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妇科>痛经>正文

中医学治疗痛经病的临床经验做一总结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至昏厥者,称为“痛经”、“经行腹痛”。若月经初潮即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者,常属“原发性痛经”:在育龄期发病者,常为“继发性痛经”。本病是妇科常见病证,原发性痛经以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年女性为多见;继发性痛经则多见于中年妇女。现代医学中的原发性痛经,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本文拟就中医学治疗痛经病的临床经验做一总结。 
 
  1 病机认识
  中医学治疗痛经,特别强调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他认为诱发痛经的原因很多,举凡寒客胞中,气滞血瘀,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痛经的发生。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所说:“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而上述诸多病因,皆可引起经脉瘀滞于胞中,成为痛经之主要病机。
  1.1 肝郁气滞血瘀  
 
  痛经因于气滞血瘀者,多因素多抑郁,或恚怒伤肝,肝气拂郁,疏泄失司,气机郁滞,血行不畅,使冲任胞脉瘀阻。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发为痛经。气滞血瘀型痛经,临床多表现为:经前经期腹痛,或胀痛连及胸肋,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伴情绪激动或抑郁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细涩。其证属实,治当行而通之,中医学认为“行”,包括行气导滞与活血化瘀两个方面。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多用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柴胡,香附,郁金,当归,白芍,熟地,川芎,桃红,红花,丹参,鸡血藤,党参,茯苓,白术,薄荷,炙甘草,生姜等。
  1.2 胞宫寒凝血瘀  
 
  痛经因于寒凝血瘀者,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或经水临行,贪食生冷,或过于贪凉,或久居湿地,导致寒湿客于冲任、胞中,以致冲任瘀阻,气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胞脉气血更加壅滞而不畅,“不通则痛”,故致经行腹痛。此类寒凝血瘀之痛经,属于实证,临床最为多见,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冷痛,且痛处不移,不喜按揉,得热则舒,遇寒加剧,经行量少,色黯有块,且伴有肢冷面白,或兼胃脘冷痛,或伴吐泻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紧。寒凝痛经的辨证要点为“寒”、“痛”。在治疗方面,中医学根据《内经》“寒者温之”的治疗法则,投以温热之品,使气血得温,血行自畅,通则不痛,以期达到当月痛止、下月期准、症状消失的目的。临床常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汤等方加减,每于经前7-10天投此方,服至月经结束为止,常应手而效。药用:当归,川芎,白芍,丹参,吴茱萸,桂枝,麦冬,党参,炙甘草,清半夏,干姜,川楝子,元胡等。
  1.3气血不足  
 
  痛经因于气血不足者,多因素体禀赋不足,或脾胃素弱,生化乏源,或大病久病,耗损气血,经期阴血下泻为经,势必更虚,“血海空虚气不收也”,冲任胞脉失于濡养而发痛经。临床多见:经期或经后1~2天,小腹隐隐作痛,喜按,伴见小腹或阴部空坠,经血量少、色淡、质清稀,或月经后期,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调经止痛。中医学常用八珍汤、圣愈汤等加减化裁。药用: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阿胶,川芎,白芍,熟地,桃仁,红花,丹参等。
  1.4肝肾亏虚 
 
  若先天禀赋不足,肝肾本虚,或多产房劳,损及肝肾。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脉失养,经将净血海更虚,故而作痛。临床症见:经期或经后少腹绵绵作痛,腰部酸胀,月经色淡量少,质稀薄,或有潮热,或耳鸣,或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治宜:滋养肝肾,养血止痛。中医学常用加味地黄汤合温经汤等化裁。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炒杜仲,桑寄生,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丹参等。
 
  总之,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原发性痛经多见于20~25岁以下的未婚少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医学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效果较显著,标本兼顾,且副作用少,具有独到之处,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提高,并加以推广应用。由于痛经的发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好发于年轻少女,常表现为气滞血瘀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并见,因此多数医家认为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经前、经期以通为主,常用行气活血,温经止痛法,并强调宜在经前 7-10天开始服药至经净为止。平时则以审因论治为主以治本,尤其要注意调补气血或滋补肝肾等。

上一篇:主治痛经方 月经前连服3-5天

下一篇:痛经体针疗法 耳压疗法 拔罐疗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