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
 《中医词典》r~s > 拼音S

(拼音S)第七篇

 

食泻

病名。即伤食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过食作泻,名曰食泻,即胃泻也。”参见伤食泻、胃泻条。

 

食泄

病名。因饮食所伤而致泄泻。即伤食泻。以腹痛则泄,泄则痛减为特征。《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后痛减。”详伤食泻条。

 

食哮

证名。饮食厚味,痰壅气阻所致哮吼之证。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医旨绪余·哮》:“有饮食厚味伤脾,不能运化而发者。脾伤则津液不得布散而生痰涎,壅塞经隧,肺气为之不利。”证见胸满腹痛,盗汗潮热,昼夜发哮,声如拽锯等。治宜消食健脾,清痰利气,用栝楼丸、保和丸等。《医钞类编》治用清金丹。

 

食痫

病名。小儿痫病因伤乳或伤食而发者。《诸病源候论·痫候》:“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其发之状,或口眼相引,而目睛上摇,或手足掣纵,或背脊强直,或颈项反折。”发病之源,有风痫、惊痫、食痫三种。食痫者,因乳哺不节所成。《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食痫为病,伤肉食,手足搐动,角弓反张,或拳挛,或张狂大声,如羊如犬大叫,吐出饮食方定。其饮食尽被痰涎包裹在其中。”参见痫、五痫条。

 

食咸哮嗽

证名。即盐哮而兼见咳嗽者。见《医宗必读·咳嗽》。可用砂糖、白面、轻粉制饼服用,以催吐痰涎。参见盐哮条。

 

《食物本草会纂》

药学著作。八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清·沈李龙撰。刊于1691年。卷首为本草图。沈氏将药物分为水、火、谷、菜、果、鳞、介、禽兽等10部,收集食物药220种,采辑《本草纲目》及有关食疗本草类之论述。记其性味、主治及附方等。另附二卷,其一为《日月家钞》,载有救荒方、食物宜忌、有毒及解毒、食物调摄、病机赋、药性赋等内容。其二为论述脉法的《脉诀秘传》。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

 

食物本草

①记述可供食用的药物学著作之通称,又称食疗本草。

②食物药学著作。又有多种。⑴明·卢和《食物本草》四卷(一作二卷),刊于17世纪(即万历、隆庆年间)。此书与明·薛己《本草约言》卷三-四《食物本草》的内容全同。

㈡汪颖《食物本草》七卷。刊于1620年。⑶旧题《李东垣食物本草》,李东垣编。李时珍参订。七卷本,又有廿二卷本。本书虽系托名之作,就廿二卷本而言,内容丰富,全书凡58类,2000余条。不仅分类细致,解说较详,且对全国各地著名泉水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介绍。这一资料是十分宝贵的。根据书中有当时刊行者姚可成氏按语来看,姚氏或即为本书的编撰人。其年代约为1641年以后成书。

 

食痰

证名。一名食积痰。因食积成痰,或与瘀血搏结所致。《东医宝鉴》卷二:“食痰即食积痰也。因饮食不消,或挟瘀血,遂成窠囊,多为癖块痞满。宜青礞石丸、黄栝楼丸、正传加味二陈汤。”参见食积痰、痰证条。

 

食时

即辰时。相当于上午7点至9点。参十二时条。

 

食伤

病名。饮食不节所致脾胃损伤的病证。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初起多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等证。一名伤食,详该条。

 

食肉则复

治疗学名词。又称食肉则遗。复,复发。指某些热病恢复期,如过食劳腥肥腻,往往使病邪留滞,导致病证复发。《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食顷

吃一顿饭的时间。《素问·刺疟》:“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

 

食前服

服药法之一。病在心腹以下及补养药、驱虫药,应在饭前用药。《神农本草经》:“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

 

食气霍乱

病名。由饮食所伤,及感受外邪所致的霍乱。以饮食过饱,中气不运,膏粱厚味,肠胃凝泣,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又值风暑湿暍等邪外袭,故见挥霍撩乱之证。其证胸前饱闷,胀痛嗳气,吐泻交作,呕出食物,泻下酸馊,脉滑大或沉实。在上者因而越之,用盐汤探吐;在中者,枳朴平胃散消之;在下者因而竭之,用枳朴大黄汤下之。感受外邪所致者,寒用温散,热用凉散,风则祛风,湿则利湿,暑用消暑(《症因脉治》卷四)。参见霍乱条。

 

食气

①指饮食水谷之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②食通蚀。即耗散正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吴昆注:“以壮火食气,故气得壮火则耗散。”

③气功术语。即服气,参见该条。

 

食呕

证名。因饮食积滞所致呕吐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诀》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食不节而生。”有寒、热之分。偏热者,食入则痛而呕,脉实数。偏寒者,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脉迟弦。治宜消食化滞,一般用保和丸、家秘消滞汤等方。偏寒者,用治中汤、大养胃汤、草蔻大顺饮。偏热者,用栀连平胃散。

 

食疟

病名。因饮食不节,损伤胃气致疟疾而见善饥不能食,食后支满腹痛者。又称胃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善饥而不能食,食已支满,腹急(疒丂)痛,病以日作,名曰胃疟。六腑无疟,惟胃有者,盖饮食饥饱所伤胃气而成,世谓之食疟,或因诸疟饮食不节,变为此证。”《张氏医通·疟》:“食疟,因饮食不节,中脘生痰,加以风气乘之,故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善呕。实者二陈加枳壳草果;因饥饱劳役而发,日久不止,脉虚者,理中汤加枳实青皮;素有阴虚劳嗽,或因疟成劳,但于调理药中稍加桂枝、姜、枣可也,不可纯用祛风豁痰药;若表邪势盛,可用小建中、黄芪建中为主,后与生料六味丸加桂枝鳖甲。”参见胃疟、疟疾条。

 

食牛肉中毒

病名。因食中毒和疫死的牛肉出现中毒症状者。证见心闷,身体痹,甚至吐逆下利,腹痛难忍(《诸病源候论·食牛肉中毒候》)。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食马肉中毒

病名。因食疫病马肉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马肉中毒候》:“凡骏马肉及马鞍下肉皆有毒,不可食之,食之则死。其有凡马肉则无毒。因疫病死者,肉亦有毒。此毒中人,多洞下而烦乱。”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食六畜肉中毒

病名。因食变质六畜肉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六畜肉中毒候》:“六畜者,谓牛、马、猪、羊、鸡、狗也。凡此等肉本无毒,不害人。其自死及着疫死者,皆有毒。中此毒者,亦令人心烦闷而吐利无度。”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六畜肉毒药,有乌桕叶汁、白扁豆、小豆汁、豉汁、葱子、猪屎灰、甘草汁、兰草汁、阿魏、绿豆汁、黄蘖汁、地浆等,可资参考。

 

《食疗本草》

食用药物著作。书目见《旧唐书·艺文志》。三卷。唐·孟诜撰。本书为记述可供食用、又能疗病的本草专着。据《嘉佑本草》记载:“张鼎(唐开元间人)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原书已佚,佚文见于《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中。1907年敦煌发现的一种唐人卷子写本残卷。原卷首尾均佚,内容只有残存的石榴至芋共26味药,均系食物药品。1925年东方学会曾就其内容抄录后出版排印本。

 

食疗

治疗学名词。又称食治。指利用饮食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千金要方》有食治门,搜集《内经》至唐代以前用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述。孟诜《食疗本草》记载了可供食用的药物,是较早的食疗药物学专着。

 

食劳黄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

①为脾积之俗称。《儒门事亲》卷三:“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俗呼为食劳黄也。”详痞气、脾积条。

②又称食劳疳黄、黄胖。详见各条。

 

食劳疳黄

病证名。因脾虚食积,劳伤过度,湿热虫积所致的黄疸。见《医学纲目》卷二十一。又名食劳黄、黄胖。证见肤色萎黄,面浮足肿,口淡口苦,脚酸,气急,腹胀泄泻,脉虚弦等。治宜健脾养血,清化湿热,用大温中丸、小温中丸、绛矾丸等。见于钩虫病、慢性血吸虫病等。参见黄胖条。

 

食劳复

病证名。一名食复。病初愈,脾胃尚弱,因饮食不节以致病情复发。《伤寒论·辨阳明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自愈。”《广温热论》:“若因饱食过多而复者,舌苔必多黄。轻者损谷自愈,重者消导方愈。”

 

食咳

病名。因食积生痰及贪食生冷、煎炒热物、酒食等所致的咳嗽。《医学入门》卷五:“食咳,因食积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二陈汤加厚朴、山楂、麦芽;伤生冷,以致肺胃不清,嗳酸吐泻,恶风寒者,五积散、理中汤、异功散;伤煎炒热物者,葶苈散,或三补丸加知母、贝母;伤酒食积者,香附栝楼青黛丸。”参见食积嗽、食积咳嗽、咳嗽条。

 

食厥

厥证之一。暴饮暴食而致昏厥。见《赤水玄珠·厥证门》。其证醉饱之后,或感风寒,或着恼怒,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因食滞胸中,阴阳痞隔,升降不通所致。不可误作中风,而用祛风散气之剂,重伤胃气。宜煎姜盐汤探吐其食,后以平胃散、茯苓白术、麦芽、半夏之类调理。若外有风寒,用藿香正气散;气滞不行者,用八味顺气散。《明医杂着·风门》:“食厥者,过于饮食,胃气不能运行,故昏冒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参见厥证、酒厥等条。

 

《食鉴本草》

食物药学著作。

①四卷。清·柴裔撰。刊于1741年。

②一卷。清·费伯雄撰,约刊于1883年。本书首论各种食物的功用。主治、宜忌;其次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十种病因分别论述各种治疗方法所须的若干食品。现存《珍本医书集成》本。

 

食减

证名。饮食减少。《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食减,四肢不举。”治疗详见不能食条。

 

食瘕

病名。食积成瘕。《医说·症瘕》:“其发语声嘶,挹言语而不出,此人食结在腹,其病寒,口中常有水出,四肢洒洒如疟,饮食不能,郁郁而痛,此食瘕也。”参见食症条。

 

食夹痰嗽

病名。痰食夹杂所致的咳嗽。治宜化痰消食止咳之法。《不居集》卷十五:“食夹痰漱,《机要》云,痰而能食者,大承气汤微下之;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汤主之,或二陈汤加栝楼、卜子、山楂枳壳、神曲。”参见食积咳嗽、食积痰嗽、咳嗽条。

 

食积腰痛

病证名。因饮食停积不化所致的腰痛。《金匮翼·腰痛》:“食积腰痛者,食滞于脾而气传于肾也。夫肾受脾之精而藏焉者也,若食不消则所输于肾者,非精微之气,为陈腐之气矣,而肾受之,乱气伤精,能无痛乎?”消食化积兼补肾益精,用神曲酒吞服青蛾丸。

 

食积泻

病名。即伤食泻。何惠川《文堂集验方·泄泻》:“食积泻,或胀或痛,痛甚而泻,泻后痛减,得食又痛,粪色白者是。”详伤食泻条。

 

食积泄泻

病证名。饮食积滞伤脾所致的泄泻。又称伤食泻、食泻、积泻。证见腹痛即泻,泻后即减,少顷复痛泻,腹皮扛起,或成块或成条,泻下臭如败卵(《症因脉治》卷四)。《证治要诀·大小腑门》:“食积腹疼而泻,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先用调脾饮,吞感应丸。或因食一物过伤而泻,后复食之即泻者,以脾为其所伤未复而然,宜健脾汤。因食冷物停滞伤脾,脾气不暖,所食之物不能消化,泻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汤加干葛,吞酒煮黄连丸。”参见伤食泻条。

 

食积泄

病名。即伤食泻。《不居集·泄泻》:“食积泄,泄下腐臭,噫气作醋。”详见伤食泻、食积泄泻条。

 

食积胁痛

证名。由积滞导致的胁痛。见《张氏医通·胁痛》。因饮食不节,食滞内停,气机壅阻所致。证见胁肋疼痛,肋下有条状扛起,胸闷不舒,恶心,食欲减退,其脉多滑,亦可见胁痛连脘,恶寒发热。治宜消导去积,用保和丸、神保丸、消食丸等方。

 

食积五更泄泻

病证名。饮食过多损伤脾胃所致的晨泄。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其证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腹皮扛起,痛而欲泄,泄后稍减。脉多沉滑,热积者脉沉数,寒积者脉沉紧。治宜消食化积以止泻,用加减保和丸。热积用承气汤,寒积用煮黄丸。参见食积泄泻条。

 

食积痿

病证名。因食积伤脾而致手足软弱之证。《证治汇补·痿躄章》:“食积痿者,饮食太过,妨碍道路,升降失常,脾气不得运于四肢,手足软弱,或腹膨胀痛,或恶心嗳气。”治宜运脾消导,用木香槟榔丸,或导痰汤加山楂、神曲、木瓜、防己。俟食消积化,然后补脾,用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参见痿条。

 

食积痰嗽

病名。因食积成痰而致气上逆所引起的咳嗽。《丹溪心法》:“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栝楼、萝卜子为君,青黛、石碱为使。”《明医杂着》卷二:“食积成痰,痰气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积,而咳自止,不必用肺药以治咳。”《医学正传·咳嗽》:“食积痰嗽,三补加二母炒为末,丸如椒核大,以竹沥、藕汁吞之。三补、芩、连、柏也;二母,知、贝母也。”食积痰嗽饱闷者,用保和丸。参见食积嗽、痰积嗽、食积咳嗽等条。

 

食积嗽

病名。伤食生痰,积久而致咳嗽。证见咳嗽,稠痰壅滞,胸满噫酸。《万病回春》卷二:“食积嗽者,痰嗽如胶也,……栝楼枳实汤加减。”《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食积嗽,伤食生痰,久积发咳也。其脉数硬,必兼胸满噫酸,发热,或稠痰壅滞喘满,皆由胃火上炎,冲逼肺气,久而不愈也,此非青黛、栝楼不除。栝楼丸,二母宁嗽汤。”参见食积咳嗽、食积痰嗽、痰积嗽、食咳等条。

 

食积呕吐

证名。又称食呕。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而发呕吐。证见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症因脉治·呕吐论》)。参见食呕条。

 

食积咳嗽

病名。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见《症因脉治》卷二。其证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治宜和胃化痰,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嗽、食积嗽、食积痰嗽等条。

 

食积腹胀

证名。因食积不化所致的腹胀。见《症因脉治》卷三。因饮食不节,食滞肠胃所致。证见肚腹胀急,按之实痛,或一条扛起,或见垒垒小块,或痛而欲利,利后稍减。治宜消食化积。肚腹胀急,按之实痛者,用枳实散。一条扛起,腹痛欲利,利后稍减者,用枳朴大黄汤。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食积腹痛

证名。因饮食不节,积滞不消所致的腹痛。其证以痛甚欲大便,便后痛减,嗳气作酸为特征。《证治准绳·杂病》:“食积作痛,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其脉必弦或沉滑。”《寿世保元·腹痛》:“食积腹痛,其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症因脉治》卷四:“食积腹痛之症,胸腹胀满,痛不欲食,嗳气作酸。”胸胀腹痛,不能饮食,治以消食化滞,用枳壳化滞汤。一条扛起,痛而欲利,治以泻下攻积,用承气汤。食在上脘,宜消不宜下,用保和丸、枳术丸。热积寒下,三承气汤。寒积温下,煮黄丸。参见腹痛条。

 

食积喘逆

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即食喘,详该条。

 

食积

九积之一。食滞不消,日久成积者。《儒门事亲》卷三:“食积,酸心腹满,大黄、牵牛之类,甚者礞石、巴豆。”《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食积,食物不能消化,成积痞闷也,宜青礞石、鸡内金、枳实巴豆香附,方用保和丸,连萝丸、佐脾丸。”《医医偶录》治肚腹胀硬拒按,吞酸嗳腐,不思饮食,用大和中饮。脾虚者,参用六君汤。参见肉积、面积、果菜积等条。

 

食后昏困

证名。又称饭醉。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欲睡。《东医宝鉴·杂病篇》:“食后昏困,宜用参芪汤、升阳补气汤。”参见饭醉条。

 

食后服

服药法之一。病在胸膈以上者,应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药。《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食喉

解剖名词,即咽。《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详参咽条。

 

食管

人体器官名。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是饮食入胃的通道。

 

食关

经外穴名。《医经小学》:“食仓、食关治脾胃,在中脘傍寸半位。”《养生镜》:“食关穴,建里旁各开寸半。”主治噎隔反胃,饮食不化,及胃炎,肠炎,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食宫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都。参见该条。

 

食膈

病名。五膈之一。见《外台秘要》卷八。因气塞、火郁,脾运失常,食滞隔阻所致。证见烦满,疲乏,食不下,时呕沫等。治宜消食导滞,开郁理气,用食郁越鞠丸等方。一作食噎膈。参见噎膈、五膈条。

 

食复

证名。大病愈后,因饮食失节而致复发者。《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食复,温热瘥后,胃气尚虚,余邪未尽,若纳谷太骤,则运化不及,余邪假食滞而复作。其症仍发热头痛,烦闷不纳。宜枳实栀子豉汤加山楂肉、麦芽、连翘、莱菔子等凉疏之;腹痛不大便者,加生锦纹。”

 

食窦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命关。属足太阴脾经。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处。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胸腹壁静脉。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咳嗽,痰饮,少乳等。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食臭

①食物的气味。《素问·脉解篇》:“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

②嗳气有酸臭味,多因宿食不消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食瘥

病名。食入易消之证,类似消中。《证治准绳·杂病》:“有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亦类消中之状,俗名肚瘥。”参见消中、中消、心瘥条。

 

食仓

推拿穴位名。位于两颐下。《幼科推拿秘书》:“食仓穴,在两颐下。”

 

食痹

病名。因痰饮瘀血留滞胃脘,所致食已即心下痛,吐出乃止之证。出《素问·脉要精微论》。《素问·至真要大论》:“食痹而吐。”王冰注:“食痹,谓食已心下痛阴阴然,不可名也,不可忍也,吐出乃止。此为胃气逆而不下流也。”《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惟肝气相乘为尤甚……痛必上支两胁,里急,饮食不下,膈咽不通,名曰食痹,谓食入即痛,吐出乃止也。宜肝气犯胃方。”《证治汇补》卷五:“食痹者,食已则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饮恶血留滞于中所致,薤白半夏汤治之。”参见胃脘痛条。

 

食饱咳

病名。饱食后发咳嗽之证。因脾胃虚弱所致。《不居集》卷十五:“食饱咳,每一食饱则发咳嗽,此脾胃虚寒也,宜用《千金》温脾汤。若咽中痛而声鸣者,加干姜一两。”参见咳嗽条。

 

①通蚀。侵蚀,消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

②饮食。《素问·上古天真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③吃,吃饭。《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④音寺(sì)。同饲。供给、依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食气”,“形食味”。

 

食(亻亦)

病名。多食而形体消瘦之证。一作食亦。《脾胃论》卷上:“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亻亦)也。”《宣明论方》卷一:“胃中结热,消谷善食,不生肌肉,此名食(亻亦)。”治宜清胃健脾,用参苓丸等方。参见食亦条。

 

蚀疮

病名。阴蚀之又名。赵贞观《绛雪丹书》:“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名曰蚀疮。”详阴蚀条。

 

实肿

病名。水肿病属实者。见《中国内科医鉴·浮肿水肿》。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所致。起病急速,来势多暴。《医宗必读·水肿胀满》以阳证多热,热证多实。其证以先胀于内而后肿于外,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脉滑数有力,色红气粗为特点。治宜祛邪为主,根据病因相应采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祛瘀等法。实肿有气肿、血肿、热水肿、风肿、湿肿之分。详见各条。

 

实中夹虚

病证名。指一种虚实错杂证。即实邪壅盛夹有虚证,以实邪为主,正虚为次。例如外感伤寒,误下伤胃气,外邪乘机而入,寒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得安,成实中夹虚证。治宜益气和胃,消痞止呕,用甘草泻心汤。

 

实证

八纲之一,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因感受外邪,或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食积停滞体内所致,与虚证相对。《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常见高热、口渴、胸闷、喘息,气粗、痰声漉漉、烦躁、谵语、腹胀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或涩痛,舌质苍老,苔黄干糙,脉实有力等症。治以祛除病邪为主。实证有表实、里实、实热、寒实之分。详见各条。

 

实者泻其子

治疗学名词。指五脏实证可按母子关系泻其子脏。例如肝木生心火,肝是母,心是子,肝有实火,不仅要泻肝,还应兼泻心火,则肝火易清。针刺治疗时,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难经·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杨注:“春得心脉为实邪,是心气盛实,逆来乘肝,故泻心,心平则肝气通,肝为心母,故曰泻其子也。”

 

实胀

证名。因食气痰热,瘀瘕坚积所致的胀满之证。见《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证以先胀于内,后胀于外,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气色红亮,声音高爽为特点。用木香、沉香、砂仁枳实、厚朴、苍术、大腹皮以治脾;桑皮、葶苈、蔻壳、苏子、桔梗、枳橘以治肺;木通、防己茯苓、车前、泽泻、猪苓以利小便;麻黄、防风、羌活、葛根以发汗。如气壮能食,年少新病,大黄芒硝皆可应用(见《张氏医通·鼓胀》)。《证治汇补·胀满章》:“实胀宜下。腹坚惧按,舌黄脉牢者,此实邪有余,治宜推荡,所谓下之则胀已是也。”参见鼓胀、胀病条。

 

实则泻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三部九候论》。对实证应采用泻除的治疗方法。如实火、燥屎、食滞、痰积、瘀血、水饮等实证,可用泻火、攻下、消导、豁痰、祛痰、逐水等泻法,包括针刺中的泻法。

 

《实用中医学》

综合性医书。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学校编。分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医学基础部分,包括基础理论,中药和方剂。介绍人与自然,脏象、经络、病机、辨证论治等中医基础理论。常用中草药567种,古今常用方剂(包括医院的经验方)360首;下册以现代医学病名。分述内、外、妇、儿、针灸与新医疗法等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总结了前人以及编写单位近年来的临床实际经验,并有部分中西医结合的内容。1975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实用中国小儿科学》

儿科著作。胡光慈编。作者融会中西两种医学知识,以中西医对照方式,对常见儿科疾病扼要地予以介绍,并附治疗方剂。对儿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难免存在不够恰当的观点。1957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实邪短气

证名。由膏梁积热或水饮停留,壅塞肺道所致的短气证。内伤短气之一。见《症因脉治》卷二。证见身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呼吸不利,喘息倚息,胁肋作痛,不得仰卧,其形似肿,脉沉滑、沉紧或沉伏。治宜利水除饮或清热泻肺。祛除水饮,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兼表邪者,用小青龙汤;膏梁积热,用厚朴大黄汤;肝火上冲,用龙胆泻肝汤;肺热喘逆,用泻白散加知母、石膏;胃火上升,用栀连二陈汤等方。兼虚象者,用肾气丸。参见短气条。

 

实邪

病因病理学名词。

①盛满的邪气。《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②五邪之一。指从子脏传来且伤及母脏的邪气。《难经·五十难》:“从前来者为实邪。”吕广注:“今心王未必,是脾来逆夺其王,故言从前来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为实邪。”

 

实哮

证名。因寒邪、郁热、暑热、水饮、胶痰等实邪所致的哮吼。见《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因所感病邪与证状的不同,可相应采用散寒宣肺、涤痰化饮、清热降气等法。详见冷哮、热哮、水哮、痰哮等条。

 

实痰眩晕

证名。由风火积痰上逆所致的眩晕。《杂症会心录·眩运》:“实痰眩运者,其症实而脉实,其积热在阳明,其阴塞在经络,其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实。”证见痰盛呕吐,胸脘胀痛,头重不举,脉滑实等。治宜豁痰清热,方用二陈汤加芩连,滚痰丸,清晕化痰汤等。参见眩晕、痰晕等条。

 

实痰

病证名。痰症之一。证邪俱实之痰证。《景岳全书·杂证谟》:“凡可攻者便是实痰……以其年力犹盛,血气未伤,或以肥甘过度,或以湿热盛行,或风寒外闭皮毛,或逆气内连肝膈,皆能骤至痰饮,但察其形气病气俱属有余者,即实痰也。”治宜攻邪祛痰。参见痰证条。

 

实热证

证名。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证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治宜清热泻火,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小陷胸汤、防风通圣散等方。参见实证、热证条。

 

实热衄血

病证名。因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所致的衄血。见《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治宜清热凉血以止血。《张氏医通·衄血》:“实热衄血,脉实大便秘者,犀角地黄汤加木香大黄。”参见鼻衄条。

 

实热结胸

病证名。结胸证之一。即热实结胸。亦称热结胸。《医宗必读·伤寒》:“懊憹躁渴,实热结胸也,三黄泻心汤。”参见实热结胸、热结胸条。

 

实热

证名。

①指邪气盛实之发热。《张氏医通·寒热门》:“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表里孰轻孰重而清理之。”《杂病源流犀烛·火证源流》:“《入门》(指《医学入门》)曰,气分实热,白虎汤;血分实热,四顺清凉饮。”实热还包括阳明腑证、痰积发热、瘀血发热、湿阻发热等。参见各条。

②指热病而见发狂等精神见症。《石室秘录·热症门》卷六:“发狂如见鬼状者,实热也:热病不知人者,虚热也。实热宜泻火,虚热宜清火。”参见发热条。

 

实痞

证名。有邪有滞的痞症。《景岳全书·杂证谟》:“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由湿浊内阻、寒滞脾胃、痰实内结、肝气郁遏或外邪内恋所致。证见胃脘痞塞满闷,伴有呕逆,大便秘结,甚则疼痛不能饮食。治宜调气机、祛湿痰、通腑气。饮食寒凉伤胃而致痞满或疼痛者,用大和中饮或和胃饮;寒克脾胃而痞者,用厚朴温中汤;停痰而痞者,用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大便气秘,上下不通而痞者,用河间厚朴汤;肝气郁结而痞者,用枳实消痞丸。参见痞有关各条。

 

实呕

证名。由外感、痰饮、宿食、气逆、火郁等所致的呕吐。《景岳全书·杂证谟》:“凡实邪在胃而作呕者,必有所因,必有见证,若因寒滞者,必多疼痛;因食滞者,必多胀满;因气逆者,必痛胀连于胁肋;因火郁者,必烦热燥渴,脉洪而滑;因外感者,必头身发热,脉数而紧。”治宜根据病因,去邪和胃。详见外感呕吐、痰呕、食呕、寒呕、热呕、气呕等条。

 

实女

生理学名词。指女子从未来月经而无明显病状者。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面色如故,饮食如常,名曰实女。”即石女。参该条。

 

实秘

病名。指肠胃实邪壅结,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见《洁古家珍·杂方》。《医学心悟·大便不通》:“阳明胃实、燥渴、谵语、不大便者,实闭也,小承气汤下之。”《金匮翼·便閟统论》:“实閟有寒有热;热实者宜寒下,寒实者宜温下。麻仁丸、厚朴三物汤,治实而热者;逐气丸、温脾汤,治实而寒者也。”参见大便秘结条。

 

实脉

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主实证。《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愊愊然。”《校注图注脉诀》:“实者,阳也。指下寻之不绝,举之有余,曰实。主伏阳在内,脾虚不食,四体劳倦。”

 

实挛

证名。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见挛条。

 

实火眩晕

证名。由风火相搏所致的眩晕。属火冲眩晕之一。证见暴发眩晕,口渴引饮,大便燥结,脉洪数。《症因脉治·火冲眩晕》:“言风主乎动,木旺火生,则为旋转,此五志厥阳之火上冲,而为实火眩晕之症。”《杂症会心录·眩运》:“若实火眩运者,其人必强健,其症必暴发,其渴必引饮,其脉必洪数,其呕酸苦水之味,运稍定;其饮食寒冷之物,运稍缓;其大便燥结,解后运稍止。无非风火相搏,实热为害。”治宜三黄汤、竹叶石膏汤等条。参见火冲眩晕、眩晕等条。

 

实火

①病证名。指阳热亢盛之火邪。《丹溪心法·火门》:“实火可泻,黄连解毒汤之类;虚火可补,小便降火最速。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者是气虚。”

②邪火炽盛引起的实热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见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衄血等。治宜清热泻火为主。

 

实风

指与季节当令相合的剧烈之风。如春东风、夏南风、秋西风、冬北风等。《灵枢·九宫八风》:“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实呃

病证名。指呃声响亮有力,脉象滑大。为胃实有火,痰湿阻滞所致。多见于伤食、急性胃火等疾病。宜和胃降逆,清胃火,化痰浊。

 

实喘

证名。邪气盛实所致的气喘。见《证治准绳·杂病》。由风寒束肺,暑火郁热,痰浊胶固,水饮上凌等因,致肺气壅塞,气道不利而成。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呼吸急促、气粗有力等。《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因和证候不同,分为风寒喘、寒喘、热喘、痰喘、水喘和火喘等。详见各条。

 

实按灸

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

 

①指实证。《灵枢·玉机真脏论》:“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

②指实脉。应指有力的脉象。《灵枢·脉要精微论》:“胃脉实则胀。”

③指补法。《素问·宝命全角论》:“虚者实之。”张介宾注:“实,即补也。”《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

④充盛,盈满。《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⑤充实。指被水谷或糟粕充塞。《素问·五脏别论》:“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⑥指草木的果实。《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实满。”

⑦植物结果,结实,生长果实。《素问·气交变大论》:“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⑧和“名”相对,指实际内容。《素问·王冰序》:“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⑨真正的。《后汉书·华佗传》:“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

 

《识病捷法》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缪存济撰。作者论述内科杂病及女科、五官、口齿、金疮病证,简述其病因、脉象于辨证论治较详。编次的特点,以脾胃诸证列于前,其他各病证除女科外,不列专卷叙述。现存明刻本,明抄本。

 

时俞

经外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在肘关节的后面,鹰嘴突起与桡骨小头间之凹陷处。主治肘关节疾患。直刺0.3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时逸人(1896-1966年)

现代医学家。无锡人。少攻岐黄术,自学成才,早年即创办“江左国医讲习所”于沪,后赴山西任中医改进研究会任理事,并主编《山西医学杂志》。后曾避乱于武汉、重庆。胜利后至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任教。1955年由卫生部聘至中医研究院,任西苑医院内科主任,后于1961年派赴宁夏自治区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时氏学识渊博,古今中外,融汇贯通,致力于中西医汇通,著述颇丰,重要者有《时氏内科学》、《时氏生理学》、《时氏病理学》、《时氏处方学》、《中国时令病学》、《中国内科病学》、《中国妇科病学》等达十余种之多。

 

时疫发斑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其证伴见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见《温热类编》卷一)。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

 

《时疫白喉捷要》

白喉专着。又名《治喉捷要》、《白喉捷要》。一卷。清·张绍修撰。刊于1864年。首论白喉证治,次载验方,文字虽然简略,但多经验之谈,是治疗白喉的重要参考书籍。现存初刻本等多种刊本。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白喉全生集》全刊出版。

 

时疫

病名。

①即疫、瘟疫。见《温疫论》。因疠气疫毒从口鼻传入所致,有强烈传染性。《不知医必要·时疫》:“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气而得者,或头痛,发热,或颈肿,发颐,此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邑。”其证憎寒壮热,口吐黄涎,甚者痓厥谵狂。治宜疏利、解秽、清中、攻下等法。参见瘟疫、疫条。

②又指夏季所患之瘟疫。《辨疫琐言》:“春则曰春瘟,夏则曰时疫,秋则曰秋疫,冬则曰冬瘟。”

 

时行疫痢

病名。见《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一。即疫痢。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