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任宝成采用针药并治疗小儿病

  任宝成治疗小儿病着重脾胃,并强调“以消为补”,重视消导法的临床应用。除小儿泄泻、小儿积滞等疾患外,其他疾病如小儿反复外感、咳喘等亦重视此法,往往在治食过程中邪势也渐衰退。

  小儿疳积者多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单纯增加营养反致中满,故他用快针针刺四缝的方法治疗疳积,鼓舞脾胃之阳气,增进脾胃功能,解决了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及服后不吸收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任宝成(1913-1988),男,汉族,天津市武清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创始人之一,当代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他学验俱丰,造诣颇深,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脾胃病、脑系疾病及小儿血液系统疾病,临床每有卓效。笔者对其学术特点简介如下。

  擅用消导法

  中医有“百病由脾胃生”的说法,小儿常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致多种疾病。因此任宝成治疗小儿病着重脾胃,并强调“以消为补”,重视消导法的临床应用。除小儿泄泻、小儿积滞等疾患外,其他疾病如小儿反复外感、咳喘等亦重视此法,往往在治食过程中邪势也渐衰退。

  李杲《脾胃论》云:“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由脾胃而生”。脾主升,胃主降;饮食停滞,脾胃受损,升降失调;感邪后,邪食相搏,郁阻中焦,闭塞气机。

  任宝成强调小儿不论在生理还是在病理上,均与成人不同,其机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突出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且多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善于调理脾胃,才能治食得效。

  故他在小儿疾病早期的治疗中,以畅通气机,司理升降为治疗原则。欲畅气机,则宜邪食同治;若治邪不治食,因宿食不去,气机不通,邪亦难速除。邪食同治,有益于中焦升达和气机舒展,使病情在早期就得到控制。

  任宝成在选药上多顺应脾胃升降的特性,且多注意升降、疏通气机。他用药力求平和、轻而量少;勿过偏,于平淡中求巧胜,如麦芽、山楂、神曲、莱菔子、鸡内金等,属平和、平淡之类药物。南山楂既可消肉食积滞,又可解表。神曲化水谷宿食,开胃健脾,发表和里。谷芽启脾开胃,入胃主降;麦芽疏肝宽肠,入脾主升,二药合用,有升有降,其生用长于鼓脾胃之气,炒熟功于消食开胃。鸡内金消食积止遗尿。莱菔子导积滞,除胀满,顺气消痰。

  用药轻简廉效

  任宝成用药特点可以归纳为“味简量轻,价廉效佳”。由于小儿机体柔弱,对药物反应灵敏,用药不当易损害脏腑功能,促使病势加剧;且小儿一般病情单纯,用药不宜药味过多、剂量过大,有时单味药即可中病。况小儿多拒药,服药困难,每次所服之药有大半被吐出。因此药量过多过大不仅加重家长喂药难度,也造成药物的浪费。

  所以他的处方一般药味少,药量小,取到量小而力专的奇效,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纵览其方,其药味一般不超过12味,每味药剂量一般在6克左右。例如任宝成的常用方“加味茵陈蒿汤”,共14味药,量最大者仅5克,疗效甚著。

  善用快针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学中的一枝奇葩,在很多临床治疗病例中,针药合用能达到更佳的疗效。然而考虑到孩子易动、爱哭闹的天性,加之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任宝成临床主张采用对小儿施行速针刺激的方法进行治疗,避免了留针时因为孩子哭闹引起的弯针、滞针等情况。

  例如脑瘫属于中医“五迟”、“五软”的范畴,单用中药很难达到预想的疗效。他认为中医对于小脑发育不良的脑瘫患儿疗效明显优于大脑发育不全的患儿。

  任宝成采用针药并用的方法治疗小脑功能发育不良的脑瘫患儿颇有验效。其特色经验取穴为“跟平穴”(足跟大筋正中,平昆仑穴),主要针对足下垂的脑瘫患儿有效。

  他快针速刺常规用穴有华佗夹脊穴、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支沟、环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风市、阳陵泉、悬钟、解溪、昆仑等,再加上阿是穴。针对脑瘫多虚的患者常采用捻进捻出的补法,配合黑豆汤治疗小儿脑瘫,能缓解患儿肢体痉挛,改善智力状况。

  此外,疳积属于营养不良的范畴,西医治疗一般单纯给予营养药品及食品。由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反致中满,任宝成用快针针刺四缝的方法进行治疗,鼓舞脾胃之阳气,增进脾胃功能,解决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及服后不吸收的难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典型病案

  哮喘

  冯某,女,5岁。1976年11月10日初诊。反复哮喘2年,加重4天。

  现病史:就诊时咳喘、痰多,不得平卧,大便不畅,2~3日一行,舌苔薄黄,脉数。曾反复应用抗生素、激素及平喘西药,久治不愈。

  查体:体温正常,呼吸急促,端坐体位。两肺满布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56%、血红蛋白105g/L。

  诊断:哮喘。

  治法:降气平喘,清肺化痰,佐以导滞。

  方药:鲜芦根30克,紫苏子6克,桃仁6克,杏仁6克,槟榔6克,薏仁6克,神曲10克,冬瓜仁10克,薄荷4.5克,熟大黄6克,炒莱菔子6克,甘草1.5克。

  服上方5剂喘平,又继以前法加减服4剂,症状完全消失。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清大肠即泻肺气。用杏仁、桃仁止咳平喘,芦根清热祛痰,重用通腑,使大肠得通,肺气方得下行,以增其平喘之力。各种咳喘之证,多由外感风寒、风热诱发,再因小儿护理不当,饮食不节,多有停滞,故任宝成治疗小儿多种咳喘证中,常加消导药,既助脾胃腐熟水谷,促进消化,又可增强清肺降气之力,使疗效更佳。

  积滞

  闫某,男,6岁,1985年12月31日初诊。间断腹痛2月余。

  现病史:腹痛以脐周为主,痛处拒按,每日3~4次,每次疼痛持续20~30分钟,经常低热,腹胀,纳呆,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数。查验血常规:血红蛋白99g/L,白细胞8.6×109/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28%,面色青黄不泽,体瘦,腹胀,肝下缘在剑突下1cm,质软,心肺正常。

  诊断:积滞。

  治法:行气消食,导滞破积。

  方药:木香6克,槟榔6克,香附6克,白术6克,莪术6克,厚朴6克,陈皮10克,香橼10克,神曲10克,三棱3克,大黄3克,甘草1.5克。3剂,水煎服。

  二诊:1986年1月4日。服上药后,腹痛明显减轻,仅有时微微作痛,一过即止,体温正常,大便调,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滑。治以消食和胃,保和丸加减。

  方药:炒莱菔子6克,焦三仙6克,茯苓6克,香橼6克,炒鸡内金6克,半夏4克,白扁豆10克,熟大黄3克。

  服药1个月后,患儿面色红润,精神、食欲渐佳,腹软。

  按:由于小儿脾常不足,喂养不当,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职,以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日久成积。故初用药性猛峻的木香导滞汤治之。以木香、槟榔、厚朴、陈皮以行气化滞,以香附、三棱、莪术破瘀化积,白术健脾化湿,枳实下气消痞,一消一补,使补而不留滞,消而不伤正。诸药组合,共成行气消积,导滞破积之剂,气机通畅,积滞得下,诸症自除。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治疗时不可久用攻消之剂。正如《幼科发挥》所说:“如五脏有病,或补或泻,甚勿犯其胃气。”故复诊时用平和之“保和散”加以调养收到较好的效果。

  疳证

  刘某,男,17个月。胃纳不佳,日晡发热,日渐消瘦5~6个月。

  现病史:患儿先去某儿童医院门诊治疗,诊断为贫血,久治未愈。患儿面色白,毛发憔悴,消瘦如柴,精神萎靡,指纹暗淡。红细胞3.3×1012/L,血红蛋白56g/L。

  诊断:小儿疳积。

  因小儿进药困难,遂施行针刺四缝疗法,每隔一天针一次,连续针7次后,患儿一切症状基本恢复正常,颜面滋润,体重日增,红细胞升为3.97×1012/L,血红蛋白为63g/L。

  针刺四缝操作方法:施术者,于针刺前先洗手消毒,再持75%酒精棉球将患儿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掌面横纹中节用酒精擦两次,待干后,一手握住患儿四指,一手持0.5寸毫针用腕部力量垂直针身轻刺(深度约2mm左右),但不可过深防止出血,左右两手共刺8针。针后可见黏液,或用手压迫局部引流,(避免出血)以干棉球揉擦。

  按:任宝成认为疳积皆脾胃虚弱所致。儿童不同于成人,有的稍食即饱,有的多食亦容易饥饿。前者乃胃不能受纳,脾不能消之故,临床应当益胃阳,滋脾阴;后者乃脾胃之邪热充盛之故,应泻脾胃之火。过饱伤胃,过饥伤脾,脾胃虚弱,则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客垢不除,则真元不复。故此证多用消导法进行治疗。

  所谓消导,即健运脾胃,助消化,贵用平和,不能妄用偏寒偏热之剂攻伐。临床治疗不可骤攻,亦不可峻补。考虑到患儿进药困难,针刺四缝是较好的治疗方式。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是三阴经所过之处,针刺之能促进胃的受纳,通畅百脉,调理脾胃。临床体会认为针刺四缝可促使气血旺盛(使大脑皮质功能增强,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现象),从而增强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

上一篇:酷暑宝宝起痱子 外洗方

下一篇:清营透热 清营汤 治小儿急性乳蛾高热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