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以笋为馔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已有300旧多年的历史了。在《诗经》里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诗句。可见在周朝时,竹笋已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晋代的戴凯在其所著的《竹谱》一书中,介绍了竹子的70多个品种和竹笋的不同风味;宋代的赞宁还编著了一部《笋谱》,总结了历代流传的采笋、煮笋的经验。宋代大文豪苏轼最爱吃竹笋,有“佳笋连山味更香”之句。清代大画家吴昌硕在其所绘的《竹笋图》上题诗赞叹说:“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笋的种类很多,有冬笋、春笋、鞭笋,都可作食品。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冬笋还有一个“孟宗哭竹”的故事。说的是三国时代,一年寒冬腊月,有个叫孟宗的,因后母患病要吃竹笋,孝心的儿子便跑到竹林里,哭了三天三夜。此事感动了上天,责成“土地爷”催促竹子提前长笋。因此,后人有“孟宗哭笋,寒冬长笋”之传说。其实寒冬长笋是竹子生长的规律。早在“立冬”前后,竹鞭上就开始萌发笋芽,到了初冬笋体肥大,笋壳呈金黄色,上有绒毛,这就是冬笋。但因气温下降,停止发育,处于休眠状态。到了来年春暖之时,雨量充沛,才苏醒过来,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一雷满山笋,一夜长七寸”,正是对这种长势的写照。
竹笋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笋含蛋白质、18种氨基酸、脂肪、糖类,还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以及钙、铁、磷、镁等多种无机盐,对人体非常有益。祖国医学认为,竹笋性微寒味甘,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积”等功效,故常运用于治病保健。竹笋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促进肠蠕动,减少排泄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取春笋与橘红、杏仁、贝母配伍;水煎服,可治由痰引起的胸中烦闷;春笋同粳米煮粥,可治小儿麻疹,还可治便结难通;春笋切片,以香油、盐、姜、醋拌食,对热痰咳嗽有辅助治疗作用;醉酒者,取鲜竹笋煎水当茶饮可解酒;虫笋还是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等。此外,箬竹嫩叶,有抗癌作用。
养生学家认为竹笋具有延年益寿之功。在山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很少患高血压病,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的关系。
自古以来,竹笋作为菜肴的食法颇多。素食的“炒双冬”(即冬菇同冬笋炒),春笋煮豆腐,清炖冬笋片,笋丝焖菜心等;荤食花样更多,冬笋炒肉片,笋丝焖鲜鱼,笋丝炒蛋花,春笋炖鸡肉等等。这些均具有独特风味,食之不厌。也可以把竹笋加工成笋干、糟笋、咸笋、卤笋、酸笋,风味独特。
竹笋味鲜美,但不可过量食用,否则易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慢性肠炎等病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