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胃肠病>腹泻>正文

气化生五味 五脏五味苦欲补泻的阐释

基于气本体论的五味性用阐述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曰: “治病者, 必明六化分 治, 五味五色所生, 五脏所宜, 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 绪也” 。 对五味之性的理解及运用, 是医者由本身之 医理领悟到临证之由己及人的关键。 然而关于五味 之性及其应用之理的研究, 现实的状况是混乱的, 关 于五味之性的理论阐释, 或顺文释义, 或断章取义, 其临床应用则因缺少系统理论的指导而难以落到实 处。 究其原因, 在于未能执中医学的一贯之本, 无法 将中医学的理、 法、 方、 药、 病、 治一以贯之也。 笔者 将尝试立足于中医学固有的 “气本体论” 及 “因时之 序” 的根本之上, 探讨阐述五味之性, 或不免浅薄, 然希冀能理清纷杂, 以期对临证有所裨益。

本体一气化生五味

在中国古代传统认知中, 世界是以气为本体的, 气为万物的本源, 或者说世界本身就是一气。 《庄 子·知北游》 中说: “通天下一气耳” , 《素问· 五常政 大论》云: “气始而生化, 气散而有形, 气布而蕃育, 气终而象变” 。 一气运行而有天地, 天地合气而后万 物化生。 从其分言则有三才天地人, 从其合言则三才 和合, 终归一气。 气成为了世间一切存在和关系的最 终承载者, 一切因之而始, 因之而生, 因之而化, 因之 而成, 因之而终。

五味之生, 亦由此本气之化而成。 五味所生, 本 乎五行, “行” 者, 顺天行气也。 一气布散, 升浮降沉 中, 是生五行。 木曰曲直, 曲直作酸; 火曰炎上, 炎上 作苦; 金曰从革, 从革作辛; 水曰润下, 润下作咸; 土 爰稼穑, 稼穑作甘。 五行之气, 化生五味, 然五味之 中, 自土味外, 其所作者皆其气之反也。 如马一浮 [1] 所云: “润下则流, 作咸则止; 曲直则舒, 作酸则敛; 炎上则扬, 作苦则降; 从革则结, 作辛则解” 。 其机 在于, 一气运行之常, 本归乎中和, 中和者, 土之象, 万物皆因其本性而生, 籍乎土气而成 (此乃河图生成 之理) , 是以万物皆归于土。 五气若有偏, 则其性显, 性显则其味生, 生而反其气之行, 如此方致其中和之 用也。 试举一例以明理, 如厥阴在泉之时, 则木气偏 显, 物性之机即偏生升, 物 “生” 即俱其生升之性, 然木气虽盛, 终在天地和合一气之内, 升性之物必 因乎 “和合之中” 方成。 物 “成” , 则本其性之升而兼 俱其气之反也。 言其气之反, 何也? 其中至理在于: 木之反虽曰金, 火之反虽曰水, 然此乃言其 “四极” 间之相反, 而若由乎中而言, 则中者诸极之反也。 四 极和合归乎中, 四极分显则归于极。 中者, 四极之合, 合者, 诸分之反也。 是故物 “成” 之时, 虽俱其本气 之性, 然必兼其气之反, 实则乃必兼乎中也。 是故乃 言: 诸味之成皆其气之反。 且因其必由乎中而成, 是 故常曰: “五味出乎中” , “地食人以五味” 也。 土味何 以不为气之反? 因其为升降之枢, 反无所反, 升降之 反仍为升降也, 而若至甘味之显, 仍为其反, 不反则 当为平, 实则不反亦反。 至于 “淡” 味之成, 则当与甘 味对举而明: 前以言之, 甘味居中为升降之反, 实乃 中土升降枢转不及之意也, 是以土气壅滞太过之时 则甘味生, 此为土之太过; 而若土气不及之时, 则升 降枢转之气不缓而反速, 是以迅利之气当生, 而至其 所成之味, 则非但无和缓之用, 而反有渗利之能, 名 之为 “淡” , 是为土之不及。 甘味之用, 可使四极偏性 之气归于和缓; 淡味之用, 则使中极壅滞之气得其冲 和流畅。 是故, 一甘一淡, 太过不及, 相反相承。 对于 人而言, 五脏平和无病, 则五味中和, 同归乎甘平; 体 气有偏, 则五味偏显, 而作酸苦甘辛咸诸味, 此上为 五味的化生。

若明乎以上 “五味化生” 之理, 则现今所存两种 五味归属体系, 《黄帝内经》与《辅行诀》孰优孰劣 之争, 可以休止矣。 如梁永林等 [2] 所论, 传统归属方 法除土味外很难用各自特性来说明药味的功效特 点, 故而对传统五味及其五行归属关系产生质疑, 而 说《辅行诀》所载之五味归属方法更能反映药味的 功效作用, 具有更高价值。 此皆外道之言, 不足与论 也。 实则, 《黄帝内经》 乃从其物类生成之本然言; 《辅行诀》则从物类已成之运用言, 皆由乎道。 识者 明察, 何有优劣。

五脏五味苦欲补泻的阐释

关于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 完整论述于《素 问 ·脏气法时论》 , 后世之论大多据此而出, 其文曰: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 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 。 “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 ; “心欲软, 急食咸以软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 。 “脾 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 “脾欲缓, 急食甘以缓之, 用 苦泻之, 甘补之” 。 “肺苦气上逆, 急食苦以泄之” ;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之, 辛泻之” 。 “肾 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 肾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 用苦 补之, 咸泻之” 。 关于此篇五脏五味苦欲补泻, 历来 解释颇多, 争议亦多。 争议之因, 即在于未能执中医 学的一贯之本, 而仅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 着眼于药 食功效的描述, 便自称其是。

而笔者以为, 若据于本体一气之行、 五脏时象 之性以体悟, 则自会得其要旨。 试观篇名《脏气法 时》 之 “时” 字, 以及篇中 “日甲乙” “日丙丁” “日戊 己” “平旦” “日中” “夜半” 等论, 已透玄机。 时者, 气之行也, 此篇之意, 实乃教人法天时以明气运之 实, 以明五脏之性, 以明五味之用也, 其机如此。 恰 合于老子 “人法地, 地法天” 之言。 《阴符经》 亦云: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 尽矣” 。

肝于时为春, 其气升发, 升发之气急, 则以甘缓 之, 甘缓则升发之气中和而无苦。 春时气运升达而欲 散, 是以肝欲散, 辛味性散而酸性收, 从其性为补, 逆其性为泻, 是故以辛补之, 以酸泻之。

心于时为夏, 其气散于外, 散则气缓, 以酸收之 使入内也; 另外, 法其时象可知, 夏乃气运旺盛之时,气盛则易亢, 亢则易刚而不软, 刚极则病。 是故心虽 为一气之盛, 然浮盛至极当转而微下 , 所谓盛极而知 和, 归于中, 则欲软。 禀其本性而归乎中和, 此生生 之道, 五脏之性莫不如此, 非独心也。 其欲软, 则咸 以软之, 咸味, 作坚亦可软坚也。 遂其欲软之性, 是 谓补; 缓其过亢之气, 是谓泻。 故曰: 用咸补之, 甘泻 之。 一气由春而至夏, 是气运之顺行, 由升而浮, 是以 “肝苦急” 时, 不以酸泻, 而用甘缓; 夏之后, 气运当 降, 是以 “心苦缓” 时, 以酸收之, 使气渐降。 脾主长夏, 此为气运由升而降, 交合之时, 气运 交合而生湿气, 正常之湿, 化成万物, 若病则交合凝 滞, 气运不行, “脾苦湿, 急食苦以燥之” 者, 顺 “时 气” 之行也, 使气运由交合之凝滞而不行, 转入一气 之收降, 如此则 “湿自收, 而燥自显” , 燥湿相对也。 脾居升降之中, 其性中和而布散, 甘味合其性, 故为 补, 苦降行其气, 故为泻。

肺于时为秋, 其气由浮盛而渐收降, 湿气渐收 燥象渐显。 收气主令, 燥象显, 则气机易结而肺失肃 降, 苦能使气降, 而泄气结也, 故以苦泄之。 肺性欲 收, 而酸性收辛性散, 是故 “用酸补之, 辛泻之” 。 肾于时为冬, 冬时气运闭藏而气津不布, 是以 “肾苦燥” , 辛性散而能通气致津液, 故曰: “肾苦 燥, 急食辛以润之” 。 肾者封藏之性, 故其显象欲坚 而不散, 而对于为何用 “苦以坚之” , 当知苦为火之 味, 前已言之, “炎上则扬, 作苦则降” 。 而咸为水之 味, “润下则流, 作咸则止” 。 综上可得, 苦味能降, 能 坚; 咸味能坚, 能软。 看似矛盾, 然而苦之坚与咸之 坚, 性有不同, 其机在于苦坚于外而软于内; 咸坚于 内而软于外。 苦味使气由外入内, 由上至下, 是以其 显象于外者为坚; 咸味本自气实(坚) , 其能使坚性 之物, 散其气于外, 是故其显象反为能软。 故曰: “肾 欲坚, 急食苦以坚之, 用苦补之, 咸泻之。 ”

四味常合甘用的机制阐述

观于五脏之性味补泻可知, 凡本味者为泻, 对 宫之味为补。 其理, 据于时气之行、 五味之性, 可推 而知之。 然而, 临证运用之时, 酸苦辛咸多兼甘味而 用, 于意为何? 其理当明五味之性, 方知之也。 推其 极以明其性, 极则本性显; 致其中以尽其用, 中则体 用全。

五味之性, 辛则升, 重辛则散; 酸则收, 重酸则 溃; 苦则下 , 重苦则泻; 咸则坚, 重咸则凝; 甘则缓, 重缓则壅。 五味之极, 皆害生之用, 可行杀伐之实, 而不能尽生化之用也。 五味之治病者, 在于以其性克 于其所胜, 所谓以偏治偏是也, 正类于五行之相克。 克者, 制也, 制则生化。 然其相克相制之理, 在于制 之以归于中和之用, 绝非是置其某脏于死地, 否则人 将不亡于病而亡于药也。 制其气之偏归于气之和, 邪 即归正, 《孟子》曰: “苟得其养, 无物不长; 苟失其 养, 无物不销” 。 正邪本自同根, 邪归乎正, 则体气泰 然。 是以五味之所用者, 非以其性之至极而行杀伐之 能, 乃以其相克之性纠偏而致中和也。 是故四味多兼 甘以起用。 然亦有用其五味至极杀伐之能者, 则类于 “菀陈则除之” 也。

小结

《素问· 至真要大论》云: “天地合气, 六节分而 万物化生矣。 故曰: 谨候气宜, 无失病机” 。 六节者, 时也; 时者, 气之行也。 因天时而明其气者, 中医学运 气之论也。 据于时以明气运之本, 因乎时而得天地专 精, 本于时以明药味之性, 察乎时以知病气之变, 顺 乎时而尽养生治病之道, 由乎时方知物我合一, 天人 共由之理。 时者, 本气之行, 道体之显。 本于气, 因于 时, 则理、 法、 方、 药、 病、 治一以贯之。 观乎天文以 察时变, 司岁备物以致民用, 此皆因时之能也。 本乎 一气之行, 因于时象之序, 论五味性用如上。 篇幅所 限, 言不尽意, 鄙陋之处, 敢请明者教之。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孙志其 鲁明源

上一篇:泄泻病 肠鸣泄泻用 渗湿止泻方

下一篇:地黄补肾填精 重用生地止泻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