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中医药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疾病

笔者师承于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从事儿科临床实践33年,具有丰富经验,自2004年创立中医小儿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后,一直致力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诊疗。在传承中西互参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基础上,基于“脾肾互赞”“肝肾同源”理论提出:儿童性早熟系“虚在肾阴不足,实在痰热内蕴”,认为“痰火互结”为主要病机,“化痰泻火法”是重要治疗方法;矮身材儿童乃“真元衰劣,脾土亏乏,脾肾不足”,治当“脾肾互赞,相互并茂”;用药方面,强调慢病缓治,药用轻清。
 
倡“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
 
辨体质
 
根据“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理论,笔者认为,辨体需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小儿体禀纯阳,形质未充,各脏器均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总以虚为主,以阴阳为纲,脏腑为目,生长发育异常与体质变化密切相关。生长迟缓者,以脏腑气血亏虚为主,脾虚质是基础,另外常见肾气虚、肺气虚、肝血虚、心血虚等。治疗此类患儿多从调整体质入手,拨其偏颇,使体质向均衡质转变。发育过早者,多以脏腑阴亏为主,肝肾阴虚是基础。
 
生长迟缓和发育过早的儿童,体质特点可能有重叠交叉的地方。因此辨体质、调体质尤为重要,若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既辨证,又辨病
 
临证需把现代诊断手段融入中医的理论体系,实现优势互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种类甚多,女孩常见疾病包括性早熟、青春发育过早、月经不调等;男孩常见疾病包括青春期矮小症、青春发育延迟等,如能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做到精准医疗、规范化诊治,同时又不忽视中医的辨证论治,将更能发挥两种医学优势。
 
辨证论治是精髓
 
小儿表达困难,常由家长代述,故临证辨证尤重望诊,面目神情、形体肥瘦、舌象等望而知之。临床以脏腑辨证为基础,重视肾、肝、脾在生长发育与生殖中的特殊意义,权衡轻重,分清主次,以肾阴虚为主者,常选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肾精不足者,常选六味地黄丸;脾虚健运失调者,常选四君子汤、举元煎、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以肝失调达为主者,常选用丹栀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临证加减更是颇有讲究,同一疾病有不同表现,如性早熟,有的以肥胖、痰湿为主,应以化痰泻火药为主;有的以阴虚火旺为主,则以滋阴降火为大法。
 
重“肝肾同源”“脾肾互赞”
 
“肝肾同源”“脾肾互赞”理论衍变自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五行学说等。“脾肾互赞”实际反映了中医既重视先天因素,又不忽视后天因素,这与现代医学的遗传学、环境论不谋而合;“肝肾同源”实则阐述肝肾二脏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这两个理论主要反映了肝、脾、肾三脏之间的联系。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生理功能;肝藏血,主疏泄,为调节气机之主司;脾主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脾的功能密不可分。肝、脾、肾三脏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性早熟乃“虚在肾阴不足,实在痰热内蕴”
 
性早熟以肝肾阴亏为基本病机,痰火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痰火互结是重要病机,故我们提出“滋阴化痰泻火法”是治疗性早熟的有效方法。临证运用养阴药、化痰泻火药,以知柏地黄丸及苍术二陈汤为基础,自拟“抗早颗粒”“抗早1号方”“抗早2号方”治疗性早熟。自拟方可以有效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控制第二性征发育,改善临床症状,实验研究也已证实其有效性。
 
矮小症以脏腑辨证为主,脾肾亏虚是基础
 
本病西医病因复杂,中医从脏腑辨证角度进行辨治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本病尤以脾肾亏虚为本,采用益肾健脾为核心的治法,中药内服联合中医综合外治康复,在防治本病中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脾肾亏虚是生长发育迟缓的基础,临床以益肾健脾法为核心,自拟“参龟助长方”助力儿童成长,在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均得到验证,并且逐渐改进剂型。目前“参龟助长方”膏剂及浓缩剂深受患儿及家长喜爱,疗效满意。
 
青春期月经病以调肝为要
 
肾为生长发育的核心,而肝则是各种调节机制建立的主要驱动者。建立以肝为核心的调节机制是治疗青春期女孩月经病的关键。肝主疏泄,条畅全身气机,疏泄正常则脾土健运、肾藏有功、肺气调达、心血畅运,而肝失调达可致诸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小儿虽不似成人有肝失调达的典型表现,但在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月经病仍以肝为核心的调节机制,需贯穿青春期月经病诊治整个过程,临床注重调周法的应用,强调分期论治。调肝法具体包括疏肝、柔肝、清肝、泻肝等,需分而论之。
 
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不能轻视易感
 
实践发现易感的儿童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失治误治常引起机体能量耗损和免疫紊乱。中医药在防治感染、改善生长方面优势突出,内服、外治方法众多,可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治法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此类病症,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肺脾气虚者,补肺固表,健脾益气;脾肾两虚者,温补肾阳,健脾益气。
 
慢病宜缓治,用药宜轻清,护胃是关键
 
笔者继承了江(育仁)氏“脾健不在补贵在运”学术思想,传承儿科温阳学派思想,临证注意顾护正气。认为儿童内分泌疾病多属慢性病,慢病宜缓治,用药宜轻清,需时时顾护脾胃,不宜寒凉克伐。此类疾病大多需要长时间用药,若过多使用寒凉败伤脾胃的药物势必会适得其反。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更是需要小心呵护,注重调节阴阳气血,使用寒凉药物时,要考虑剂量和疗程,始终将顾护脾胃放在重要位置,临床应善用醒脾、运脾、补脾之法。此外,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积极探索适于儿童的中药剂型,从颗粒剂到膏剂到浓煎剂,既保留了中药的原汁原味,也改善了口感,方便服用。
 
笔者潜心研究生长发育疾病的中医辨治数十年,在“脾肾互赞”“肝肾同源”理论下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疗效明显,创新性提出性早熟“虚在肾阴不足,实在痰热内蕴”;采用“脾肾互赞,相并互茂”治疗矮小症,助力儿童成长。(叶进)

上一篇:宝宝大汗原是肺脾惹的祸

下一篇:儿科疑难杂病临证经验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