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肛肠科>结肠炎>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 中医药对结肠炎的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状态,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不同部位,具有反复发作、缓解交替的特点[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UC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在21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稳定,甚至出现下降趋势[2],但在东欧、亚洲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等以前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发病率和患病率则持续上升[3]。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治疗该病缺乏针对性,其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UC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探讨UC的中医认识有助于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
 
1 UC的中医病名
UC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其病程一般较长,且易复发。根据该病临床表现,可与中医“泄泻”“痢疾”“肠澼”“肠风”“便血”“休息痢”等病名对应。《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该病归于“久痢”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及了以上相关病名,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载:“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澼”指似脓似涕样液体,自肠道排出,故称为“肠澼”。《素问·风论》载:“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至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将“泄泻”“痢疾”统以“下利”论述。“痢疾”这一病名首次在宋代出现,严用和《济生方》提出:“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
 
2 中医对UC发病机制的认识
UC多为虚实夹杂之证,是时邪疫毒、饮食不节及体质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古籍中不乏相关论述,《伤寒论》所及“下利”的产生多与少阳、太阴相关。如172条曰:“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认为“下利”发生的主要病机为少阳热邪下迫大肠,出现协热下利、黏腻臭秽、里急后重之表现。273条曰:“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在太阴病篇中将“自利”纳入提纲证中,认为太阴脾阳不足,水湿运化无力,寒湿下趋是“下利”发生的常见病因。《金匮要略》将“下利”分为湿热证及虚寒证两种类型,其中湿热者“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脉象浮数,可知病邪新起,新感时邪,内迫肠腑而见脓血便。虚寒者则多为脏腑虚衰,清气下陷而见利下清谷。《仁斋直指方》认为“痢出于积滞”,认为该病发病是因各种有形实邪致气机不畅,故出现里急后重、利下赤白脓血之状。《圣济总录·休息痢》指出:“肠中宿夹痼滞,每遇饮食不节,停饮不消,即乍瘥乍发,故取名为休息痢。”《丹溪心法·痢病》载:“痢赤属血,白属气。”认为“痢疾”的发生与气血失调有关,气机不畅则出现里急后重之感,利下脓血,赤多白少则多伤及血分。据此,刘河间确立了“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脓血自愈”的治疗方法。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传承、完善及发展,当代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UC的发病机制也各有见解。张燕生教授认为,随着UC病情的发展,可将其分为初起、成痈和溃后3个阶段[4]。初起期是因感受时邪疫毒,阻滞经络气血所致;成痈期时毒邪内盛,瘀久化热,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典型临床表现;溃后期邪气渐退,此时以正虚为主,此期多对应UC的缓解期。秦家泰教授认为UC属“休息痢”范畴,为病情反复,脾阳受损,运化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相搏,下迫大肠,伤及血络所致,临床常虚实夹杂,湿热并见[5]。其参照UC的内镜下表现,认为UC患者出现结肠溃疡、假性息肉是气滞血瘀并存的表现。刘冬梅教授认为UC是素体正气不足,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加之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受情志因素影响,而致湿热内生,久蕴成毒,与肠道气血相互搏结,损伤血络,化腐成脓导致[6]。UC迁延不愈,日久伤及脾肾,致正虚邪恋,反复发作。总之,湿热阻滞、热毒蕴结兼脾肾阳虚是UC的主要病机。杨春波主任认为UC的发病是以湿热蕴结肠腑为主要病机,又与脾相关,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热内盛,蕴结于肠道,热壅血瘀,血络受损而致该病发生[7]。
 
各医家对UC各有见解,但总体看,也各有相近之处。多数医家认为UC的发病涉及虚实两方面,脾虚是该病之本,而感受邪毒、饮食不节等多种病因致湿热、瘀毒等实邪则是该病诱因。此外,根据全身症状的不同及内镜下表现,对不同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的辨证,体现了中医治病因人而异的思想。
 
3 中医药对UC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UC经验丰富,从古至今不乏相关文献论述。如前文提到的《伤寒论》中的黄芩汤,方中黄芩苦寒燥湿,善清少阳郁热;芍药酸收止泻,缓急止痛;甘草、大枣益气健脾,补土以制木。清·汪昂称该方为“治痢之祖”。金·张元素在黄芩汤基础上加减,创芍药汤,为后世治疗痢疾之常用方,张秉成《成方便读》述:“夫痢之为病,固有寒热之分,然热者多而寒者少,总不离邪滞蕴结,以致肠胃之气不宣,酿为脓血黏稠之属……此方用大黄之荡涤邪滞,木香、槟榔之理气,当归、肉桂之行血;病多因湿热而起,故用芩、连之苦寒以燥湿清热;用芍药、甘草者,缓其急而和其脾。”此外,还有诸多临床治疗该病的记载,如《伤寒论》371条中的白头翁汤、34条中的葛根芩连汤;《金匮要略》中的紫参汤、桃花汤;又有如薛生白《湿热病篇》中的“湿热内滞太阴……下坠窘迫,脓血稠黏,里急后重,脉软数者,宜厚朴、黄芩、神曲、广皮、木香、槟榔、柴胡、煨葛根、银花炭、荆芥炭等味”等。
 
当代中医家对UC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除继承传统中医理论外,也进行了诸方的现代临床研究,如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探究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诸多结果均证明,中医治疗UC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卜思媛等[8]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与单纯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相比,治愈率明显提高。郭海军[9]运用扶正芍药汤加味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结果发现,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
 
此外,基于西医发病机制的中医药疗效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调节免疫、改变细胞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对UC起作用。一项甘草炮制雷公藤治疗UC小鼠的实验结果显示,雷公藤组及对照组(美沙拉嗪)均可使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0]。纪佳等[11]研究发现,黄芩汤可改善UC大鼠炎症,同时黄芩汤能改变细胞信号通路的表达。俞媛等[12]探讨芍黄安肠汤(黄连片6g,炒白芍20g,黄芩片10g,槟榔10g,厚朴10g,丹参15g,煨木香10g,赤石脂15g,甘草片6g)对U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发现芍黄安肠汤可提高UC患者肠道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菌落数。芦煜[13]研究结果显示,祛风宁溃方(防风10g,荆芥10g,白头翁10g,马齿苋20g,败酱草20g,麸炒白术15g,白芍12g,炙甘草10g)可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肠道益生菌的丰度,减少有害菌的丰度,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这些研究使中医药治疗UC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但目前中医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仍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
 
4 小结
目前UC的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项巨大的难题,探讨中医对UC的认识,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有助于中医药在UC治疗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潘晨璟 王文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治疗思路探析

下一篇:溃疡性结肠炎 浊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化浊解毒为治疗总则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