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具有疏散外风或 平熄内风作用的一类药物,其味辛甘、质轻薄、性 升浮。从 《医学启源》中将风药的特点以 “风升 生”概括,到 《脾胃论》中谈及 “诸风药升发阳 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 , 再到 《蠢子医》所言 : “治病须兼风药,治病风药 断不可少” [1 ] ,诸多经典著作从特性、用途及重要 性等方面完善了风药的理论体系。风药用途广泛、 功效特殊,既有协调整体的作用,亦有改善局部的 效果,无论是无形的气机病变,亦或有形的病理产 物堆积,都可通过辨证配伍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 效果 。
“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 。正 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乘虚而入,聚于经 络、脏腑,导致机体气血阴阳失调,气滞、血瘀、 痰凝、湿毒随之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因此, 攻克肿瘤疾患的重点与难点在于扶助机体正气,祛 除其内生浊邪。那么根据对风药的疗效特性及肿瘤 病理特点的分析,风药是否能在治疗肿瘤中发挥重 要作用呢?
1 风药的功效特性
1. 1 升阳调气
人体健康有赖于五脏的协调,具有宣肃作用的 肺气与具有风木之性的肝胆共同调节气机,作为后 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的脾胃与承载先天之精的肾 相合,充养五脏百骸 [2 ] 。风药升发、疏散的特性 恰能使之有效地参与调节诸脏腑气机,具体而言, 风药之气通于肝; 风药轻浮,走而上行,能开宣肺 气; 风药属阳,同气相求,可升发脾阳、鼓舞肾 气,因此,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脏腑特性辨证配伍 风药来取得最大疗效。如李杲 《脾胃论》中提到: “阳本根于阴,惟泻阴中之火,味薄风药,升发以 生阳气,则阴气不病,阳气生矣。 ”为此,治疗脾 虚气陷证的 “补中益气汤”即以升麻、柴胡等品, 取其 “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阳气 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 也”之意; 又如治疗肝胆疾病时,针对肝喜调达 恶抑郁的特性,可利用风药促气之升发、调达的特 点,发挥疏肝解郁安神的功能,常用药物有佛手、 郁金等,其中郁金 《本草备要》谓之能 “行气, 解郁; 泄血,破瘀; 凉心热,散肝郁” ,用于治疗 朱丹溪提到的 “一有拂郁,诸病生焉”等情志因 素所致的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1. 2 引经报使
风药轻清上达,具有导向作用,能有效引导药 物直达病位,发挥 “定向”治疗的功效。如 《黄 帝内经》曰 :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 ,根据这一 理论 ,《丹溪心法》论治头痛便提到 : “头痛须用 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 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 李杲也强调 ,“头痛皆以风药治之,……升者,充 塞头顶,则九窍利也” 。又如肺主宣发、外合皮毛,居于水之上源 [3 ] ,用药 “非轻不举” ,根据这 一特性,治疗肺系疾病时选用一些质轻味薄的风药 如防风、荆芥之品,可载药上行,祛邪达表,有效 调节肺之宣降。以此类推,根据经络脏腑的不同特 性配伍相应风药,可使之发挥 “向导”作用,引 药物直达病所。如 《珍珠囊》中提到羌活、藁本 等主入太阳膀胱经; 升麻、葛根之类主入阳明胃 经; 独活主入少阴肾经; 柴胡主入厥阴肝经 [1 ] 。
1. 3 祛风胜湿
风药主要是通过协调、疏通脏腑的气机来发挥 祛风胜湿的功效 。 《黄帝内经》曰 :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 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 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因此,水湿之生成, 根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且脾喜燥恶 湿,易为湿邪所困,脾胃运化失职,湿聚而生痰, 常令病因病机更加复杂。用风药来祛湿,既有升清 降浊、健运醒脾之功,亦有 “地上淖泽,风之即 干”之意。善用风药的李东垣提到 “以淡渗之剂 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 其阳” ,因此,其除湿时常配伍白术、茯苓等品, 发挥温脾阳助化湿、通肾阳助利水的作用。在疾病 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风邪与湿邪常相合为患,使 病机更加复杂多变,而正确运用风药能发挥风、湿 双解的功效。如 《内外伤辨惑论》中针对风湿相 搏之证所载的 “羌活胜湿汤” ,主要用羌活、独 活、防风、蔓荆子、藁本等品祛风胜湿。风药又具 有主升主动,善走窜,能搜剔经络的特性,可用于 治疗顽痰痹阻经络之证,常用药物有全蝎、僵蚕 等,意在取其 “熄风通络”之功,如 《证治准绳》 中治疗风中经络、抽搐不安之证,将全蝎与钩藤、 朱砂等配伍,组成 “摄风散” ; 《杨氏家藏方》中 治疗风中经络、口眼歪斜之证,将全蝎与僵蚕、白 附子等同用,组成 “牵正散” 。
1. 4 开透玄府
玄府者,玄冥细微,幽远深奥也。概括而言, 玄府是一种至微至小的结构,是中医学中有关人体 结构层次上最为微小的 “单位” [4 ] 。刘完素 《素问 玄机原病式》言 : “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 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间万物,尽皆 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人之眼、耳、 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 通利也……” ,说明玄府具有流通气液、灌注气 血、运转神机等功能。其病因以 “火热”立论, 认为热郁玄府,玄府闭密,气血津液运行流通失 调,神机运转失常,是引起玄府病变的原因 [5 ] 。 由此观之,玄府病变可视为中医理论中关于病机理 论最概括、最基本的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风 药有辛散体轻、宣发透达的特性,又有升阳助气、 开宣腠理的功能,其性与玄府生理特点相合,其功 可助玄府通达闭郁、调节气机、协调气血阴阳。不 少医家以此为根据治疗相关疾病,收效甚佳,如赵 绍琴治水肿,无论水湿泛滥肌肤之肿或水饮积于体 内而成胸水、腹水之肿,常配伍风药。因为玄府作 为流通气液的孔隙,易发生 “气液昧之”而津停 为水,形成水淫玄府。张景岳云 : “凡治肿者必先 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 利” 。因此,可利用风药开泄升发的特性,调节玄 府间的气液流通,使血气津液渗灌不止,减轻水浊 泛溢。
2 内风暗旋是肿瘤的病机特点
“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地” ,肿瘤的发生归 根于机体 “正气不足”而后 “邪气凑之” ,如李中 梓在 《医宗必读》中所言 : “积之成者,正气不 足,而后邪气踞之” 。论及肿瘤与 “风”的关系, 邹润在 《本经序疏要》中提到 ,“夫人身之阳,在 上则欲其与阴化而下归; 在下则欲其化阴而上出。 设使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斯阳亢无以升 降,于是为出柙之虎,失系之猿,而穷而无归,咆 哮狡狯,百变不已” 。具体而言,肿瘤多因于素体 正虚,气滞、血瘀、湿浊、热毒等邪实聚集,导致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气机升降乖 戾,加速上述邪实的产生及转化,致机体失其 “阴阳冲和之气” ,终致内风产生,即所谓 “阳在 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 [6 ] 。随 着内风的生成,疾病日渐发生、发展,机体也逐渐 表现出风病的特点,如 “善行数变” ,临床常见肿 瘤易复发、易转移,增加了治疗难度。根据肿瘤的 病机及病理特点可知,平熄内动之风邪是防治肿瘤 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基于此,风药可在肿瘤治疗中 发挥巨大优势。风药不仅可以从导致机体紊乱的邪 实如气滞、血瘀、湿浊等着手,破邪逐奸; 还可从 整体上协调气机,调解气血阴阳,扶正祛邪。相对 于西医侧重于疾病本身的治疗,中医在治疗肿瘤疾 病的同时还重视从人的整体着眼,辨病与辨证结 合,调节人体气血阴阳,以恢复正气,使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种治疗思路在肿瘤的预防、 治疗或防止复发转移的过程中均有重要意义。
3 风药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3. 1 调节气机,扶助正气
气机失调常为疾病发生的先导,从无形的气郁 发展至后来因气机不畅、推动运化无力所致有形之 实积是一个渐渐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综 上,气机郁滞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正 如戴原礼 《金匮钩玄》所言 : “郁者,结聚而不得 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 不得变化,故传化失常而郁病作矣。 ”风药清扬开 泄,具有开郁散结的功效,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 生,并可以通过宣透肺气、升降脾胃之气、疏理肝 胆之气、鼓舞肾气等调节人体正气阴阳,达到 “阴平阳秘” ; 而针对肿瘤的主要病理产物如血瘀、 湿毒、顽痰等阻碍气机运行导致局部病变的情况, 可在补气、补阳药物中少佐风药,发挥其助阳增效 的功用,取同气相引之意,有效地纠正阳气化生不 足的病理状态 [3 ] 。综上,风药在肿瘤的治疗中既 可从整体起效,调节气机、扶阳助气,亦可从局部 入手,开郁散积。此外,肿瘤患者常因病程迁延、 长期消耗而产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 消”等表现,此时宜选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但 此类补益药因质重味厚,易 “碍脾运、助痰湿” , 可通过配伍具有流动开宣之性的风药,使补阴益形 之品有效地参与人体的生理过程,发挥其作用 [1 ] 。 可以说,风药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既起到了宏观把 控的作用,又具有微观调节的效果。
3. 2 引导药物直达病所
肿瘤疾病多变,常累多个脏腑器官,因此,针 对具体病位采取直达靶向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肿瘤疾 病亟待把握的一点。风药中不乏效果甚佳的引经药 物,如 “高巅之上,唯风可到” ,在脑癌治疗中运 用风药的 “定向”作用,可发挥 “充塞头顶,则 九窍利”的效果。针对不同脏腑的特点,可分别 选用祛邪达表、载药上行的川芎、金银花,升举脾 气、助脾散津的柴胡、升麻,凉心热、散肝郁的藿 香、郁金,以及鼓舞肾气、蒸腾肾精的羌活、独 活。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加减配伍,可有效引 导药物直达病所,迅速发挥疗效。
3. 3 针对邪实辨证治疗
肿瘤常为气、血、痰湿郁滞所致,而这些病理 产物具有 “复杂多变,易成难祛”的特点,故选 择的药物要多重兼顾,既要有疏达之性又不可温燥 助热,既要发挥确切的效果又不可太过峻猛,基于 此,风药成为首选佳品。首先,风药能通过助肾之 气化、脾之运化、肺之宣发等功能达到布津行血的 目的,取 “治痰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痰消矣” 之意,且风药的升宣、透达作用能防补阳、补气不 当而生火邪之弊,还可发挥 “火郁发之”的效果。 如升降散中以轻清升浮的僵蚕为君,宣透清解的蝉 蜕为臣,二药皆无助热化燥、逼汗伤阴之弊,而有 升清降浊、疏风清热之功。其次,风药能燥湿,助 脾健运,预防湿邪产生、控制湿毒的发展,并能防 止滋阴补血药物过于滋腻阻碍脾胃运化。如李东垣 治疗湿邪较甚导致暴病时,常配伍羌活、独活、柴 胡、升麻、防风等,取 “大法云寒湿之胜,助风 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之 意。再次,风药的升散、行窜等特性,既能宣畅气 机,又能活血通络 , “气为血之帅” ,因此 “善治 血者,不治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 。如唐容 川在 《血证论》中治疗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引起 周身疼痛时用 “小柴胡汤”加当归、赤芍、牡丹 皮、桃仁、荆芥等,其中荆芥即是取活血通络之 用。王好古在 《汤液本草》中也指出 ,“治血防风 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 。
4 结语
综上所述 ,“内风暗旋”既是肿瘤疾病的主要 病理特点,又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风药 不仅能有效祛除气郁、痰浊、湿邪、瘀血等病理产 物,又有调节气机、鼓舞正气、祛除内生邪风、平 衡气血阴阳的效果。在预防肿瘤疾病及防止其恶化 转移方面,根据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 脾”的理论,利用风药 “引经报使” “善行数变” 的特性,以与肿瘤细胞易扩散、易转移的生物学行 为相契合为原则,发挥风药 “行经入络”的功能, 起到有效预防、定向清除的作用。此外,风药量小 专精、升发透散、毒副作用小,所以在中医理论的 指导下正确运用风药应作为现代治疗肿瘤疾病的重 要途径,具有确切的理论可行性及优势。近年来许 多研究也表明,某些风药及相关组方能发挥抗肿瘤 的作用,如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抑制肿瘤 细胞的药理作用,刘洁等 [7 ]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绿 原酸可显著对抗 H22 肝癌、Lewis 肺癌移植瘤的生 长; 潘运宝等 [8 ] 研究发现复方小柴胡汤可对 CNE- 1和 CNE- 2 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调控 CNE- 2 细胞 microRNA 的表达有关; 吴秀玲 [9 ] 通过研究发现,独活寄生汤联合止痛药治疗肿瘤骨 转移,其肿瘤标志物的下降率明显,与对照组有统 计学差异,且患者全身情况明显改善,说明其对肿 瘤治疗明显有效。综上,风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并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突破 点,今后应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的挖掘研究。
参考文献
[ 1] 李要远, 萧百圆, 贺用和. 风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J] . 中国中药杂志, 2011, 36( 23) : 3375- 3379.
[ 2] 王新华. 中医基础理论[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54- 455, 633.
[ 3] 孙建立, 刘嘉湘. 刘嘉湘教授研究肺癌中医诊治规律的 思路探讨[ J] .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2, 36( 9) : 10- 11.
[ 4] 常富业. 玄府相关病因病机浅析[ J] . 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报, 2009, 33( 6) : 741- 743.
[ 5] 王明杰.“玄府” 论[J] .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5( 3) : 1- 4.
[ 6] 李佩文. 中西医临床肿瘤学[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1996: 335.
[ 7] 刘洁, 张洁, 王璐, 等. 绿原酸抗肿瘤及与阿霉素联合用 药后的增敏作用研究[J]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 25 ( 2) : 43- 45.
[ 8] 潘运宝, 夏洪平, 杨惠玲, 等 . 复方小柴胡汤调控micro RNA 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J] .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 5) : 323- 326.
[ 9] 吴秀玲 . 独活寄生汤治疗肿瘤骨转移[ J] . 现代中西医 结合杂志, 2008, 17( 8) : 1164- 1165.
【作者】 夏孟蛟; 由凤鸣; 郑川; 祝捷; 严然; 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