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心脑血管>心脏病>正文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良方

  三子养亲汤出自《韩氏医通》,其主要用于痰壅气滞导致的咳喘等证,由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笔者用其加减为“五子肺心病方”,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组成及用法

  白芥子10克,紫苏子12克,车前子10克,葶苈子8克,莱菔子10克,大枣10克,所有药品包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肿消,咳喘缓,改用辨证处方加减治疗。

  病案举例

  患者王某某,女,1946年出生,平素有慢性支气管炎20多年。2006年8月12初诊。患者3月前,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先后在村医院、卫生院以“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治疗3周,未见明显好转;转到地方疾控中心以“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治疗1月余,未见好转,病情反加重;转到县人民医院以“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治疗2周,病情更加重,达到喘不能动,口唇发紫,全身中度浮肿;转到三甲医院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衰竭、慢性支气管炎伴严重肺部感染”,病危,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担心死在外地,放弃住院治疗,回家“等死”。遂来求笔者上门诊治,“死马当活马医”,只是尽点人道治疗而已。

  诊见:喘气不能坐卧,依椅而坐,口唇发绀,不能动弹,动则喘气加重,颜面浮肿,时有咳嗽,痰多伴黄,食欲差,胸腹有胀闷感,足跗浮肿,有明显凹陷,小便量少而黄,大便偶有结,舌淡苔厚腻,脉濡数无力。血压:140/98mmHg,心率:143次/分,体温:37.8℃,呼吸次数达30次/分。

  西医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功能衰竭,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中医诊断:痰饮,喘证,肺胀,胸痹。辨证:痰热阻肺,水饮凌心,脾肾阳虚。

  治疗:

  1.西医给予抗感染、纠正心衰等治疗,分别用头孢拉定、香丹注射液、替硝唑等静脉用药,每天液体量控制在250毫升~300毫升,每天1次。 

  2.中医汤剂:熟地黄20克,山药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山茱萸10克,丹参10克,麻黄5克,大枣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温服。

  治疗两天后,患者无明显好转,反心悸、心慌,喘气加重。考虑水饮凌心,心脉瘀阻,肺络不宣,继续按西医方法治疗,停用上方,改方为:

  白芥子10克,紫苏子12克,葶苈子8克,莱菔子10克,车前子10克,麻黄3克,大枣10克,布包水煎服,煎2次混匀分3次服用,每日1剂。

  2剂后,患者明显感觉好转,心率降到102次/分,呼吸次数降到26次/分。笔者恍然大悟,原来患者病情一次次加重,达到极其严重的状态,是因大量输液,水湿过多,饮停胸肺,心脉瘀阻而致。效不更方,以防攻伐太过,再伤正气,加黄芪15克,丹参10克。

  1周后,患者能下床适当走动,食欲增加,浮肿明显减轻,血压 128/80mmHg,心率 83次/分,呼吸 23次/分,余症明显减轻。2周后,浮肿消退,咳嗽次数少,痰少,可以缓慢走动,稍动重喘气,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有力。

  停用西医治疗,在后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1月余,诸证轻微,可做一般家务。再随证加减调养1月后,到县医院做X摄片显示,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痊愈,慢性支气管炎并发的感染完全控制,临床治愈。嘱避风,防着凉,慢性支气管炎发作及时治疗,随访3年,未见复发。目前还健在。

  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因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加重而致。西医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合理氧疗等。导致心功能衰竭者可用利尿剂、扩血管药等。根据该病的基础病及并发症等,归属于中医的喘证、哮证、肺胀、痰饮、胸痹等病范畴。

  对于本病的病机,在基层的认识不是很到位,部分患者因为反复的输液,液体量过大、过快,导致饮停胸肺而加重。笔者在三子养亲汤的基础上加车前子、葶苈子、大枣。方中白芥子味辛性温,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等功效,《本草纲目》载“利气豁痰……治咳嗽反胃”。紫苏子味辛性温,具有止咳平喘等功效,《本草逢原》称其为“胸膈不利者宜之……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葶苈子味苦辛性寒,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药性论》说其“疗肺壅上气咳嗽,除胸中痰饮” 。车前子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肺化痰等功效,《药性论》认为其为“去心胸烦热”的佳品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具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等功效,《本草纲目》载其“下气定喘,治痰”。大枣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药性等功效,《日华子本草》称其具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损”等功能。六药共凑清肺平喘、润肺化痰、泻肺消肿、利水除饮等功效,对减轻该病心功能衰竭有很好的疗效。

  近年来,笔者每遇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因为反复不规则应用液体导致加重的患者,用此方后都收到比较理想的疗效,说明该方在改善心肺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观察,不管什么证候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出现浮肿时用该方都会很快使肿消,且大多数肿消后不反弹,肿消则余证随之缓解。

上一篇:治风湿性心瓣膜病验方

下一篇:心悸怔仲的治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