊魂。毒纵盛纵急,无能为害。徐对症度量处方,计日可决痊期。

诗曰∶银花草酝屠苏酒,加 阴毒化无有,护心古制蜡矾丸,珠珀雄黄新方好,缺珠丹砂尽可充,蜜丸金衣真活宝。

 

内托千金散十四

肉桂 当归人参 忍冬花(各一两) 芎 没药 天花粉 白芷各五钱 乳香 桔梗 甘草(各七钱)芍药 防风(各三钱)

恶疮未成不消,已成不溃,此方主之。

疮之恶者多矣,未能枚举。不消不溃,乃精血大虚,不能作气成脓。切莫纯用凉药,致肌肉冰寒,益难收局。

须甘温补而兼和之品,助气活血,以速其新顶溃脓,庶无变症。上方人参、黄 、甘草、乳香,补气者也,且以健脾生津。当归肉桂、没药、芎 ,理血者也,更能益荣行瘀。忍冬花、天花粉、桔梗专主解毒排脓,脓出则少用。

白芷防风、芍药允足除湿敛口,湿去可勿施。用屠苏酒调者,亦虚不厌补、补不嫌多之意。语云∶方在灵不在多,医在圆通不在信守,其斯之谓欤。

诗曰∶千金内托尚参 ,桂草天花桔芷归,再入忍冬芎芍乳,宁防没药病难驱。

痈疽之患,盖由情欲戕贼真元。真元损,则眉宇纵可观,身子空空如也。凡百乖厉客气,易于感召。感召之际,较他人另深。是以毒作。丹溪谓阴阳相滞而生,理不外是。但滞字未得病情,当谓阴阳互相牵累,积郁而致。

如邪中气分,津液稠浊,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倭,此阳累于阴也。邪郁血分,隧道淹沮,或溢或结,积久渗出脉外,气为之乱,此阴累于阳也。其毒大小浅深,随人之禀赋感召以为轻重。初见用活命饮,继用卫生汤。俟成症知名,验看顶高,根活,色赤, 肿,疼痛,皮光薄,势欲溃,及溃,脓浓,鲜黄不臭,进托里消毒饮,腐肉自托, 肿随消。倘顶平根散色黯,不热不疼肿,虽坚不作脓,不溃腐或腐溃肿痛仍不消减,脓水清稀,新肉弗长,形恶气奇秽,须内托千金散,再则十全养荣、八物回生等汤,大补气血,稍逆转为顺,渐次略带消解,十亦可愈五六。必曰死、曰不治,听渠坠败,大失作医之道。

隔蒜灸法∶凡毒现形,取大蒜切片置顶中,艾丸子灸三壮一换,不拘数目,以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乃止。

无蒜时,切生姜亦可。倘阴毒及 肿不见顶,用湿纸涮上,先干处即是。笔识之,再铺纸,干如前,不问一处、二三处,无妨总灸,灸毕,根据次服药准效。此疮科起手第一要着。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学人免诸。

外科以膏药为首务,汤剂丹丸次之。揆其因有三∶曰便、曰醒、曰捷。便者,非要即有,毒初萌,凉其蕴热,祛其游风,潜伏而内消之谓也。醒者,非教病家警觉,毒即见,遏抑势焰,静观转应,得以驱除之谓也。捷者,非使人乐从,毒方炽,明知善恶,防其变迁,急拔而出之谓也。故便而方药两劣,则痛不少减,而红肿弥加。醒而不详审究,则祸烈而溃腐无期。捷而听其至上,则病变多端,而败坏莫测。三者兼备,庶从事有济,厥方于以知名。如太乙膏、玉红膏,诸书具载,远近遍传。是已考其药,太乙之元地、肉桂当归、乳香、没药行血止痛。

白芷、元参、大黄赤芍、黄丹清火散风,再润以麻油,毒从中化。玉红之当归血竭、紫草、轻粉去瘀生新,白芷甘草、白蜡、麻油理肌敛口,自然肉好如初。其他万灵、万应,品汇纵多,总不外个中消息,吾徒欲兼精是道。尽有名言,无妨博搜远采。

 

太乙膏十五

白芷 当归 赤芍 元参 肉桂 大黄 大元地(各二两) 乳香 没药(五钱) 麻油(各一斤) 黄丹(六两)

将前七味油浸十余日,慢火熬至浮起,滤净,下黄丹搅匀。俟略冷,入乳没再搅。过硬添油,软加丹,务以得中适用为度。倾入瓷罐藏好,勿泄气。

诗曰∶太乙铅丹乳没药,当归元参京赤芍大黄白芷桂麻煎,膏成不怕疮疡恶。

 

玉红膏十六

当归 紫草 白蜡(各二两) 甘草(一两五钱) 白芷(五钱) 血竭(研细) 轻粉飞(各四钱) 麻油(一斤)

将前五件油浸四五日,慢火熬微焦,滤净。复煎沸,下血竭少停,下白蜡熔化。退火,投轻粉搅匀藏用。

诗曰∶粉草油油芷叶长,佳人帘卷日当阳,蜡红衫子鲜如血,映得花容紫玉光。

 

五苓散十七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因湿眼肿,并水泻,小便不利,此方主之。

经曰∶诸湿肿满。又曰∶湿胜则濡泻。水道不利者,湿并于大肠故也。经曰∶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泻为阴,二苓、泽泻之功用也。脾土健顺,则能制湿,膀胱气化,则能利水,白术肉桂之功用也。大凡邪入太阳,目病头痛,发汗不愈,小便虽利而渴,亦宜五苓引而竭之,使邪从下出。然无恶寒症,不可用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睛黄,便秘烦渴。本方合四君子,名春泽汤,治病瘥后便涩而渴。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汤,又名对金饮子,治中暑伤湿,停饮夹食,腹痛泄泻。及口渴便秘。本方合黄连香藿饮,治伤暑泄泻,发热口渴及疟疾热多寒少,口燥心烦。不效,再合小柴胡,名柴苓汤,治之准的。

诗曰,四苓散∶白术起,猪苓泽泻茯苓止,热因热用肉桂增,除渴还能利小水。

 

疏凿饮导十八

羌活 秦艽 商陆 槟榔 泽泻 木通 花椒目 大腹皮 茯苓皮 赤小豆 姜皮佐煎。

遍身水肿,喘呼烦渴,大小便秘,目赤痛,此方主之。

外而一身尽痛,内而喘渴便秘,再目赤痛,此上下表里俱病,务必厘清其势乃瘥。羌活、秦艽,疏表药也。

水邪之在表者,触之由汗而泄。泽泻、腹皮、苓皮,渗利药也。水邪之在里者,触之由溺而泄。水毒壅塞,商陆、槟榔以攻之。水气蒸溽,椒目、赤豆以 之。如此立法,非神禹疏江凿河之理乎。于以名方,未为过实。

诗曰∶疏凿槟榔合商陆,苓皮姜皮花椒目,赤豆羌艽大腹毛,水泽何愁泻不速。

 

大顺散十九

甘草 杏仁 干姜 肉桂

此方非治暑,乃治暑日受伤之脾胃尔。夫脾胃喜燥恶湿,喜温恶寒。时虽夏月,引饮餐凉,过于寒湿,则阴阳互逆,必致霍乱吐泻。乃用干姜肉桂之爽利以顺性;甘草、杏仁之温腻而顺气,故曰大顺。

诗曰∶散名大顺,药止四味,四味维何,杏草姜桂。

 

桂苓甘露饮二十

五苓散加滑石 石膏 寒水石 仍斟酌分两,作散为妙。

夏月引饮过多,太阳受伤,致小便不利,湿热上攻眼目。亟用三石以清热,五苓以利湿。河间此方,诚为甘露。张子和加人参甘草,因脉虚而补气。加木香、干葛,欲化湿以除烦。

诗曰∶寒水流滑石,猪术沾膏泽,桂苓活火煎,甘露清炎热。

 

六和汤二十一

木瓜 浓朴 扁豆 茯苓 砂仁 半夏 杏仁 白术 人参 甘草 藿香

六和者,和六气也。盖风寒暑湿燥火,夏月杂感为多。先于脾胃调之,此知务之医也。药之为性,香能醒脾,藿香、浓朴是也。辛能暖胃,半夏、砂仁是也。四君之用,酷暑横流,必伤金水,扶其所不胜也。乃杏仁、木瓜清燥生津之品,合以前药,正六气之和剂也。伤冷加干姜,温散阴逆,伤热加香薷,发越暑气也。缩脾饮用砂仁、干葛、草果乌梅、扁豆、甘草,治九夏伏热,更伤酒食。理脾清暑。同而异、异而同者也。

诗曰∶六和藿朴杏砂并,半夏人参茯苓,扁豆木瓜甘草术,煎增姜枣气清宁。

 

羌活胜湿汤二十二

羌活 独活甘草 芎 蔓荆子 黄 防风

外伤于湿,头痛,一身尽痛,此方主之。

脾胃虚弱,湿从内生,二陈平胃之类主之。水停于膈,湿胜濡泄,六一、五苓之类主之。水渗皮肤,肢肿黄胀,五皮、茵陈之类主之。今头痛,一身尽痛,乃湿流关节,决非上件所宜。经曰∶无窍不入,惟风为能。爰用黄、甘草率诸风药升而散之。或曰∶药既属风,何以又能胜湿?盖风动气满,湿则潜消。譬衣初浣濯,当风高悬,不终日水自去矣。此汤除黄 ,汪氏谓可治伤风头痛,亦近理。

诗曰∶羌活胜湿尚防风,黄 本蔓荆芎,外加独活天麻桂,寒湿升头痛不攻。

 

平胃散二十三

苍术(五钱) 橘皮 浓朴(各三线) 甘草(二钱)

湿淫于内,满闷呕泻及山岚障气,不服水土。主此方者,苍术本性烈,加以橘皮则燥湿而利气;浓朴微苦温,和以甘草则宽中而散满。四药泻中有补,凉中有温,直令胃土和平,永无湿郁之患,故曰平胃。又经曰∶谷气通于脾。山岚障气,谷气也。人受之不服水土,而腹胀不食。盖土湿太过,故用疮术以燥之,甘草以和之,橘皮、浓朴宽中利气以行之。本方加麦芽、神曲,名加味平胃散,治宿食不消,吞酸嗳气。本方加藿香、半夏,名不换金正气散,治腹痛呕吐,及瘴疫湿疟。加草果、姜、枣,名对金饮子,治疟疾。饮内再加人参茯苓乌梅,名人参养胃汤,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夹食停痰发为 疟。本方合小柴胡汤,名柴平汤,治湿疟。湿疟者,疟发时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脉濡是也。

 

升消平胃散二十四

芎 紫苏 橘皮 白芷 姜炒浓朴 蜜炙甘草 砂仁 麦芽 藿香 山楂 苍术 香附

目已病,忽头痛腹痛,吐泻交作,此感寒停食。主是方者,盖芎、苏、橘、芷散虚风而逐阴寒,砂、藿、楂、芽正乖戾而消滞腻。再有调中之姜、朴、蜜、草,和气之香附苍术,大剂煎投,自当立效。是故痘疹发热,腹急痛,或呕或泄,症既相符,因应无异,进此散乃佳。

诗曰∶平胃橘皮苍草朴,升消增芷芎苏藿,山楂麦附缩砂仁,觉校本方殊老作。

 

升阳除湿汤二十五

升麻 柴胡 防风 甘草 苍术 泽泻 猪苓 神曲 橘皮 麦芽

脾虚不治,湿胜濡泄,视昏而惑,此方主之。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用升麻柴胡提而降之。又曰∶湿胜则濡泄,故用苍、防、苓、泽散而通之。但泄虽云蕴湿,多从饮食而得,又须曲麦以消食,甘、橘以利饮。进此汤短睡半晌,徐徐压以美膳,昏惑自消。

诗曰∶升阳柴胡橘,除湿猪苓术,曲麦附升麻防风生草泽。

 

活血散二十六

当归 赤芍 芎 紫草 红花(各五钱) 木香 血竭(二钱)

痘中气血凝滞,欲作目疾,速用芎 、木香、当归行其滞,紫草、红花赤芍血竭消其凝。服此不愈,再加橘皮、升麻疏淡利饮,木通、甘草导热和中,更名消毒旨哉。

诗曰∶痘中红赤上双睛,活血芎归紫木能;不愈通加升橘草,别名消毒服之灵。

 

调元化毒汤二十七

红花 木通 荆芥 鼠粘子 紫草茸 白芍甘草 桔梗 前胡 生地黄 黄连 当归防风 蝉蜕山楂 人参 黄芩 连翘

痘疹,前人皆谓心火炎盛而发。盖子之孕母腹也,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呼吸者,阳也,阳化气,而动作生焉。母食生精,母饮生血,饮食者,阴也,阴成形而体质生焉。阴足阳足,十月而诞。所受胎毒,遇岁会、天符,天时亢热乘心,心热则散,一齐并发。故七日齐,七日盛,三七火数尽而谢。小儿耳尖冷,欠伸,睡中惊嚏,双眼含泪,壮热,知其必作。放点起胀时,目即病者,乃毒瓦斯上攻。稍失检点,为祸不测。收靥落痂时,暴赤肿痛,虽为余毒,险急一同,统与前汤。若痘中夹 、夹疹,尤为得旨。盖防风荆芥、前胡、蝉蜕升发阳气者也,亦可祛诸风邪。牛蒡、连翘山楂桔梗解利邪毒者也,亦可散诸郁结。无湿不疹,除以木通、甘草无热不 ,降以黄芩黄连。气不上下,人参、黄 以通之。血不流行,红花、生地、紫草、归、芎以顺之。如此化裁,功非独能于目,即专事痘科,用治紫黑而干,亦良剂也。东垣谓痘疮从寒水逆流克火而致,初则膀胱壬水,夹脊流而克小肠丙火,故颈已上先见。次则肾经癸水,又克心经丁火,故胸已上次见。终则二火炽盛,反制寒水,故腹已下后见。夫火受水克,既不能为祸,酿成痘毒,安得炽盛,反制寒水。且寒水值制,盒饭壮水灭火,乃又消 化毒、攻散处方,岂不雪上加霜?立言如此,医名何自而得。

痘疹之原,世谓咽下血饼,有落地即挖净,更用黄连甘草抹儿口以解之。后不惟无痘,竟以痘死。谓非此血所致,何人人不免?必岁会、天符,气满则发,何里中传染无休?必痘神种子,择地流布,何在处?人工可种,果其胎毒耶?有公孙母女同作者,果其蕴热耶?疮疡常弥月数举,此生身不再见。造物渊微,诚非管蠡能测。腐儒一经品题,不是理学,便是数学,谈天说地,溯往穷来,俨然身历目见,凿凿可据。问以身历目见,如痘疹等事,直若鼾声梦呓,不自知其所出。子弟有当值者,偏惑于妖医奸觋,夜词晓祝,旷达者面鄙之,恬不为怪。今古一辙,可胜悼叹。

诗曰∶楂地参 紫草茸,不甘荆桔梗连通,翘芩芍药红花发,蝉鼠当前叫午风。

 

苏合香丸二十八

沉香 丁香 乳香 檀香 麝香 安息香 香附 白术 冰片 荜茇 诃子 朱砂 犀角 苏合香油(各等分)

因风、因厥,眼盲、睛斜,喉中痰沫壅盛,水饮难通,非辛香温热,不能开窍还阳,故集上项诸药。必用朱砂诃子、犀角者,防湿热之过燥而耗心血,辛香之走散真气,以敛肺液尔。中寒中恶,用亦适宜。然终能耗元神,而动内风,备以救急可也,慎毋令人多服。

诗曰∶苏木丁沉乳麝脐,片檀安息荜粘泥,都来香附诃梨勒,油合丹砂即画犀。

 

抱龙丸二十九

胆南星(二两) 天竺黄(一两) 朱砂(五钱) 琥珀 珍珠 雄精(各三钱) 檀香 人参(各二钱) 麝木香沉香(各一钱) 甘草

煎膏为丸,芡实大,金衣。

小儿一切惊搐,致辘轳转关诸症,主此方者,宝气可以镇惊,金珠、琥珀、雄精是也。香气可以散搐,沉、檀、木、麝、竺黄是也。惊搐因风虚,人参甘草扶其元。风虚生痰火,南星、牛胆,清其热。抱龙二字义未详,或者龙为肝火,定风镇惊之谓与。

诗曰∶天竺星珠独夜光,丹砂珀酒人雄黄,木沉檀麝香初热,席抱龙须卧石床。

 

升解散三十

芎 生地 芍药 黄芩 木通 升麻 朱砂 茯苓 甘草(各等分)

小儿痘已现形,暴发惊搐,目赤,畏光,泣出,此方主之。

痘形既见,热应渐退,复发而惊搐、兼得目病、明系木火两盛。爰用芎 、生地、芍药凉血而平木,黄芩升麻、木通导赤以泄火。朱砂、苓、草二物,特以镇惊收泪耳。然此症来势险甚,服一二次不减,须着精神。

诗曰∶痘见目随红,急需芩草通,朱芎苓芍地,升解不无功。

 

五积散三十一

当归桔梗 茯苓(各一钱五分) 干姜 肉桂 半夏 苍术 浓朴 芍药 甘草(各一钱) 麻黄 白芷橘皮 枳壳(各六分)

此方能治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积,故名五积。究其义,麻黄、白芷精专解表,甘草、芍药德合和里,苍术、浓朴平胃中之敦阜,橘皮、枳壳发膜原之蕴藏,姜、桂、芎、归入血分,兼祛寒湿,半夏、苓、桔逐浮饮,更豁顽痰。盖阴阳表里通用之剂也。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目暴发,服亦准。元气素虚人,出麻黄、苍术枳壳,入参术。再肢冷自汗,加附子、生黄 。

诗曰∶五积枳橘陈成壳,芷芎姜桂苍于补,麻黄半夏采苓归,草梗删除看芍药。

 

天保采薇汤三十二

人参当归 地黄 甘草 白芍 谷精草 黄连 山楂肉 葳蕤仁 黄芩 木通 桔梗 前胡 连翘 紫草茸 麦门冬 大力子即鼠粘子。

此清毒活血、攻补兼施之方也。痘中目暴发,明知邪干风木,然痘色淡而浆空,主气血大虚,却不敢骤补。盖补则痘利。决害于目,目赤疼而翳生,变幻多端。仍不能寒散,寒散则目宁有伤于痘。当家殊觉棘手,谩言庸劣。上方人参、黄 、地黄当归甘草,滋益真元者也,真元济则黄芩黄连、木通、大力可施其克伐。芍药、谷精、山楂、蕤仁、紫草,调和荣卫者也,荣卫调则桔梗、前胡、麦冬连翘可靖其娇氛。夫如是,症虽异而药参同契两不相妨。曰天保采薇者,借言吉人荷天保安,俾单浓戬谷,厥药用无不宜,病莫不兴兴矣。益曲尽其情,敬司乃事,毋使病起而忘护持。人谓金不利,治弗良;医无恒,术不精。作此方者,其思全省疚,寡尤寡悔之师乎。夏禹铸亦有此汤名,药名大相悬绝,不知何所取义,且无论症之顺逆,总教人按方煎服,尤不可解。

诗曰∶天保采薇汤,翘芩连地黄,归 参大力,甘桔芍通方,紫草饶鲜色,蕤仁有密香。前胡云谷麦,性质等楂凉。附夏方∶枳桔二陈药,升酒犹芎藿,柴葛前饮酣,羌苍独谨朴。

 

达原饮三十三

槟榔 知母 芍药 黄芩 浓朴 草果 甘草

热疫蒸烁神膏,痛不能耐。但治其疫,目自宁。上方槟、朴辟瘴恶,且疏通岁运。草果发伏邪,而不损天和。

热甚伤形故痛,知母黄芩以清之。热久销阴则 ,芍药、甘草以平之。夫疫,乃天地非常之气,其中人不由经络表里,舍于夹脊,附近于胃,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者是。得此汤而直达之,重者渐轻,轻者顿解。

诗曰∶槟芩芍药蔻,知母难消受,炙草浓而甘,达原宜急就。

 

清平丸三十四

槟榔(四两) 苍术 浓朴 半复曲(各三两) 草果仁 广橘皮 山楂香附 白芍黄芩 知母(各二两)柴胡 干葛 藿香梗 紫苏叶(各一两五钱) 青皮 枳实 甘草(各一两)

生姜汁调六神曲,净粉打糊为丸,弹子大。每用一丸,噙化,缓缓咽下。如精神稍爽,照药品作汤剂,仍加神曲,并扭生姜汁对服。

上方专治重痢噤口,饮食不入,入即吐。及一切时行传染,内外壮热,无汗口渴。盖天地乖戾客气,随人呼吸入胃,正不胜邪,登时疾作。头腹急痛,已而发热,或吐或泻,水浆不能下咽。槟榔、草果、苍、朴、姜、曲、甘草、半夏可达原而平胃,橘皮、苏叶、藿梗、楂肉、柴胡、干葛,可解肌而正气。热毒上格,故凡物不纳,白芍药、黄芩知母以凉之。厉气中结,故滞下不须,香附子、枳实青皮以利之。病骤形实,沉困自当顿苏。再就是验症增删,无人不起,乃名其丸曰清平。

诗曰∶清平首选达原方,平胃香苏散合襄,再入葛柴楂枳曲,青皮瘦骨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