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小儿指纹名词源流考

“小儿指纹” 是指3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 侧浅表络脉的形与色, 观察小儿指纹的变化可用来 替代诊寸口脉诊察小儿病情。 该方法为王超在 《仙人 水镜图诀》中首提, 从 《灵枢 ·经脉》手鱼际络脉诊 法演变而来。

先秦两汉——小儿指纹发端

《黄帝内经》 首提手鱼际络脉诊法, 并论述了络 脉诊法的原理, 认为百病之始生, 必先本于皮毛。 由 于络脉较浮浅, 脏腑经脉气血的改变, 常通过体表络 脉反映出来。 手鱼之络, 也是察络脉的常用部位。 其 中 《素问》 中 “皮部论” “经络论” 等篇都有观察络脉 变化的记载, 《灵枢》 “经脉篇” 及 “论疾诊尺篇” 等 则有诊鱼际络脉的方法, 但部位并未述及手指, 也未 把这种方法具体应用于小儿。

秦越人扁鹊提出切脉部位为尺部至寸部, 因此 部位为十二经脉汇合之处, 并明确了寸口脉的阴阳划 分, 《难经· 二难》曰: “脉有尺寸, 何谓也? 然: 尺寸 者, 脉之大要会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 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是寸内, 阳之所治也” [1] 。 西晋王叔和所撰《脉经》 为首部脉学专著, 该书 在《评小儿杂病证第九》记载了小儿多种病证, 且以 寸口三部九按为主, “小儿脉呼吸八至者平, 九至者 伤, 十至者困。 诊小儿脉多雀斗, 要以三部脉为主。 若 紧为风痫 , 沉者乳不消, 弦急着客忤气” [2] 。

唐宋元——小儿指纹诊法的确立与发展

到了唐代, 将观察双手鱼际脉络的变化应用于 病情的诊断得到了发展。 如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 方 ·少小婴孺方》 中记载: “手白肉鱼际脉, 黑者是痫 候; 鱼际脉赤者, 热; 脉大者寒; 细者为平也” , 即把 鱼际脉黑作为惊痫发作的一种预兆来认识 [3] 。 王超在 《仙人水镜图诀》 中首提望小儿食指络脉诊病法, 为 解决小儿问诊切诊困难的局面, 开辟了新的道路。 其 中所创立的风、 气、 命三关一直沿用至今, 并有指纹 形态 “八段锦” 的描述。 虎口三关纹络主要用于观察 3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拇指一侧的脉络变化来诊察小 儿疾病。 其中以第1节为风关, 第2节为气关, 第3节为 命关, 纹络出现在风关, 提示邪浅病轻; 纹透气关是 邪气较深; 纹达命关则病情尤为严重。 若是指纹延 伸至指端为 “透关射甲” , 则为病更重。 正常指纹红 黄相兼, 隐现于风关之内。 纹紫为热, 淡红为虚, 青 色主痛, 青兼紫黑是血络疲阻。

自宋始, 临床医书中小儿指纹诊法的相关论述 较多, 逐渐形成完整的指纹诊法体系。 小儿指纹诊 法是由 《灵枢》诊鱼际络脉法演变而来的, 但正式起 源于何时, 学界争论颇多 [4-7] , 据载唐代王超《仙人 水镜图诀》流传于宋元明之时, 其最早记载了这一方 法, 但此书于明末佚亡。 目前主要是针对现存书目中 宋代许叔微的《普济本事方》 成书年代展开争论, 大 部分学者认为该书成书于1132年, 对小儿指纹的论 述为最早, 但有学者认为本书成书于1150年, 并非比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成书于1150年) 及刘昉《幼 幼新书》 (成书于1150年)早18年 [8] 。 笔者以薛清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为依据, 《普济本事方》 成书于 1132年, 为现存最早记录小儿指纹诊法的书目 [9] 。 宋代医家许叔微所著《普济本事方》是我国现存 记载食指络脉诊法最早的文献, 书中认为查虎口脉纹 应当色脉并参。 《普济本事方 · 卷第十》 谓: “凡婴儿未 可脉辨者, 俗医多看虎口中纹颜色, 与四肢冷热验之, 亦有可取。 予亦以二歌记之。 虎口色歌曰: 紫热红伤 寒, 青惊白色疳。 黑时因中恶, 黄即困脾端” [10] 。 宋代儿科名医钱乙相传有关小儿食指脉络诊法 的论述, 但其所撰《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并未载 有此法, 只在民间流传。 清代医家陈复正言其小儿食 指诊法源于儿科鼻祖钱仲阳 [11] , 当参。 《小儿药证直 诀》已经出现了诊候图, 其在卷一, 有附面部三指诊 候图, 唐代王超《仙人水镜图诀》于明末佚亡, 但相 关记载可以在 《小儿药证直诀》 中看到。

宋代刘昉所著《幼幼新书》保存了南宋以前大 量的有关文献, 并对食指络脉诊法所载最详 [12] 。 将 小儿指纹称为 “三关之脉” , 并附有指纹脉形8种, 且 附有脉形图, 分别主候不同的疾病。 如 “形如水字肺 家惊, 虚积相传面色青” , “形如曲虫疳积深, 肺家有 病肾承心” 。 同时, 刘昉在该书中还引述了庄 的11 种脉形。 同时代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亦为现存论 述指纹望诊法较早的古籍, 对后世医家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元代的医籍, 对小儿食指络脉诊法的论述多有 论有图, 如元代曾世荣的 《活幼口议》共二十卷, 其中 “三关指纹要诀” , 进一步丰富了小儿指纹的描述。 并将小儿指纹形态发展为13种, “流珠形” “环珠 形” “长珠形” “来蛇形” “去蛇形” “弓反里形” “弓 反外形” “枪形” “鱼骨形” “水字形” “针形” “透关 射指面” “透关射甲” , 且附有脉形图, 进一步扩大了 小儿指纹的主病范围 [13] 。 其后的《永类钤方》 《全幼 心鉴》 《保婴撮要》 《片玉心书》 《幼科证治准绳》等 书均沿袭了曾世荣的13种指纹形态及其所主病候。

明清——小儿指纹的正式提出

据考证, “小儿指纹” 一词最早见于清代, 《幼幼集成》 《慈幼便览》 《金匮启钥 (幼科) 》 《幼科推拿 秘书》等均有此定名出现, 而这些书中《幼幼集成》 成书年代最早, 为1750年。 《幼幼集成》为陈复正所 撰的中医儿科专著, 是汇集儿科诸家之说, 并参以己 见编撰而成, 为儿科重要的临床参考书。 而在《幼幼 新书》 成书前, 还有虎口纹、 虎口三关脉纹、 指脉、 三 关纹等称呼。

明清两代广泛将络脉诊法应用于儿科。 凡儿科 著作未有不论 “指纹” 者甚少。 明代万全在《片玉心 书·辨虎口指脉纹诀》 中记述小儿指纹的内容较多, 有歌诀多首 [14] 。 清代曹无极所撰《万育仙书》将小儿 指纹形态发展为17种, 且附有脉形图, 同时亦附有看 虎口三关纹色要诀 [15] 。 诊断专著《四诊抉微》也详细 记载了审虎口三关法、 三关脉纹主病歌和手指脉纹 八段锦的图示 [16] 。 清代吴谦等所编《医宗金鉴·幼科 杂病心法要诀》在总结前人指纹形态的基础上, 将 小儿指纹的形态发展为20种, 还用歌诀概括了小儿 指纹的诊断方法 [17] , 促进了小儿指纹诊法的发展。 清 代陈复正是小儿指纹诊法集大成者, 其在《幼幼集 成》 [11] 出指纹诊法可弥补小儿四诊的不足, 并将以往 的指纹诊法删繁就简, 总结小儿指纹望诊的纲领, 首 次将小儿指纹诊法归纳为: “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 热, 淡滞定虚实” , 陈复正的上述论述, 准确地将指 纹诊法的临床价值表达出来, 对确保该诊法沿着正 确方向发展, 并沿用至今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建国后——小儿指纹规范名达成共识 “小儿指纹” 一词在《幼幼集成》出现后, 并没 有对观察小儿指纹的变化可用来诊察小儿病情的这 种方法有统一称谓, 仍是虎口纹、 虎口三关脉纹、 指 脉、 三关纹、 三关脉纹等称谓混用。 新中国成立之后组织出版的第一版国家规划 教材《中医诊断学讲义》 [18] 中, 统一沿用了 “小儿指 纹” , 在之后陆续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中, 除五版教 材提出 “望小儿食指络脉” 外, 其他版本教材仍沿用 了 “小儿指纹” 一词。 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 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 [19] 以及辞书类著作 《中医大辞典》 [20]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 [21] 等均以 “小儿指纹” 作为规范名。 已经广泛应用于中 医药学文献的标引和检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 表》 [22] 也以 “小儿指纹” 作为正式主题词。 说明 “小儿 指纹” 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已成为共识。

讨论

总之, 《黄帝内经》 首提手鱼际络脉诊法; 唐朝 医家王超的《仙人水镜图诀》最早提出小儿食指脉 络诊法, 其中所创立的风、 气、 命三关一直沿用至今, 但此书已亡佚; 宋代医家许叔微所著《普济本事方》 是我国现存记载该诊法最早的文献, 书中认为查虎口 脉纹应当色脉并参; 清代儿科名家陈复正在总结前 人论述的基础上, 以 “浮沉分表里, 红紫辨寒热, 淡 滞定虚实, 三关测轻重” 来作为虎口指纹的纲领。 据 考证, “小儿指纹” 一词最早见于《幼幼集成》 , “小儿 指纹” 一词出现后, 并没有统一称谓, 仍是虎口纹、 虎 口三关脉纹、 指脉、 三关纹、 三关脉纹等称谓混用, 直到建国后 “小儿指纹” 作为中医诊法的规范名才成 为共识。 本文对 “小儿指纹” 从源流做了系统考证, 证实了其应用价值, 对其的继承、 发展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春秋·秦越人.难经.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
[2] 晋·王叔和.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5
[3]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高文柱,沈澍农,校注.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8:96
[4] 萧正安.小儿指纹诊法的起源及临床应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8,1(1):10-11
[5] 王长荣.小儿指纹研究进展.中医杂志,1982,23(4):73-76
[6] 高晓山.小儿指纹诊法起源略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12): 29-30
[7] 郭振球.小儿指纹之研究.中医药研究,1987(6):42-44
[8] 郭霭春.中国医史年表初稿.哈尔滨中医,1963(3):11
[9]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66
[10]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68
[11]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7
[12] 宋·刘昉.幼幼新书·卷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17
[13] 元·曾世荣.活幼口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87
[14] 明·万全.片玉心书.罗田县卫生局,校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16
[15] 清·曹无极.万育仙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17,62
[16] 清·林之瀚.四诊抉微.吴仕骥,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51,52
[17] 吴谦,刘裕铎,李毓清,等.医宗金鉴.彭建中,石学文,王新佩,等 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60-461,13
[18] 广州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40-41
[1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医药学名词2004.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64
[20]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
[21] 《中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上.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9-612
[22] 吴兰成.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8:1295

作者:申力 刘寨华 张华敏

上一篇:幼孩嗜食 往往过度能容而不能化

下一篇: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激素及中医药应用概况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