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伏寒具有遗传性,伏寒体质具有年龄变化的规律,以足凉、疲乏、口干、心烦、太息为主症,以气虚气滞、寒热错杂为证候特征,是多种复杂疾病的病因。立法补阳益气,辛开苦降,疏肝理气,调整阴阳,治以伏寒方,在补气补阳的基础上,辛开苦降,调整阴阳,平调寒热,使阴阳调和而其症自止。
因此根据先天伏寒气(阳)虚气滞,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立法补阳益气、辛开苦降、疏肝理气、调整阴阳,治以伏寒方。方中仙灵脾、巴戟天补养肾阳;黄芪、白术补益中气;清半夏、砂仁辛开,质降而醒脾纳气;黄柏苦降(反佐法—引阳归阴)并有滋阴之效;枳壳、青皮调整气机,疏肝理气。全方在补气补阳的基础上,辛开苦降,调整阴阳,平调寒热。使阴阳调和而其症自止。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先天伏寒证的治疗颇有体会,现举例典型医案列举如下。
栗某,女,47岁 2009年7月27日初诊。
主诉:腹泻、腹痛反复发作1年余。
刻症:腹泻、腹痛,2~7次/日,溏泄不调,脐周疼痛,胃胀打嗝,反酸,烧心,乏力,手足凉(冬夏皆凉),手足心冷汗出,心烦,口干,善太息,后背痛,面色萎黄晦暗,纳差失眠,二便调。舌淡隐青有齿痕,苔水滑,脉沉弦。
西医诊断: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先天伏寒证。
治法:补阳益气,辛开苦降,疏肝理气,温中散寒。
方药:伏寒方合四神丸加减,具体药物如下:伏寒方,补骨脂,吴茱萸,煨肉蔻,五味子,制附子(先煎),炙甘草,白扁豆,莲子肉,山药。上方水煎取汁300ml,日2次,早晚分服。6付。
2诊~4诊: 2009年8月3日、 8月10日、17日。服药后腹泻减轻,日2次,腹痛,脐周疼痛,胃胀打嗝,反酸,烧心,乏力,怕冷,手足凉轻,手足心汗出,心烦,口干,后背痛好转,饮食睡眠转佳,二便调,舌淡隐青,苔水滑有齿痕,脉沉弦细。效不更方,三诊共18剂。
5诊:2009年8月24日。患者自述服药后大便成形,诸症消失。舌淡红,苔薄白。治以伏寒方合附子理中汤加减。
6诊:2009年8月31日。服药后腹泻消失,打嗝消失,余症皆好转,面色已转为白而红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
配散剂以善后。
按:《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了肾中的精气盛衰在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规律,其中二七、二八肾气盛,天癸至;五七、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七、七八肾气衰,天癸竭。代表人体生长壮老已过程中的转折点,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在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具有特征性的病史规律,与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规律密切相关,即:女患者从月经来潮(14岁左右)即有痛经,足凉或手足凉;男患者从二八(即16岁左右)出现足凉或手足凉,少腹疼痛或遗尿;至35岁(女)或40岁(男)前,即出现胃疼、胃胀、纳呆、恶冷食或泛酸、嗳气;至49岁(女)或64岁(男)后即出现各种不同疾病的表现。其发病规律与《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论述生、长、壮、老、已过程中女子以七为基数,男子以八为基数规律性变化的时间点相吻合。在整个病史回顾过程中,足凉或手足凉伴随疾病发展的始终。据此根据《灵枢·天年》:“母为基,父为楯”之理,以及任继学教授《伏邪探微》中阐发“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提出“男女媾精,阳气不足,寒伏于内”而成先天伏寒。
先天伏寒具有遗传性,伏寒体质具有年龄变化的规律,以气虚气滞、寒热错杂为证候特征,是多种复杂疾病的病因。其主症表现足凉或手足凉,疲乏,善太息,口干,心烦;次症为气短,背痛,胃痛或胀,恶冷喜热食,纳差,失眠。舌淡隐青或舌尖红体暗,苔薄白,脉沉弱或沉弦细弱。本类患者在病史回顾中具备之前所描述的规律性发病特点。(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