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妇科>不孕不育>正文

王瑞霞治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经验

王瑞霞是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妇科及生殖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厚的中西医妇科及生殖医学理论基础,熟悉中西医妇科及生殖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生殖专家连方,全面继承了连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学术思想,不但继承发扬古人学术经验,突出中医特色,使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并且与时俱进,将现代医学技术应用到中医四诊之中,提升了辨证论治的准确性且疗效显著。现将王瑞霞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妊娠12周前出现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坠痛、胀痛或腰酸痛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后疗效不显,最终可发展为难免性流产。部分患者妇科B超提示宫腔内孕囊周围存在液性暗区,有研究表明先兆流产合并宫腔内孕囊周围液性暗区可增加流产的发生率,分析其形成原因可能与异常产科结局有关(如流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高症等有关)。一方面,宫腔积血可刺激或诱发子宫收缩,出现阴道流血或妊娠物排出;另一方面,持续的阴道出血可引起宫腔感染,影响胚胎或胎儿的发育,发生先兆流产,甚者发展为难免流产。
 
中医学认为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属于“胎动不安”“胎漏”范畴。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而胞宫、冲任者系于肾,若肾气亏损,冲任不固,胎失系载,而致“胎动不安”“胎漏”;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孕后气血化源匮乏,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濡养乏源、冲任不足,不能养胎载胎而发生“胎动不安”“胎漏”。中医学认为早孕者宫腔内积血为离经之血,当属瘀血,瘀阻胞宫,胎无容身之地;冲任不通,新血不得归经,血不入胞宫,胎失血养,故可小产,血从旁而下,故见阴道出血。
 
治法方药
 
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辨证属脾肾两虚兼血瘀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阴道少量出血,色褐或鲜红,或伴小腹坠痛、胀痛或腰酸痛,神疲倦怠,纳眠差,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滑;盆腔彩超提示孕囊周边液性暗区。王瑞霞通过辨证,提出补肾健脾,活血止血法,巧妙将补虚与泻实相结合,自拟固胎方,此方在泰山磐石散合寿胎丸加减的基础上,加用苎麻根、生地炭、仙鹤草、白及、阿胶、丹参、三七等活血止血药物。方中菟丝子、川断炭、桑寄生、阿胶补肾固冲安胎;太子参、黄芪、炒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安中固胎;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养血安胎;苎麻根、生地炭、仙鹤草、白及收敛止血、安胎;予小剂量丹参、三七活血止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健脾、活血止血之功,使扶正不留邪,止血不留瘀,促进离经之血消散。
 
典型医案
 
王某,女,29岁,2019年5月7日初诊:诉停经42天,阴道少量出血,伴下腹坠痛2天。患者平素月经规律,5~6/28~30天一行,末次月经为3月28日,患者于2019年5月5日自测尿早孕试验阳性,查血HCG12465.96ng/ml;2019年5月7日就诊我院门诊,症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伴小腹坠胀,腰酸,乏力,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滑。查血HCG值22465.96ng/ml,行妇科B超示:宫内早孕,可见胚芽,未见心管搏动,孕囊周边可见30.8mm×22.9mm液性暗区。
 
诊断:(脾肾两虚兼血瘀型)先兆流产。
 
方药:菟丝子15g,川断炭15g,阿胶6g,桑寄生15g,太子参15g,黄芪30g,炒白术12g,白芍15g,当归6g,熟地12g,苎麻根30g,生地炭12g,仙鹤草30g,丹参3g,酸枣仁20g,炙甘草3g,共10剂,日1剂,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另予白及粉和三七粉各3g,早晚冲泡于汤药中。
 
5月20日二诊:述阴道仅偶见少许褐色分泌物,时感下腹隐痛、腰酸,睡眠较前明显改善,予前方丹参加量至6g,加杜仲15g,再服10剂。
 
5月30日三诊:已无阴道出血,无下腹痛,偶感腰酸,睡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滑。予前方再服10剂。随访孕11周行彩超检查时,宫腔积血消失。
 
按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舌脉,辨证属脾肾两虚兼夹血瘀,用自拟固胎方补肾健脾、活血止血,促进宫腔内积血吸收消失。王瑞霞通过整体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与学习。

上一篇:中医学滑胎治疗复发性流产医案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