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小儿防病养生 捏脊疗法

    3岁的聪聪,脾胃功能偏差,时而食积发烧,时而呕吐酸馊食物,时而腹胀腹痛。一段时间后更是精神不振,身体也逐渐消瘦,医生说是饮食不慎,脾胃受损而至食积。予以健胃消食中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但停药不久又出现食积症状。后来医生经诊断为食积,建议推拿治疗,使用捏脊疗法。经过治疗后,聪聪食欲好转,精神明显好转,3个月后,个子也长高了。
 
    捏脊疗法是我国医学界中一种古老而实用的治疗手法,原称捏脊骨皮,以调整督脉与太阳脉之气机,达到阴阳相配,扶正祛邪之目的。早在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就有“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经后世医家不断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顾名思义,捏脊疗法就是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直接作用于人背部督脉和膀胱经,以此来治疗小儿食积、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等症。
 
    捏脊疗法一般是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5-10遍。一般每天1-2次。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施术时小儿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该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1-2小时后再进行。一般第一次给小儿捏脊时小儿会出现哭闹,一般经过3-5次捏脊后小儿就不会哭闹,xxmy.com而且小儿一般还会要求家长给他们捏脊,这可能是捏脊后小儿感觉舒服的原因。
 
    刚做妈妈的李女士很烦恼,原因是她不知道该喂宝宝多少奶。特别是晚上,小宝宝半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吃一会儿就睡着,过不了多久又得吃。她不知道是奶水不够还是宝宝有问题。像李女士这样的新妈妈还真不少,那么,怎样才能判断宝宝吃饱了吗?
 
    首先,可以从乳房胀满的情况以及新生儿下咽的声音上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如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其二,孩子吃奶后应该有满足感。如喂饱后他对你笑,或不再哭闹,或马上安静入眠,说明他吃饱了。如果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其三,注意大小便次数。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喂牛奶的新生儿其大便是淡黄色稠便,大便3-4次,不带水分。这些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不够的时候,尿量不多,大便少且呈绿稀便。
 
    其四,看体重增减。宝宝体重增减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足月新生儿头1个月每天增长25克体重,头1个月增加720-750克,第2个月增加600克。如果是体重减轻,要么有病,要么喂养不当。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
 
    天气寒冷,医院儿科诊室内人头攒动,因病情需要输液的孩子也很多。但由于孩子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血管条件均有其特殊性,如果看护不当,可导致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疼痛、肿胀。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烂。那么,家长如何看护好需要静脉输液的孩子呢?
 
    首先,在输液前家长应积极与医务人员取得有效的沟通,了解孩子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其次,输液速度过慢、过快均会对孩子造成一定危害,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观察静脉输液速度。由于孩子好动,输液过程体位变动较频繁,输液瓶的高低也不断变化,会直接对输液速度造成影响。再次,要注意观察输液局部是否有发白、发红、肿胀的情况,特别是孩子哭闹厉害时更应警惕药物外渗。最后,应密切观察小儿在用药过程中的全身反应。注意孩子口唇、面色、呼吸、脉搏等是否出现变化,若出现面色苍白、心慌不适等情况,应及时找医生予以处理。
 
 
    7岁的小乐,早晨起床后突然出现双脚脚踝的肿痛,后来又蔓延到双膝,送医院就诊,经相关检验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致病原因有感染、食药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但过敏原因难以确定。此病发生机制是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激活补体,导致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及其周围产生炎症,使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各种临床表现。临床可以分为五型:单纯型、腹型、关节型、肾型、混合型。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四肢伸侧,尤其是双下肢和臀部。皮损对称分布,成批出现,容易复发。仅有皮肤损害者称单纯性紫癜,伴有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胃肠道出血者称为胃肠型紫癜;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积液者称为关节型紫癜;伴血尿、蛋白尿,肾损害者称为肾型紫癜。合并以上两个以上表现的称为混合型。
 
    过敏性紫癜该如何防治?首先,要积极寻找、治疗可能的病因,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药物治疗方面,有感染因素者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抗组胺药适用于单纯型紫癜,可同时使用芦丁、维生素C、钙剂、安络血或止血敏等;氨苯砜在病症早期选用有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皮肤损害或关节型、腹型、肾型紫癜;顽固的慢性肾炎患者,可选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发热、关节痛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吲哚美辛、芬必得;腹痛者用山莨菪碱口服或肌注,或阿托品肌注。此外,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从而防止血管阻塞和梗死,适用于血浆中存在大量免疫复合物的腹型、肾型患者。
 
    过敏性紫癜病程1-2周左右,一般预后良好,少数患者会反复发作,甚至少部分肾型转化为紫癜性肾炎,最终转化为肾功能不全,所以,患上此病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早就医。

上一篇:防治小儿冻疮 小娃娃打呼噜

下一篇:中西医共研儿童中成药临床指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