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火旺,风湿滞络案
王某,女,40岁。2011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腹痛伴肠鸣、便血7月,口腔多发溃疡1周。现病史:患者于7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伴肠鸣,期间便血3次,送西安某医院消化内科,查血红蛋白82g/L,给止血药,便血停止后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溃疡;病理检查示(降结肠)黏膜组织慢性炎症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住院期间出现间断发热,伴大便次数增多,血沉及C反应蛋白增高,确诊为克罗恩病,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7日后改口服强的松、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发热缓解,仅有关节疼痛、牙龈肿痛而出院。出院1周后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牙龈红肿,全身大关节疼痛,腰背疼痛,困倦乏力,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邀沈舒文会诊。查体见患者贫血面容,口腔散在多发性溃疡,全身关节疼痛,双下肢多处见2~3厘米红斑,并见散在5个皮下结节。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4g/L,白细胞7.80×109/L,快速血沉21mm/h,超敏C反应蛋白2.69mg/L。肠镜报告示克罗恩病缓解期;病理检查示黏膜慢性炎。舌红,苔黄,脉沉缓。
西医诊断:克罗恩病。
中医诊断:口糜;痹证。辨证:阴虚火旺,风湿滞络。
治法:滋阴降火,通络散结。
方药:麦冬10克,天冬10克,生地15克,黄连6克,知母12克,枇杷叶10克,竹叶10克,五加皮15克,海风藤15克,透骨草15克,浙贝母15克,紫草15克,丹皮10克。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停服强的松。
二诊(2011年4月25日):自诉口腔溃疡面基本消失,大便每日1次,大关节疼痛消失,仅左膝关节时有疼痛,左手腕时胀满不适,舌淡,苔腻略黄,脉沉略细。辨证:肺胃阴虚,风湿滞络。调整方药:上方去知母、枇杷叶、五加皮、海风藤、透骨草、紫草、丹皮,加人参10克(另煎),佛手12克,千年健15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20克,川牛膝12克,白蔻仁5克(后下)。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停服美沙拉嗪肠溶片。
三诊(2011年5月9日):自诉双下肢红斑变淡,皮下硬结减少到各有1枚(2厘米×3厘米),压痛明显,推之不移。病检示表皮大致正常,基底层完整,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少量淋巴浸润。困倦乏力,腰困,时有潮热。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数。辨证:阴虚火旺,痰瘀结核。方药:鳖甲20克(先煎),青蒿10克(后下),地骨皮15克,生地15克,竹叶10克,浙贝母15克,山慈菇15克,夏枯草15克,丹皮10克,紫草15克,川牛膝12克,炙甘草3克。12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
四诊(2011年6月27日):自诉下肢红斑消失,硬结变小,饮食正常,无腹痛,近期失眠多汗。血常规正常;超敏C反应蛋白64mg/L;肠镜报告示未见异常。
按 克罗恩病病情复杂,其病变涉及全消化道口腔至肛门任何部位,病变中心外延又可出现肠外病损。临床根据腹痛、腹泻、便血等肠道的病变及肠外损害症状,结合肠镜、病理即可诊断。辨证以主要症状为依据,如腹痛辨气滞与痰瘀,腹泻辨寒湿与湿热,腹块辨痰结与瘀凝,便血辨热伤络破还是脾不统血,毒蕴不散可发热,气血亏损见贫血,阴虚火旺见口舌生疮,风窜经络则关节痛。验案1便血从脾不统血治,腹痛从气滞痰结诊治;验案2重点从温补脾肾治腹泻,行气破痰结治腹痛;验案3以口腔溃疡久延不愈及关节疼痛、红斑、困倦乏力等肠外损害为主,从阴虚火旺、风窜经络治疗可获效。本病的特征为肠黏膜炎性肉芽组织增生,肉芽组织具有中医痰结毒蕴的特征,当从痰结治,如验案中用夏枯草、浙贝母、土贝母化痰散结药。腹痛明显兼调气血,化痰药与川楝子、乌药、三棱、莪术等行气化瘀药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