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感冒>正文

发作性低热 中医诊断处方

发作性低热
 
患者,男,42 岁,2014 年11 月26 日初诊。主诉: 发作性低热3 年,寐浅易醒20 余年。患支气管炎3 年,受凉及劳累时发作,每年发作3 ~ 4次。发时低热,自觉心前区不适,时有咳嗽。近日体温37. 2 ~ 37. 3℃,经治疗后好转,但仍时有低热。6 年前查出肾钙化,常觉腰酸。刻诊: 心悸,急躁易怒,食后腹满,恶寒,小腹尤甚,喜热饮食,小便无力、小便黄,体力欠佳,易疲劳,口干,舌稍黯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细滑。吸烟史20 余年,饮酒史20 年。

中医诊断: 低热; 失眠。

处方: 葛根20 g,黄芩10 g,黄连10 g,炙甘草6 g,夏枯草20 g,法半夏10 g,百合20 g,紫苏叶15 g,萱草20 g,合欢皮20 g。每日1 剂,水煎服。

30 剂后低热未作,体温36. 5 ~ 36. 6℃,胸闷不适已愈。睡眠明显改善,仍梦多,遂易他方以治眠差。
 
按语: 柯琴在《伤寒论翼》里说: “因名立方者,粗工也; 据症定方者,中工也; 于症中审病机、察病情者,良工也。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本案患者正值中年,反复低热有可能被认为是阴虚证,其又有咳嗽、食后腹满、腰酸、小腹怕冷、喜热饮等阳气不足的表现,证候属于虚实寒热错杂,应该如何立法选方,确实需要仔细斟酌。分析该患者虽然并无下利之症,但患者有发热、恶寒、咳嗽、受凉加重,可知患者虽然病程较长,但尚有表邪未解; 口干、急躁易怒、便秘、小便黄等可知里已成热。其外感实邪不解,耗伤阳气,邪郁日久入里化热亦为实。王老师认为,其主症是“喘” “热”,病机为外感表邪、入里化热,故而以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肌表,内清里热以治之。因其另有寐差易醒,故以自拟安枕汤合方治之。审机用方并没有局限在“下利”这一症状,体现了仲景立法之意。

上一篇:发热首辨寒热 分清阴阳中医治方

下一篇: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三焦辨证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