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书籍\实用手册\《中医词典》r~s\
 《中医词典》r~s > 拼音S

(拼音S)第九篇

 

十二脏

人体脏腑的合称。出《素问·灵兰秘典论》。即十二官。详该条。

 

十二原穴

①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②五脏、心包及六腑的原穴,见《难经·六十六难》。参见原穴条。

 

十二原

经穴分类名。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二者均为单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与十二经脉的原穴虽含意相仿,但内容不一。参见原穴条。

 

十二手法

针刺手法分类名。原称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出《针灸大成》。包括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其中指持是以手持针,口温是以口温针(已不用),指留是出针前稍作停留,指拔是起针;其余手法均见十四法中。参见该条。

 

十二时

古代计时单位。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一时辰相当于二小时,子时相当于晚上11时至次日1时,丑时相当于1-3时,其余依次类推。此外,又把子时称为夜半或午夜、子夜;丑时称鸡鸣;寅时称平旦;卯时称日出;辰时称食时;巳时称隅中;午时称日中;未时称日昳;申时称晡时或日晡所;酉时称日入;戌时称黄昏;亥时称人定等(《左氏传》昭公五年注)。这些命名与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且较符合黄河流域地区昼夜推移的特点。中医在观察证候时,有时与时辰相联系。如鸡鸣时泄泻为命火式微,属肾泻;日晡所潮热为阳明腑证等。

 

十二少

养生学术语。指12种有益于健康的节制情志变化的要求。与“十二多”相对而言。《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参见“十二多”条。

 

十二皮部

人体体表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的十二个部区。见皮部条。

 

十二络脉

十二经的络脉。《素问·气穴论》:“孙络之脉别经者……传注十二络脉。”

 

十二井穴

①十二经脉井穴的总称。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详见各该条。

②仅指手三阴三阳经中的井穴,左右共十二。常用于热病急救。

 

十二经之海

指冲脉。出《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灵枢·海论》又称作血海。见冲脉、血海条。

 

十二经穴

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共309穴。

 

十二经水

古时中国版图上的清、渭、海、湖、汝、渑、淮、漯、江、河、济、漳等十二条河流。中医学用以比喻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犹水之在地。出《灵枢·经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病候

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十二条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时出现的证候。十二经外络于肢节,内属于腑脏,故经络病变,可以影响所属络的内脏,内脏有病也可影响其有关经络,或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或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兼见。

 

十二经脉

经络分类名。亦称十二正经。为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名称及流注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其走向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详见十二经脉各条。

 

十二经络

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筋

经络分类名。指经络系统在人体体表的连属部分。出《灵枢·经筋》。以其分布部位及病候多在“筋肉”,故称“经筋”。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与十二经脉基本一致,阳筋分布在肢体外侧,阴筋分布在肢体内侧。不同的是都从四肢末端起始走向躯干,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阳之筋上走头面,阴之筋进入腹腔,且都不入内脏。经筋的病变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筋脉的牵引、拘挛、弛缓、转筋、强直和抽搐等。

 

十二经动脉

十二经的动脉搏动处。《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据《针灸甲乙经》所载各经动脉应手处的穴位是:手太阴肺经: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经渠;手少阴心经:极泉、少海;手厥阴心包经;劳宫;手阳明大肠经:合谷、阳溪、五里;手太阳小肠经:天窗;手少阳三焦经:和髎;足阳明胃经:大迎、下关、人迎、气冲、冲阳;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足少阳胆经:听会、上关;足太阴脾经:箕门、冲门;足少阴肾经:太溪、阴谷;足厥阴肝经:太冲、行间、五里、阴廉。

 

十二经别

经络分类名。出《灵枢·经别》。指从十二经脉分出,走向胸腹、头面的重要支脉。并按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六组,称为六合。十二经别构成了经脉的离(分别、分支)、合(会合、合并)、出(浅出)、入(深入)的关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范围,加强了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详见十二经各经别条。

 

十二经标本

即六经标本。见该条。

 

十二禁

针刺前后的一些禁忌。《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音纳,行房)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是谓伐身。”篇中仅十一项,疑有脱文。

 

十二节刺

古刺法名。即十二刺。见该条。

 

十二节

人体部位名。指左右各有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出《灵枢·邪客》。《类经》:“四肢各三节,是为十二节。”

 

十二剂

方剂学术语。指方剂依功用进行的分类法。出《本草衍义》。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等十二剂。

 

十二官

人体十二脏腑的合称。即心、肝、脾、肺、肾、膻中(心包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十二脏腑。《素问·灵兰秘典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十二多

养生学术语。指12种情志过度变化而损害健康的行为。与“十二少”相对而言。《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无多者,几乎真人大计。”

 

十二段锦

传统气功导引功法名。由八段锦演化而来。动作共分12段,故名。此功法至明代已基本定型,如冷谦《修龄要旨》、高濂《遵生八笺》、胡文焕《类修要诀》等皆有记述。清乾隆时《寿世传真》易名十二段锦,其后《内功图说》亦加整理记述,通行于世。

 

十二从

十二经脉的顺序、走向。《素问·阴阳别论》:“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王冰注:“经,谓经脉;从,谓顺从”。《类经》卷六张介宾注:“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以应十二月之气,而在人则应十二经之脉也。所谓从者,即手之三阴,从脏走手等义。”此说可与《灵枢·五乱》“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相印证。因经气“相顺则治,相逆则乱”。故说“从”。《太素》卷三作“十二顺”。

 

十二刺

古刺法名。又称十二节刺。《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指针刺方法可分为十二种,以适应治疗十二经的不同病症。即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详各该条。

 

十二病绝产

病名。指导致不再生育的十二种病症。《千金要方》卷四:“治淳下十二病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不利,四曰阴胎,五曰子脏坚,六曰脏癖,七曰阴阳患痛,八曰内强,九曰腹寒,十曰脏闭,十一曰五脏酸痛,十二曰梦与鬼交。”又名十二经绝产。

 

十度(duó夺)

古代诊法。《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各度皆有虚有实。用针前,先辨别十度,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参见各条。

 

十大手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十大手法:治乳滞感寒,将儿左手掌向上,医用两手中、无名、小三指托住,将二大指轻按三关六腑之中,左食指靠腑,右食指靠关,中掐旁揉,自总经起循环转动至曲池边,横空三指,自下复上,三四转为妙。”该法与《小儿推拿广意》的黄蜂入洞法同。参见黄蜂入洞条。

 

十八剂

方剂学名词。指方剂依作用和性味相结合的分类法。见《心印绀珠集》。即轻、淡、清、解、缓、火、暑、湿、寒、燥(一作涩)、甘、平、温、和、调、补、荣、夺等十八剂。

 

十八喉风

病证名。古人按喉病见症不同把喉证分为十八种类型。见《外科正宗》卷二。而《喉科秘旨》又分喉风为十二证;《喉科指掌》又分为十六证;《重楼玉钥》又分为三十六种。详见喉风及有关各条。

 

十八反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种说法。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细辛、芍药(玄参系《本草纲目》增入,所以实有十九种药)。《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此为古人经验,尚待进一步研究。

 

十拗

养生学术语。谓老人的十种生理征兆与情态。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语》引《鄞川志》:“郭祥正老人十拗谓:不记近事记远事;不能近视能远视;哭无泪,笑有泪;夜不睡,日睡;不肖坐,多好行;不肖食软,要食硬;儿子不惜惜孙子;大事不问碎事絮;少饮酒,多饮茶;暖不出,寒即出。”

 

湿阻中焦

病证名。中焦指脾胃。即湿邪阻滞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症见头重、怠倦、脘闷、腹胀、纳呆、口粘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舌苔厚白或腻,脉缓等。治宜健脾利湿。

 

湿阻气分

病证名。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症见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烦痛、胸闷纳呆、脘腹痞痛、呕吐泄泻,舌苔滑腻,脉象濡缓等。治宜宣化湿邪。

 

湿浊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阳气的活动,故名。

 

湿肿

病证名。水肿之一。以久居湿重之地区或房舍,或自从感受寒湿,湿邪浸渍肌体所致。《奇效良方》:“病水寒不得宣行,成湿肿证。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艰少而涩,大便滑泄。”《秘传证治要诀》:“感湿而肿者,其身虽肿,而自腰以下至脚肿,腿胀满尤甚于身,气或急或不急,大便或溏或不溏,但宜通利小便。”腿肢肿胀的特点是按之陷下、窅而不起。治宜健脾渗湿合升阳法。方用防己黄芪汤、除湿汤、升阳除湿汤、五苓散等方,方隅主张用苍术、厚朴、泽泻茵陈以治湿肿(见《医林绳墨·臌胀》)。参见水肿条。

 

湿中

病名。类中风之一。见《医宗必读·类中》。指卒然昏厥由于痰湿化热生风所致。一名痰中。《医学心悟·类中风》:“湿中者,即痰中也。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奶酪,则湿从内受;或山岚瘴气,久雨阴晦,或远行涉水,坐卧湿地,则湿从外受,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卒然昏倒无知也。苍白二陈汤主之。”参见痰中条。

 

湿晕

病证名。眩晕病之一。又名伤湿眩晕。见《东医宝鉴·外形篇》。眩晕多由冒雨伤湿后所致,常兼有鼻塞、声重等证。治宜芎术汤。湿晕又有寒湿眩晕、湿热眩晕之分。各详本条。

 

湿郁热伏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湿郁

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指感受外湿、郁于体表肌肤而致病。龚廷贤谓:“湿郁者,周身骨节走注疼痛,遇阴雨即发。”(《万病回春》卷二)。《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宜祛湿解郁为大法,选用湿郁汤、升阳除湿汤等方。参见六郁条。

 

湿淫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湿气条。

 

湿阴疮

病名。阴囊部湿疮之病证。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肾虚,风湿相搏所致。证见阴囊搔痒,搔扒过甚则造成搔伤,伤面时出清水,久则湿烂、浸淫成疮。治宜益肾祛风解毒。可内服全虫散,外用益智仁壳适量煎汤熏洗。相当于阴囊湿疹。

 

湿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济生方·腰痛》。指雨露水湿之邪侵袭腰部所致之腰痛。其临证特点为腰际冷痛,腰以下沉重,或见身肿,其脉多见濡缓。每值阴雨天则可加味重。宜以温化水湿为大法,小便不利则宜渗利,用不换金正气散、肾着汤。湿腰痛每有兼邪,与风相兼为风湿腰痛;与寒相兼为寒湿腰痛;与热相兼则为湿热腰痛,症状有所不同,施治各异。各详本条。

 

湿癣

病名。皮肤湿疡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湿癣者,亦有匡郭,如虫行,浸淫色赤湿痒,搔之多汁成疮……其里亦有虫。”该病多因风湿热邪侵入肌肤而成。证见患处皮肤潮红,糜烂,瘙痒不止,搔破滋水淋漓,浸淫面不断扩大,皮内似虫行。治宜清热除湿杀虫。内可用除湿胃苓汤加味。外用蛇床子散麻油调敷;或用芦荟30克、炙甘草15克研细末外撒。相当于急性湿疹、皮炎之类。

 

湿泻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即濡泄、洞泄,俗称水泻。指泄泻因于湿伤脾胃所致。《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医学传灯·泄泻》:“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病属于阳……”《金匮翼·泄泻诸证统论》:“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治宜利湿和中,选用胃苓汤,理中丸,柴苓汤;或以除湿汤吞戊己丸;重者用术附汤;久病体虚,肢冷脉细者,宜用消肿健汤,兼服金匮肾气丸以养元扶正。单纯水泻,可选用五苓散、驻车丸,挟热者用参连丸。参见濡泻、洞泄条。

 

湿温

病名。出《难经·五十八难》。

①指夏秋季常见的一种温热病。章楠《医门棒喝·湿温》:“湿温者,以夏令湿盛,或人禀体阳虚多湿,而感四时杂气,遂成湿温。虽四时皆有,而夏秋为多。湿热二气胶粘,淹缠难愈。如从下受,则足肿体重;上受,则头目昏闷,胸满腹膨,乍寒乍热,胃不思食,渴不欲饮,大便溏泄,频而不爽;小便黄赤,短而不利。或变黄疸,或化疟痢,皆湿热二气合病也。”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湿温者,乃夏暑熏蒸,阴睛蕴酿,天地间氤氲之气也。人在蒸淫之中,受而即发;或交秋令,而为新寒感发者。身重头痛,形类伤寒,胸闷寒热,过午更甚者,是为湿温。”治宜苦温芳香,以宣三焦气化,使小便通利以除湿热。《医门棒喝》主张用藿香正气散、五苓散、六和汤和消暑丸等方以审证选用。湿重于热者,身热稽留,汗出热不退,胸闷泛恶,四肢倦怠,大便溏泄,苔白腻,治以化湿,佐以清热,选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不换金正气散等方;热重于湿者,壮热,胸痞干呕,心烦溲赤,便秘或溏、或不爽,苔黄腻或燥,治以清热,佐以化湿,用王氏连朴饮、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等方。如邪入营血,可致神昏、痉厥,或见便血等证,宜芳香开窍、凉血清营等法,阳虚者则宜温中止血。

②属疫疠类病证。《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盛夏湿温之证,即藏疫疠,一人受之为湿温,一方传遍即为疫疠,以春夏间湿、热、暑三气交蒸故也。”从①②所记述之症情,湿温可赅括现代医学之肠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与急性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亦颇相似。参见温病及有关条目。又:宋·许叔微将一种临床呈现头痛,胸腹满,妄言,多汗,两胫逆冷等症的病,称之为湿温(见《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用白虎加苍术等方治疗。

③为广义伤寒中的一种。见《难经·五十八难》。

 

湿痰腰痛

病证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又名痰注腰痛,参见该条。

 

湿痰眩晕

病名。为眩晕常见证型之一。由湿痰壅遏清阳所致。见《证治汇补·眩晕章》。证见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纳呆,脉濡(或濡滑),苔白腻。治宜燥湿化痰。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兼见气虚,用六君子汤加减。参见眩晕、痰晕条。

 

湿痰痿

病证名。痿证之一。系湿痰客于经脉所致。见《证治汇补·痿躄章》。较多见于体肥患者。《张氏医通·痿痹门》:“痿,属湿痰者,手足软弱,脉沉滑,兼腰膝麻木,或肿。”由于痿证多有“阳明热,宗筋失养”(见《简明医彀》卷三)之病理,故此病当以燥湿化痰为主,兼以清热。朱震亨用二陈汤加苍白术黄芩黄柏、竹沥、姜汁施治(见《丹溪心法·痿》)。参见痿条。

 

湿痰嗽

病证名。痰嗽之一。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症候特色。《万病回春》卷四:“湿痰嗽者,有痰,痰出嗽止是也。”参见痰嗽、咳嗽条。

 

湿痰流注

病名。流注病之一种。见《外科枢要》卷二。该病多因脾虚气弱,湿痰内阻,复感邪毒,流溢于营卫肌肉之间所致。症见初起肿痛无头,皮色不变,久而不治,则发热作脓,溃后脓液稀白,脓尽渐愈。初起宜用木香顺气饮,佐以健脾化痰之剂;外用冲和膏敷贴,或艾条灸,以促其消散;溃后服托里透脓汤;日久难敛脓稀者,宜补益气血,服人参养荣汤;可参见附骨疽溃后治疗。

 

湿痰脚气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脚气》。指痰湿下注而致之脚气病。证见腿足重木,或有微肿,软弱无力,兼有大便滑泄。治以利湿化痰,调中止泄法。宜服丹溪治湿痰脚气方,药用苍术防风、槟榔、香附、川芎、条芩、滑石、甘草。参见脚气条。

 

湿痰发热

病证名。指湿痰内郁而致之发热。《丹溪心法·发热》:“湿痰发热,炒片芩、炒黄连香附苍术。右为末,用栝楼穰丸。湿痰,夜发热,以三补丸加白芍药为末。”参见发热、痰积发热等条。

 

湿痰不孕

病证名。不孕证型之一。见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即痰湿不孕。详该条。

 

湿痰

病证或病理名称。作为病证,则为痰证之一。湿痰有外感、内伤之分。《医学入门》卷五:“生于脾,多四肢倦怠,或腹痛、肿胀、泄泻,名曰湿痰。”当予化痰利湿,宜山精丸、三仙丸,或以二陈汤加苡仁、竹茹、杭芍、山药。《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在脾曰湿痰,其色黄,滑而易出,多倦怠,软弱喜卧,腹胀食滞,脉必缓,宜白术丸;或挟虚,宜六君子汤;挟食,宜保和丸;挟暑,宜消暑丸;挟惊,宜妙应丸。各宜从脾分治。”由此可见,湿痰其病重在脾经,故又有脾经湿痰之称。参见痰饮、外感湿痰、内伤湿痰、脾经湿痰条。

 

湿嗽

病名。指湿邪伤脾引发之咳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湿嗽,湿伤脾也。其脉濡细,必兼骨节烦疼,四肢沉重,或有汗,小便不利,痰多,宜白术汤、白术丸。”程文囿《医述》主张用二陈汤。参见湿咳、感湿嗽。

 

湿盛则濡泻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而出现泄泻。脾喜燥恶湿,湿气内盛则脾阳受遏,运化水液功能失调,故见大便泄泻等症。

 

湿胜阳微

病证名。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湿为阴邪,重浊粘滞,能阻滞阳气活动,尤易损伤脾阳,症见面白、胸闷、腹胀、痞满、泄泻,甚则形成水肿等。因而治湿须要维护阳气,不得过用寒凉。《温热论》:“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

 

湿伤脾阴

证候名。多因湿郁生热,热盛化火而伤及脾阴。症见脘腹痞满、身重肢酸、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大便坚结,舌苔由灰滑变黄燥。《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治宜滋阴利湿法。

 

湿伤脾阳

证候名。脾喜燥恶湿,如寒湿停滞,可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之法。

 

湿疝

病名。疝病因湿邪郁聚而致病。《景岳全书》卷三十三:“湿疝多为重坠胀满,然亦有痛者,……有不痛而久坠不愈者,是即(疒^颓)疝之属。”参见(疒^颓)疝、疝条。

 

湿热腰痛

病名。腰痛之一。见《丹溪心法·腰痛》。指腰痛之因于湿热者,或因外感湿热时邪,或因厚味饮食、脾胃失和以致湿热内蕴所致。秦景明谓:“湿热腰痛之证,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并有腰部觉热,甚则肢节红肿,脉数,苔黄腻。治以清利湿热为主,用加味二妙散,大分清饮等方,兼虚者,七味苍柏散。此病多见于类风湿性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盂肾炎等病。参见腰痛条。

 

湿热牙痛

病证名。系指由于胃经湿热内蕴所致的牙痛。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参见痰毒牙痛条。

 

湿热眩晕

病证名。指外感湿热所致之眩晕。见《症因脉治·外感眩晕》。临床以头目眩晕,自汗,面垢背寒,口渴欲饮,小便黄赤为常见症候,亦可兼有发热。其脉濡数,舌苔黄腻。宜清化湿热,用人参白虎汤、黄连香薷饮等方。参见眩晕条。

 

湿热下注

病证名。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治疗大法宜清热利湿。

 

湿热痿

病证名。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指湿热伤于筋、肉而致的痿证。《素问·痿论》在论述痿证诸多病因中,列“脾气热”和“有渐于湿”等记述;《素问·生气通天论》则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说。湿热痿除腿足痿软、微肿、足趾麻木外,常兼见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脉濡数,苔黄腻。治以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等法。用加味二妙丸、东垣健步丸、清燥汤,或用萆薢丸加味方。参见痿证条。

 

湿热头痛

病证名。头痛因于湿热蒙蔽清窍所致。除头痛外,每有心烦,身重肢痛,或见面目、四肢浮肿,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多濡数。《兰室秘藏·头痛门》:“心烦头痛者,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乃湿热头痛也。”治以清热化湿为主,用清空膏或温胆汤加黄连、苡仁。参见头痛条。

 

《湿热条辨》

温病著作。一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详。此书专论湿热病证,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以其分析透彻辨证精微,故其立论明确治法得体,每为后世所宗。嗣后章虚谷曾加注释。王孟英根据本书内容曾予补订,并另加按语,辑入《温热经纬》卷四,名为《湿热病篇》。现存石印本等。

 

湿热身肿

病证名。指身肿因于湿热滞留所致。除身肿外,兼有身热、黄疸、胸腹胀闷等证。《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身肿之证,身热目黄,小便赤涩,胸腹胀闷,四肢黄肿,口渴心烦,此湿热作肿,即阳水肿之证也。湿热身肿之因,或湿热行令,袭人肌表,或先伤于湿,湿气久留,郁而成热,则湿热肿证作矣。”脉多洪数、濡数或沉滑。宜清肺利湿,用清肺饮合四苓散、八正散、二妙丸等方,或用羌活胜湿汤加减。参见身肿、水肿条。

 

湿热呕吐

病证名。指胃肠积热,复感湿热之邪而致之呕吐。多有内热、满闷恶心等兼证。《症因脉治》卷二:“湿热呕吐之证,内热烦躁,口臭身热,面目黄肿,满闷恶心,闻谷气即呕。”其脉数大,或兼濡;舌苔黄腻,舌质红绛。宜清湿除热,用家秘清胃汤、栀连二陈汤、栀连平胃散等方,或以温胆汤去枳实、加黄连、藿香。参见呕吐条。

 

湿热疟

病名。又名湿疟、暑疟。《症因脉治》卷四:“湿热疟之因,《内经》云: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则疟日作。”发作时兼见身重肢痛、呕逆胀痞等证。身体重痛,肢节烦疼,脉浮紧者,用羌活败毒散;脉弦长,呕逆胸满者,用柴葛平胃散;如属湿热,脉洪数者,用加味香薷饮。参见疟疾、湿疟、暑疟条。

 

湿热内蕴

病证名。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湿为重浊粘滞之邪,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则湿热交困。热因湿阻而难解,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午后热高、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大便粘腻不爽、小便不利或黄赤,或黄疸等证。

 

湿热痢

病名。由湿热积滞所致之痢疾。为痢疾中较常见之证型。见《症因脉治》卷四。症见腹痛、泄利赤白,稠粘臭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溺短赤,脉滑数,苔黄腻,或可见恶寒发热。治宜清热燥湿,调气止痢。选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化滞汤、香连丸等方。若兼表邪,恶寒发热、头痛,用荆防败毒散,身热甚,用葛根芩连汤。湿火伤于气分(白冻多于红冻),黄连枳壳汤;湿热伤于血分(红冻多于白冻),用河间黄连汤。如偏于气滞、食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较甚,宜用枳实导滞丸。此外,单方用马齿苋、一见喜、地锦草、白槿花等亦均效,食疗以大蒜为易得。参见痢疾、湿痢、热痢等条。

 

湿热痉

病名。指痉病因于湿热之邪传变而致病。痉之发作,多由湿热挟风,侵袭筋脉,或因肝经、心包经热甚动风以引发。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又:“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宜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等味。”又:“湿热证,发痉,神昏笑妄,脉洪数有力,开泄不效者,湿热蕴结胸膈,宜仿凉膈散;若大便数日不通者,热邪闭结肠胃,宜仿承气微下之利。”又:“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玄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湿热痉亦可由热闭而引发者,如“湿热证,发痉神昏,独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辛温之品煎汤熏洗。”又:“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参见痉条。

 

湿热脚气

病名。脚气病因于湿热相搏所引发。《寿世保元·脚气》:“湿热脚气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膝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胫肿痛,脚膝生疮赤肿,及内外生疮,脓水不绝,或痒或痛。”治宜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或以四苓散加苍术黄连防己、川牛膝。参见脚气条。

 

湿热腹胀

病证名。指肠胃湿热内蕴所致之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腹胀之证,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泄黄糜,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甘口淡,腹胀胁痛。”治以清利湿热为主。胁痛、口苦、面黄者,用龙胆泻肝汤以泻肝胆之火;小便赤涩,用木通六一散以导膀胱湿热;二便均涩,八正散;大便黄糜状,用家秘泻黄散;日晡潮热,大柴胡汤。烦渴口淡,干葛石膏汤。口苦清肝胆之火,口甘清脾火,口淡清胃火,口咸清肾火。参见腹胀条。

 

湿热腹痛

病证名。指中焦湿热内结、通降失调引致之腹痛,腹壁虽较柔软,而有“按之愈甚”的特点,并兼有其他湿热见症。《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湿热腹痛,按之愈甚。宜升提、利小便。宜升麻柴胡防风葛根、木通、黄连黄芩、滑石、车前。不愈,微利之,宜加熟大黄,即‘土郁则夺之’之义。”上述治法属清热化湿、通腑导滞法。参见腹痛条。

 

湿热发黄

病证名。属黄疸病之阳黄范畴。见《丹溪心法·疸》。为湿热相搏所致之黄疸。《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湿热发黄,一身尽痛,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色如熏黄,暗而不明也。”如热重于湿,则色如橘黄鲜明,口渴较甚,治以清热为主,兼用利湿消黄,用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如湿重于热,治以利湿消黄为主,佐以清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参苓渗湿汤、甘露消毒丹等。参见黄疸、阳黄条。

 

湿热便血

病证名。便血证型之一。见《金匮翼》卷二。指便血因于湿热所致。患者每有嗜食辛辣或喜饮酒之病史,久之则胃肠湿热蕴蓄而下注大肠,阴络灼伤,遂致便血。其证便血鲜红,多为先血后便腑行失畅,或微有腹痛,脉濡数,苔厚腻。《石室秘录·通治法》:“血之下也,……非湿热之相浸,即酒毒之深结。”治宜清热利湿、解酒毒、凉营止血等法,方用约营煎、槐角丸,槐花散,或地榆散合赤小豆当归散等方。参见热毒下血、湿毒下血等条。

 

湿热

①病因学名词。指一种病邪。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②病证名。吴坤安于《伤寒指掌》卷四中描述此证:“脉濡细而数,发热身痛,小水短涩;或身目俱黄,属湿热。宜五苓散加生栀、黄柏茵陈秦艽。”

 

湿气呕吐

证名。指呕吐由于湿气犯胃、胃气失于和降所致。以呕吐,胸脘痞闷,身重而浮为主证。《症因脉治》卷二:“湿气呕吐之证,胸前满闷,头重身重,面目浮肿,呕恶而吐,口不渴,吐多痰涎。”脉多濡弱,或沉滑,苔多白腻或浊腻。治宜化湿和中。身热脉浮者,选人参败毒散、香苏平胃散,或温胆汤加黄连、苡仁;寒湿者,宜用香砂二陈汤、术附汤;湿热者,宜栀连二陈汤、栀连平胃散。参见呕吐条。

 

湿气霍乱

病名。指湿气伤中所致之霍乱。以霍乱吐泻水饮为主证。《症因脉治·霍乱》:“湿气霍乱之证,……但因时令湿淫之气,一旦挥霍撩乱,吐泻水饮。”其脉沉伏或沉濡,方用五苓散、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参见霍乱、湿霍乱条。

 

湿气

①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②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

 

湿癖血箭

病名。又名肠癖、血箭。便血的一种。指便血如箭射、筛漏之状。《医学入门·便血》:“湿癖血箭,……原因伤风犯胃飧泄,久而湿毒成癖,注于大肠,传于少阴,名曰肠癖,俗呼血箭。因其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也;又有如筛四散漏下者。初起湿热或发当长夏者,当归地黄散,凉血地黄汤加木香、槟榔,久而色紫黑者,湿毒甚也,升阳除湿和湿汤,升阳补胃汤,或补中益气汤去柴、陈,加芩、连、川芎、槐角、枳壳。”参见便血等条。

 

湿疟

病名,疟疾之一。

①指疟疾患者兼受雨露湿邪而致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叙论》:“病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濈濈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名曰湿疟。”当在治疟的同时,配合术附汤以温阳利湿;或用草果厚朴汤加味方。

②指暑疟,又名湿热疟。《症因脉治》卷四:“湿疟即暑疟。湿热疟之证,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胸膈不舒,此湿热疟之证。”参见湿热疟、暑疟条。

 

湿秘

病名。便秘之一。见《济生方·大便》。指便秘由于脾胃湿邪所致。《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太阴司天,阴痹,大便难……”之记述。《景岳全书·杂证谟》:“湿秘……湿岂能秘?但湿之不化,由气之不行耳。气之不行,即虚秘也,亦阴结也。”参见五秘、虚秘等条。

 

湿聋

病名。系指因水湿入于耳中,耳内肿痛致使听力减退者。见《医学入门》。有:“湿聋,因雨水浸渍,必内肿痛”或湿邪内蒸上蒙,症见耳内肿痛,内有鸣鸣水声,听力减退。治宜以凉膈散加减。可参见耳聋条。

 

湿痢

病名。因感受湿邪而致之痢疾。《医学入门》卷四:“湿痢,腹胀身重,下如豆汁,或赤黑混浊,危证也。”雷少逸指出:“湿痢有寒热之分焉”(《时病论》卷三)。故临床上又分之为湿热痢和寒湿痢。各详本条。

 

湿冷腰痛

病证名。又名寒湿腰痛,或名肾着。《金匮翼·腰痛》:“湿冷腰痛者,坐卧冷湿,久久得之,《金匮》所谓肾着是也。”参见肾着、寒湿腰痛条。

 

湿困脾阳

病证名。指水湿影响脾阳运化功能。与脾虚湿困的病机稍有差异,但主要症状大致相同。症见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大便溏泄、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舌肿苔腻,脉濡缓,治宜温中化湿。方如胃苓汤。

 

湿可去枯

治疗学术语。指用滋润的药物治疗津枯血燥证。《汤液本草》卷上:“湿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

 

湿咳

病证名。

①指咳嗽(或喘嗽)由于水气内停所致。《儒门事亲》卷三归纳此类湿咳有三种情况。即水气并于阳明之喘咳;风水不能正偃之咳嗽;以及肾气腹大胫肿,喘咳身重之病证。可选用五苓散、桂苓甘露饮、白术丸、三花神佑丸等方。

②指伤湿咳嗽。多由外感湿邪所致。参见咳嗽、伤湿咳嗽等条。

 

湿厥头痛

病证名。头痛之一。《灵枢·厥病》有“厥头痛”之病名,而《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谓:“因于湿,首如裹”。表述湿重引发头痛之症候特点。湿厥头痛指湿邪蒙蔽于上,清阳不长而致病者。《东医宝鉴·外形篇》:“湿厥头痛,冒雨伤湿,头重眩痛,阴雨则甚。”脉多濡滑或沉滑,苔白腻。宜温阳化湿,用芎辛汤、芎术除眩汤等方。参见头痛、寒湿头痛条。

 

湿痉

病证名。出《温病条辨》。小儿痉病之一。感受湿热病邪而致的痉证。症见身热不扬,抽搐,或四肢痉挛,角弓反张。由湿热病邪侵袭经络所致。治宜清热化湿,用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解儿难》:“湿为浊邪,最善弥漫三焦,上蔽清窍,内蒙膻中。”多伴见神志模糊,谵语等。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等。治宜清热化湿,用菖蒲郁金汤,偏热者煎送至宝丹;如秽浊甚者,用苏合香丸。

 

湿疥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湿疥起小疮,皮薄常见水汁出,此风热气浅在皮肤间故也。”多因脾经湿热偏盛郁结所致。症见患处灼热痒痛,搔痒,搔后则流黄水,甚者可流黑汁。治宜祛风去湿,可内服苍术膏。类似湿疹。

 

湿脚气

病名。脚气病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指脚膝浮肿之脚气病。水湿之邪感受于下,经络不得宣通而致病。证见足胫肿、麻木而重,腿膝软弱,小便不利,脉濡缓,苔白腻;或有在胫前生臁疮者。治宜宣壅逐湿为大法,用鸡鸣散加减,或选用除湿汤、槟榔散、加味二妙丸加减。湿热偏胜者,证见口渴溺赤,脉濡数、苔黄腻,治以宣通清利化湿法,用防己饮加减。参见脚气条。

 

湿家

系对平素湿重患者之通称。多有身疼肢重,发热、头汗出,胸满,小便不利等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湿家之为病,一身尽,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又:“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当以利湿为大法。结合兼证情况予以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