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中医著作\《幼幼新书》\
 《幼幼新书》 > 卷第三十(血疾淋痔) 凡十九门

鼻衄第三

《巢氏病源》小儿鼻衄候∶小儿经脉血气有热,喜令鼻衄。夫血之随气,循行经脉,通游腑脏。若冷热调和,行必根据其常度,无有壅滞,亦不流溢也。血性得寒,即凝涩结聚,得热即流散妄行。小儿热盛者,热乘于血,血随气发溢于鼻者,谓之鼻衄。凡人血虚受热,即血失其常度,发溢漫行,乃至发于七窍,谓之大衄也。

《千金翼》∶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即衄。

《婴童宝鉴》∶小儿心热,肺气贯血,随热入肺经,为鼻衄。

《惠济》论小儿鼻衄候歌∶

欲衄之候脉弦洪,鼻中干燥响如风。气冲积血停留肺,脏腑烦冤邪脉攻。数合出红犹可治,更加升斗命须终。明师若欲知调治,凉血清胸始有功。(清胸,清肺也。)

《葛氏肘后》疗人少小亟鼻衄,小劳辄出方。

上用桑耳无多少,熬令焦,捣下筛。每衄发,辄以杏仁大塞鼻数度,即可断。《外台》法烧用为丸,以内亦得。

《仙人水鉴》小儿百日内鼻中出血方。

葵花一字急吹之,白矾水浴更相宜。此是鼻风不消药,莫教虚惧奶头儿。

《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鼻衄不止方。

上以马矢绵裹塞鼻孔中。

《外台》∶《古今录验》又方

上烧发灰为末,吹鼻孔中亦佳。《本草》、《圣惠》、《婴孺》法同,甚妙。

《外台》∶《古今录验》又方

上单服白马屎汁三合,甚良。

《外台》∶深师治少小衄血方。

桂心(十八铢) 乱发(洗,烧灰) 干姜(各六铢)

上三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日再。

《圣惠》治小儿鼻衄或唾血。升麻散方

升麻(半两) 羚羊角(屑) 甘草(炙微赤,锉) 黄芩 赤芍药(以上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淡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更煎一两沸,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鼻衄不止,地黄煎方

地黄 刺蓟(各取汁半斤) 蜜(一合)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 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为末)

上件药,都入银锅中,以慢火熬为膏,不计时候,用新汲水调下一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又方

刺蓟 蒲黄(各半两) 乱发(灰,一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半钱,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鼻衄不止方。

乱发(灰,半两) 伏龙肝(一两)

上件药都研令匀。不计时候,以新汲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又方

刺蓟汁(二合) 地黄汁(一合) 生姜汁(少许)

上调和令匀。徐徐服半合,仍将滓塞鼻中,即瘥。

《圣惠》又方

上炒桑耳,令焦熟,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冷水调下半钱,亦吹少许于鼻中。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谭氏殊圣》方∶小儿鼻衄数还啼,颜色青黄渐改移,忽尔发时饶莽躁,连忙走起索东西。只缘积热三焦壅,凝水川消贝母知,更取荷衣煎五合,蜜调顿服定无凝。

凝波散

寒水石 贝母 知母(为末。各一分半) 马牙硝(细研,川硝亦得。各一分) 荷叶(一两,以水一升煮五七沸,滤干,焙)

上为末。每服半钱,蜜水调下。

茅先生治小儿鼻血出方。

山栀仁(半两,半生,半炒) 陈槐花(一分)

上同为末,用熟水调下半钱。《圣惠方》同,只槐花微炒,栀子不炒。

张涣抵圣散 治不以疾病鼻衄不止方。

盆硝(研) 乱头发(烧灰,研) 红蓝花(取末。各一分)

上同研匀细。以绵缠, 药塞鼻中。

张涣槐花散 治衄血方。

槐花(一两,炒) 蒲黄(半两) 川面姜(一分)

上件捣,罗为细末。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张锐《鸡峰》方治衄血。

上每用石榴花末一字许,搐鼻内。

张锐《鸡峰》又方

上每用龙骨末少许,吹鼻中。

《惠眼观证》调英散 治衄血不止方。

血余(父母者上者一团,用绿竹笋壳一片,裹烧过)

上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新汲井花水下。

《吉氏家传》黄药散 治小儿鼻衄不止方。

上黄药一味,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井水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