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心脑血管>心脏病>正文

房颤治疗四步法 益气养阴固其本

胡元会,男,汉族,陕西人,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人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北京中医榜样人物。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6部。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房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新的心血管流行病,积极开展房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房颤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实者乃气郁、痰浊、水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此观点概括了中医对心律失常的普遍认识,而房颤作为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但又有自身的病机特点。我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虚、风、热、瘀是房颤的四大病理要素。提出益气养阴固其本、清热宁神治其标、熄风止颤缓其急,活血化瘀贯始终是房颤治疗的四步法。并研制出经验方芪珀生脉方治疗房颤,用之于临床和基础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证实中医药治疗房颤在缓解病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窦律时间、预防房颤复发、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虚、风、热、瘀是四大病理要素
 
房颤的发生与年龄明显相关,在中老年人中更容易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此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特点多为正气不足,阴津减少。再加上患病日久失治,耗气伤津,加重气阴损伤。心主血脉,心气亏虚,血脉推动无力,心阴不足,脉道不充,血行滞涩,均可导致瘀血内停,心脉不畅,导致心律失常。我认为气阴两虚是房颤发生的病理基础,瘀血内停是房颤发生的必要环节。临床上房颤致病多起病急、突发突止、发无定数,伴有心房肌的不自主颤动,心室率增快,这与中医风邪主动、善行而数变的致病特点相吻合。然内风的产生非一日之变,多源于阴津不足,或肝阳过亢、痰浊内郁,日久化热,郁热不得宣散透发,热极生风所致,风邪为标,郁热是本。因此我认为郁热是导致房颤发病的关键因素。热郁风动是房颤发作的直接病机。虚、风、热、瘀共同致病,导致房颤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房颤治疗四步法
 
益气养阴固其本
 
气阴两虚是房颤发生的根本因素,贯穿于本病发生发展的全程,临床以心悸气短、神疲头晕、乏力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主症。治疗当以益气养阴为根本大法。方用芪珀生脉汤加味。药用生黄芪30克、琥珀粉3克(分冲)、太子参15克、五味子12克、麦冬20克、僵蚕15克。方中重用生黄芪30~60克以鼓舞心气,补后天之本,益生化之源。生脉散滋阴养血。琥珀粉活血化瘀、安神定志。风药僵蚕,味辛,能散能升,宣散上焦郁热,熄风止颤。芪珀生脉汤是我临床治疗房颤的基础方,临床研究显示该方能明显缓解房颤症状,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延长窦律时间。实验研究显示该方能显著延长心房肌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改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降低房颤大鼠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控快速起搏细胞模型钙调控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快速起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有关。临证应用时可根据兼证灵活化裁,如心火偏旺、口舌生疮加黄连9克,兼心脉瘀阻、胸痛、舌紫暗有瘀点者加丹参20克。
 
清热宁神治其标
 
清热宁神是房颤的重要治法。临床上郁热有实有虚,实热多与肝郁化热、痰郁生热有关。虚热多与阴虚生内热有关。
 
肝郁化热 多因七情所伤,肝气郁结,肝郁化热,热扰心神所致。以心悸,胸胁胀痛,胸闷,喜叹息,口干口苦,舌红、脉弦数为主症。治宜清肝泄热、宁心安神。拟方柴胡越鞠丸。此方为大柴胡汤和越鞠丸的合方。药用柴胡12克、黄芩10克、法半夏9克、枳实9克、白芍15克、牡丹皮12克、炒栀子9克、川芎9克、醋香附12克、苍术15克、炒神曲10克。
 
痰热内扰 多因嗜食肥甘厚腻,烟酒辛辣之品,或有体虚劳倦、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日久化热,痰热扰心所致。以心悸、胸闷、口黏、身重、大便黏腻、苔黄腻、脉滑数为主症。治宜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连蒌胆星汤。药用黄连6克、全瓜蒌30克、胆南星9克、合欢皮15克、甘松12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竹茹12克、生牡蛎30克。
 
阴虚内热 多因素体阴虚或病后失调,以致阴不敛阳,阳亢化热,热邪扰心而致。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渴,舌红少津,脉细数为主症。治宜滋阴潜阳、养心安神。方用三参枣芍汤加味。药用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玄参15克、炒枣仁3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生龙骨30 克。
 
熄风定悸缓其急
 
阵发房颤急性发作时,多伴有快速心室率,病人自觉心跳加速,常需急诊处理,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使用熄风定悸之品,收效颇佳。年高肾亏和更年期女性患者多因阴津不足,虚热生风所致,常用龟板10克、鳖甲10克、阿胶6克、麦冬15克、生地10克、白芍15克、五味子9克、酸枣仁30克、柏子仁12克等药滋阴养血,熄风定悸。对于中青年患者多肝阳化风或痰热生风所致,肝热生风者,常配伍天麻12克、钩藤1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珍珠母15克、石决明15克等药镇肝潜阳,熄风定悸。痰热生风者,多配伍僵蚕12克、蝉蜕12克、胆南星6克、竹茹10克、浙贝12克等药清热化痰、熄风定悸。对于房颤病程长、迁延难愈的患者,正气渐亏,风邪乘虚侵入心包络,风邪内伏心包,每因寒冷、饮食、情志、劳倦而诱发,多配伍全蝎6克、蜈蚣6克、地龙12克等搜风通络之品,祛除包络风邪,邪无风助,势必孤微,正盛邪衰,则疾病向愈。
 
活血化瘀贯始终
 
血栓栓塞是房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对于房颤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患者,中医认为与血瘀有关。瘀血既是房颤的发病基础,又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房颤治疗的始终。以口唇紫暗、胸背刺痛、舌质暗,有瘀斑,舌下络脉迂曲、脉涩为主症。临床常根据瘀血的程度不同选择相应强度的活血化瘀药。
 
对于血瘀轻症可选用养血活血之品如当归12克、川芎9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郁金12克、丹皮10克、生地12克等,血瘀较重者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12克、红花12克、三七粉3克、莪术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等。血瘀重症,宜用破血散结之品,如土元12克、水蛭6克、全蝎6克、蜈蚣6克等虫类药物。
 
长期血脉瘀阻,瘀久化热,热可致急,瘀可致乱,瘀热相合,产生促代脉,引发房颤。临床上我多选用性寒凉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15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生地10克等凉血清热,平脉止悸。(胡元会)

上一篇:从“络虚风动”认识阵发性房颤

下一篇:心功能不全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常见结局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