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骨伤科>痛风>正文

痛风性关节炎浊瘀命名 正本溯源敢为先

•朱良春倡立以“浊瘀痹”作为痛风的中医病名,突出痛风的发生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和“瘀”,脾肾功能失调,湿浊痰瘀难以泄化,浊瘀聚而成毒所致。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而非风邪作祟。
 
•本病采取分期治疗的方法,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为主要治法,贯穿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全过程:急性期以痛风颗粒加新癀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间歇期采用痛风颗粒能够维持体内血尿酸的正常水平,防止痛风反复发作;慢性期合用浓缩益肾蠲痹丸具有蠲痹消石的功效。
 
病机治则
 
浊瘀命名,正本溯源敢为先
 
痛风是西医的病名,而非中医病名。中医临床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中、西医病名只能并存和相互对照,而不能并用,更不能以西医病名取代中医病名。中医病名代表中医对疾病最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全局和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利于临床施治,临床上对常见风湿病病种都有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如类风湿关节炎称为“尪痹”,强直性脊柱炎称为“大偻”,骨关节炎称为“骨痹”,干燥综合征称为“燥痹”,系统性红斑狼疮称为“阴阳毒”,……唯独嘌呤代谢性紊乱所致的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病名同为“痛风”。这不是简单的命名问题,而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问题。
 
中医在历代文献中提到的痛风是广义的痹证,包括白虎、历节等。而西医学之痛风则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引起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性关节炎”及其并发症,病名虽同,概念则异。朱丹溪在《丹溪手镜》中,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两者非同一病症。《中医大辞典》中“痛风”的名词解释亦明确指出并不是现代医学代谢性疾病“痛风”,仅是突出了疼痛的特点。如中西医病名均采用“痛风”,则易混淆,不利于临床治疗与研究。
 
朱良春认为:痛风之名,中西医病名虽同,概念则异。从临床上看,该病多以中老年人,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人为多;关节疼痛多以夜半为甚,或有结节,或溃脂溢。从病因来看,受寒受湿虽是诱因之一,但不是主因,湿浊瘀滞内阻才是其主要病机,而非风邪作祟,故提出了“浊瘀痹”新病名。
 
“浊瘀痹”新病名的创立,它概括了痛风“浊毒瘀滞”的病机本质,既有别于西医,又统一于中医痹证范畴,补充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有关痹证的分类不足,提出浊、瘀、痰内邪互为因果致痹的论点,更是对《黄帝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致痹理论的继承发展。
 
浊瘀内阻,脾肾不足是根源
 
对于痛风的病机,历代医家多囿于外邪或兼夹郁火致病之说,而朱良春却有着独特的认识。他认为此病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热痹,或热毒瘀滞而致。其背后更深的原因是痰湿阻滞血脉之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这也是朱良春将痛风命名为“浊瘀痹”的原因。
 
朱良春认为,痛风多以中老年、形体丰腴,或有饮酒史、喜进膏粱肥甘之品、关节疼痛以夜半为甚,且有结石,或溃流脂液为特征。这都说明该病正是因浊瘀滞留于经脉,则骨节肿痛、结节畸形,甚则溃破,渗溢脂膏;或郁闭化热,聚而成毒,损及脾肾为痛风的发病机制。凡此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浊瘀是内因,是主因。受寒、受湿、饮食等因素只是体内病变前提下的诱发因素。
 
笔者进一步解释,浊与清对立而统一,浊是病理现象,浊能生痰、生热、生火,而火热都能转变为毒,就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症状。在痛风证治中,浊毒是导致关节肿痛、溃流脂浊,甚则后期出现关格的致病因素,而尿酸盐就相当于人体的浊毒。
 
泄浊化瘀,调益脾肾为大法
 
针对浊瘀痹的病因病机,治疗主要采用泄浊化瘀、推陈致新,调益脾肾、正本清源,善用虫药,协同增效,这是朱良春及其传承人多年临证体悟的宝贵经验。
 
笔者带领传承团队成员,根据“泄浊化瘀、调益脾肾”的治疗大法,研制了医院制剂“痛风颗粒”,选用土茯苓、萆薢、蚕砂、威灵仙等泻降浊毒、通利苯节;鬼箭羽、赤芍、益母草、泽兰等活血化瘀、利水泻下。至于调益之法,乃调整、促进之义,而不同于单纯的补益,况且补益不当,易产生助热上火、蕴湿生痰、阻遏气机等弊端,更致浊瘀难化。故用苍术、首乌等运脾益肾、燥湿解毒。主药土茯苓,不但有利湿化浊的功效,古代医籍中记载土茯苓还有治梅毒之疗。薏苡仁健脾利湿,兼能化痰浊;蚕砂祛风湿,止痹痛,兼有和胃化浊瘀之功。诸药相伍,共奏激浊扬清、化瘀通络、调益脾肾之功。
 
朱良春认为,在痛风发病的过程中,湿浊痰瘀是始终贯穿的病理产物。浊毒瘀结内生,与脾、肾两脏清浊代谢的紊乱有关,脾肾功能失健,其运转输布和气化蒸发失常,水谷精微可化生湿浊、痰饮、瘀血等,停积体内,阻碍气血运行,浊瘀又可损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如此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脾肾不足、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基础,是痛风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内在因素,调益脾肾,正本清源,可以恢复和激发机体整体的功能,以杜绝和防止痰湿浊瘀的产生,从而抑制和减少尿酸的生成。xxmy.com
 
朱良春是我国著名的虫类药学家,善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虫类药通闭解结功效显著,运用泄浊化瘀药与虫类药配伍,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关节灼热、 焮红肿痛者,配以羚羊角粉或水牛角、广地龙清热通络;关节剧痛、痛不可近者,伍以全蝎、蜈蚣搜风定痛;关节肿大、僵硬畸形者,参以穿山甲、蜣螂虫开瘀破结;伴有结节,痛风石者,投以僵蚕、牡蛎化痰软坚;腰背酸楚、骨节冷痛者,用以鹿角霜、蜂房温经散寒。在痛风浊毒痰瘀胶固,气血凝滞不宣,经络闭塞阶段,配伍虫蚁搜剔钻透、化痰开瘀之品,往往能出奇制胜。
 
分期辨治,巩固疗效为关键
 
朱良春强调,痛风在自然的病程中有各期的临床特点,如急性期热毒浊瘀突出,炎性反应明显。慢性期痰浊瘀阻与脾肾失调胶结,以虚实夹杂为多见。间歇期虽处于轻微关节症状的缓解状态,但仍存在脾肾不足、浊瘀未清、正虚邪恋之征象。
 
实质上这正是痛风三期不同阶段所反映“邪盛”“正虚”消长演变出现的证候变化,浊毒瘀滞、脾肾失调始终是痛风致病的主线。痛风虽表现为局部痹痛,关节病变为主,实际上是脏腑功能失调、升降失常、气血失和的全身性疾病。
 
笔者在朱良春先生的指导下,2007年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课题,南通良春中医医院组织江苏省内8家医院完成480例临床观察,该方案采取分期治疗的方法,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为主要治法,贯穿痛风性关节炎治疗全过程:急性期以痛风颗粒加新癀片具有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间歇期采用痛风颗粒能够维持体内血尿酸的正常水平,防止痛风反复发作;慢性期合用浓缩益肾蠲痹丸具有蠲痹消石的功效。“十一五”期间又组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痛风协作组5家医院采用上述治疗方案完成205例临床验证,其临床疗效满意,且较为巩固,不易复发,得到行业内及评审专家的认可。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
 
(1)急性发作期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注意保护受累关节。
 
(2)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烟。
 
(3)饮足够的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辨证用药经验
 
常用药:以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等泄浊解毒之品,配伍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之品,促进湿浊泄化,溶解瘀结,推陈致新,增强疗效。
 
随症加减:蕴遏化热者,可加清泄利络之葎草、虎杖、三妙丸等;痛甚者伍以全蝎、蜈蚣、延胡索、五灵脂以开瘀定痛;漫肿甚者,加僵蚕、白芥子、陈胆星等化痰药,加速消肿缓痛;关节僵肿,结节坚硬者,加穿山甲、蜣螂、蜂房等可破结开瘀,既可软坚消肿,亦利于降低血尿酸指标。如在急性发作期,宜加重土茯苓、萆薢之用量;证候偏热者,配用生地、寒水石、知母、水牛角等以清热通络;证候偏寒者,加制川乌、草乌、川桂枝、细辛、淫羊藿、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体虚者,选用熟地黄、补骨脂、骨碎补、生黄芪等以补肾壮骨;腰痛血尿时加通淋化石之品,如金钱草、海金砂、芒硝、小蓟、茅根等;如肾功能不全,宜加用六月雪、扦扦活,并配合使用中药灌肠,若已呈“关格”之危局,则需配合血透;如并发肝功能损害,加用田基黄、垂盆草、五味子、羚羊角粉等;并发血糖偏高,可加鬼箭羽、萹蓄;并发心血管疾病,加薤白、降香、红景天等;并发高脂血症,加荷叶、决明子等。
 
分期治疗方案
 
急性期
 
(1)治法:泄浊化瘀、调脾益肾、活血止痛。
 
(2)推荐用药:①痛风颗粒,每次2包,每日3次;②新癀片,每次3片,每日3次。
 
间歇期
 
(1)治法:泄浊化瘀、调脾益肾。
 
(2)推荐用药:痛风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
 
慢性期
 
(1)治法:泄浊化瘀、补脾益肾、蠲痹消石。
 
(2)推荐用药:①痛风颗粒,每次2包,每日3次;②有痛风结石者选用浓缩益肾蠲痹丸,每次1包,每日3次。
 
典型医案
 
李某,男,51岁,西安人。初诊:2014年9月13日。
 
患者有“痛风”病史20余年,疼痛反复发作,发作时自服秋水仙碱缓解疼痛,未正规降尿酸治疗。“高血压”病史5年,长期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控制不良。2014年4月份有“脑出血”病史。2014年8月上旬,患者出现头痛伴认知功能减退,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在当地医院检查头颅DWI示“左侧颢叶、左侧海马区、左侧枕叶新鲜脑梗灶”,予对症处理,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症状持续无法缓解。于2014年9月13日来南通良春中医医院诊治,由5个家属陪同轮椅推入诊室,躁动,谵语,无法对答,膝踝关节红肿,触之灼热,压之退缩。查尿酸:589.6μmol/L,ESR:20mm/h,CRP:6.7mg/L。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蠲痹通络为治疗大法,配合中药外敷和针灸理疗。中药处方:痛风汤(院内协定处方)、蠲痹汤(院内协定处方)加生黄芪50克,川芎10克,生水蛭8克,凤凰衣7克,莪术7克,荷叶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周,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并且精神症状亦逐渐改善。2周后能自行行走,对答如流,并送上锦旗以示谢意。住院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带药门诊随访,通过饮食控制、适度功能锻炼等健康管理,经治疗9个月体重减轻30斤,能生活自理。
 
按:该例患者因认知障碍,影像学检查提示急性脑梗发作,治疗期间痛风急性发作,考虑到脑梗的发作与高尿酸密切相关,诊疗方案以泄浊化瘀、调益脾肾、蠲痹通络的抗痛风整体辨证为主,治疗2周,不但痛风发作得到控制,同时脑梗引起的精神症状也得到改善和恢复。
 
痛风汤为泄浊化瘀法的基本方,蠲痹汤为益肾蠲痹法的基本方,以土茯苓、萆薢、薏苡仁、威灵仙等泄浊解毒之品,配伍赤芍、地鳖虫、桃仁、地龙等活血化瘀通络之品,两方共奏祛风、解痉、抗灸、解毒、抗过敏之功,迅速消除高尿酸血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使血管炎症得以恢复,因此,在治疗痛风的同时,脑梗的症状也随之缓解。
 
国医大师朱良春倡立以“浊瘀痹”作为痛风的中医病名,突出痛风的发生主要病理因素为“痰”和“瘀”,脾肾功能失调,湿浊痰瘀难以泄化,浊瘀聚而成毒所致。而脑梗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中也以“痰”和“瘀”为主,两者病变本质紧密相关,因此其发生、发展必然互相影响。(朱婉华)

上一篇:外洗的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8例

下一篇:痛风性关节炎饮食调摄 可用百合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