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国医大师>正文

“女张一帖”张舜华

“张一帖”历代传承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和济世为民的朴素情怀,使我们后学感动和敬佩。在我的师太张舜华身上,这种品质更为可敬。
 
张舜华是“张一帖”世医第13代传人张根桂的次女,张根桂这一脉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张守仁,因为医术精湛,常一帖(剂)而愈,始称“张一帖”,并以家族链形式世代相传。张舜华幼年时代,她唯一的兄长,也就是张根桂的独子不幸早夭,张根桂跟很多新安医派掌门人一样,受着传男不传女的思想禁锢,不愿意传授给她祖传医术。不仅如此,他因为独子早夭悲伤过度,加之诊务繁忙,身体每况愈下。
 
这时候的张舜华,实际不满10岁,已是家中的顶梁柱。除了做饭、洗衣、砍柴等日常家务,还要照顾年迈体弱的祖父祖母、两个年幼的妹妹,以及照顾父亲身体。张根桂出诊早出晚归,都是她接送或者陪同,张根桂身体欠佳不能出诊时,采集病情、抄方送药也是她的事情。张舜华不忍看着父亲为家族医学后继乏人而郁郁寡欢,同时不忍看着父亲带病出诊,加上素怀从医之志,便偷偷学医。张舜华曾跟我们回忆起她的“偷学”经历,她随父出诊时默默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用药,揣摩病情,暗中翻阅医籍,并偷空拿着父亲的采药标本上山识药、采药、配药,因为每次出诊时她在侧闭口不言,好多人都以为她是哑巴。张舜华的至真、至诚、至孝最终感动了张根桂,破例答应教她祖传医术,张舜华的孝顺也得到当地百姓的美誉:孝女香。
 
张舜华跟李济仁结婚后,没有选择轻松下来,也没有跟随他去省城工作,她选择继续留在歙县定潭,坚守和延续“张一帖”济世救人的使命。这个时期张舜华的工作,在我们晚辈听来是不可思议和极为震撼的。看病这件事上,无论病人在何地,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自身身体情况多糟糕,张舜华都是随喊即到,一心救赴。如屯溪水运社陈某,不慎落水后致高热不退、周身无汗,中西医延遍无效,命悬一线,张舜华接手时不惧众医挤兑,针药并用,很快病人烧退转安。张舜华是背着5个孩子出诊的,我的老师李艳教授回忆,他们子女5个都有过在张舜华背上出诊的经历,而且很多是在三更半夜、穿越山路进行的,有时候为了给病人诊治,背上的孩子怎么样了张舜华也顾不上。乡亲们甚至给张舜华的事迹编了个顺口溜:铁打的身体,马不停蹄;上到北京,下到农村。
 
一个拖儿带女的女性,哪来的什么铁打的身体,无非是以济世为民的信念作支撑,去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张舜华的身上,充满了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由于毕生诊务操劳,65岁时张舜华突发中风,肢体偏瘫。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自我治疗、锻炼,张舜华最终战胜疾病,至今没有复发,身体各项生理指标显示正常,并且继续从事医学事业。
 
每天天还没有亮,张舜华就起床开始为时3小时的锻炼,扶着墙来回走步锻炼下肢肌力。张舜华住4楼,83岁高龄的她坚持一只手拽着扶手,一步步、缓慢而有力地迈步而上,数十年如一日。不禁使人回忆起她背着孩子执着地穿越崎岖山路出诊的情景。她对我们晚辈说过最多的话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给病人看病”。张舜华看病时目光灼灼,号脉时慈祥而专注,每当我们回答对她的问题,她会露出开心而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笑容,透露着一种能穿越时光和无数沧桑的宁静。
 
张舜华的一生,是坚韧不拔的一生,也是济世救人的一生。我想,正是由于这种可敬的精神,“张一帖”才能穿越460多年的历史走到今天,熠熠生辉,绽放新枝。(俞志超)

上一篇:李济仁传承中医的事迹

下一篇:中国中医科学院优秀党员朱瑜琪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