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健康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影响人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之中,饮食因素是居于首位而且是最为重要者。
•“五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是主体食材,故而对其在维持性命的效能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养”概之。而“五果”“五畜”“五菜”等辅助食材,分别对主体食材(“五谷”)具有“助”“益”“充”而已,决不能替代主体食材。
•人们为了生存和健康,要按照司岁之气的特征,收备药物和食物,才会在健康需要之时无所遗漏。如厥阴司岁则备味酸之物,少阴、少阳司岁则备味苦之物。这样,便得天地精专之化,气全力弘。
•“生病起于过用”是《内经》发病学的重要思想。饮食“过用”,诸如:饥饱无度,寒温失调,偏嗜五味等会损害健康。
什么是中医的“健康”观?近年来,有人从不治已病治未病、阴阳协调平衡、形神统一、脏腑经络调和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健康观念。也有人从时间、空间、社会、躯体、心理5方面揭示中医学健康观念的内涵。还有将中医健康状态定义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以及自身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是“天人合一”“阴阳自和”“形与神俱”的功能状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追求健康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影响人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之中,饮食因素是居于首位而且是最为重要者,正因为《黄帝内经》深谙此理,所以从食材的选择,饮食五味对人体的双向作用,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论述。
合理的饮食搭配
《素问·脏气法时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提出了四时五脏的五味药食调摄,五脏与四时、五行、五味相应。药物以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食物皆有五味之异,不过药物的五味主要用来祛邪治病,饮食五味则是人体营养的重要源泉。故原文有“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之说,例如粳米、大豆、小豆、麦和黄黍等五谷粮食,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桃、李、杏、栗、枣等五果,只能作为辅助;牛、羊、猪、犬、鸡等五畜之肉,是血肉有情之品,常被用来补益人体;葵(冬葵、葵菜。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腌制)、藿(豆叶,嫩时可食;也指藿香)、薤、葱、韭等蔬菜五味仅仅作为营养的补充。
此处原文强调了饮食物的五味都能充养助益人体,只有“五谷”才是维持人体健康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是主体食材,故而对其在维持性命的效能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养”概之。而“五果”“五畜”“五菜”等辅助食材,分别对主体食材(“五谷”)具有“助”“益”“充”而已,决不能替代主体食材。
这里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要求人们对主体食材的选择要多样化,不能太单一。一旦食材单一,就会导致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营养成分的性味偏颇,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和,脏腑失衡而影响健康。因为植物性食材和动物性食材,不仅各自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异,还会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别。不同性味的食材在人体内分别发挥着“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不同的效能。而且性味各异的食材在进入人体之后,分别与不同脏腑具有特定的亲和关系,如“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可见,只有使饮食五味调和,无偏颇之弊,才能使五脏的精气旺盛充盈,从而确保健康,故原文认为“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内经》在这里也突出了“饮食五味,各有所利”的健康饮食观念。
适时选择食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养生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处于养生原则第一位的健康饮食观——即顺应四时气候规律对食材的选择。
就养生方法而言,在春夏季节要使机体阳气发泄,以适应生长季节的规律,就是“春夏养阳”。具体方法是多活动,少休息,多出汗。出汗是阳气旺盛的标志,所以叫“养阳”。秋冬之时要使机体阴精充足,阳气内敛,以适应收敛季节的气候特征,就是“秋冬养阴”。具体方法是多休息,少活动,少出汗。因为汗为津液所化,津液是阴精的一部分。少出汗,既不损伤阳气,阴精也能得以保全,所以称“养阴”。
唐代医家王冰则以饮食调养中的食材选择释之。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这是从原文顺应自然规律的精神予以表述的。春夏气候温热,若再服食热饮食,就会使阳气发泄太过,达不到“养阳”之目的。反之,“养阴”是通过保全阳气实现的,秋冬季节阳气衰微,为了“养阴”则要防止阳气外泄,但若过食寒凉反会伤阳,这也符合原文“去寒就温”“勿泄皮肤”的养生思想。故“秋食温,冬食热”也是顺应自然以养阴。王冰之论是通过阳和阴的调养,达到阴阳的互制平衡,应用药食寒热温凉之性,以制约自然界四时阴阳之盛,通过互制,达到互养,使阴阳无所偏颇,以保健康。所以王冰又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显然王冰之论是以阴阳互制为出发点的。同样符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反复强调的“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药食选择原则。
司岁备物
所谓的“司岁备物”,是指要依据气运变化的规律选择食材。这是《内经》中的又一健康饮食观的学术立场。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其主病何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所谓“司岁备物,则无遗主”,是要求人们为了生存和健康,要按照司岁之气的特征,收备药物和食物,才会在健康需要之时无所遗漏。因为“天地之专精”,谓按照岁气所采备的药物和食材,其气味纯厚,效能专弘。“治保”指药物和食材对人体调养作用。“力化”指药(食)之力在体内所产生的效能。
由于天气的变化与地上万物的化生是相应的,所以,采备食材和药物也要根据各年运气的不同情况,做到“司岁备物”。如厥阴司岁则备味酸之物,少阴、少阳司岁则备味苦之物,太阴司岁则备味甘之物,阳明司岁则备味辛之物,太阳司岁则备味咸之物。这样,便得天地精专之化,气全力弘。
所谓“非司岁物”,是指不按岁气所司而采备之食材和药物,其“气散”而效能不精专,质同而异等。正如张介宾说的“天地之气变不常,故物生之体质虽同,而性用之厚薄则异”。
不同地域的食材选择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生存在不同地域环境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食材选择和饮食习惯之所宜。篇中讨论了由于居住地区不同,人们受自然环境、生活条件,以及饮食习惯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体质上的差异,因而产生的疾病有一定区别,在治疗疾病时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因地制宜的道理。认为东方“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西方“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南方“其民嗜酸而食腐”;北方“其民乐野处而乳食”;中央“其民食杂”。
该篇既强调了五方区位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习惯,以及由此所致不同地域人们的健康状态各异。这一思想也适用于不同地域人们对食材的选择,这也是为何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差异很大的饮食习惯,突出了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思想。同时也论证了生存在不同地理环境的人们,如何结合自己的生存环境特点而选择适宜健康的食材,同样也是《内经》“健康饮食观”的内容。
食无“过用”
《素问·经脉别论》:“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生病起于过用”是《内经》发病学的重要思想。但凡超过了人体适应限度的一切因素,都会损害人体健康而发病。尽管此处所说的“过用”包括七情太过、气候异常、过劳过逸、房事太过等皆为致病之因。这里仅就饮食“过用”,诸如:饥饱无度,寒温失调,恣食肥甘,偏嗜五味,不良的饮食习惯等损害健康的因素予以解析。
食无过饥 “过饥”是指饮食摄入不足,气血生化之源乏竭,则脏气虚衰。因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灵枢·五味》)。“气衰”“气少”则易感邪生病。所以,通过节制饮食,以求保持姣美身材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食无过饱 “过饱”,是指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功能,百病丛生。由于“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两处原文虽然出发点不同,但认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肠胃,伤及正气成为伤害健康,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的立场是一致的。
味无过偏 《素问·生气通天论》: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处原文论证了饮食五味既能养人,又可伤人的辩证关系。认为人体阴精之化生,源于饮食五味;而饮食过量或五味偏嗜,又会成为损伤五脏阴阳的致病因素。人体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所化。“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这是因为从阴阳属性来分,由于饮食五味中的“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在正常情况下,饮食五味是人的生命赖以存活的基础,是化生脏腑精气的原始物质,但若过量或长期偏嗜五味中的某味,既可能会打破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也会破坏脏腑间的平衡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内经》在多个篇论中论证了五味偏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如“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揭;多食甘,则骨痛而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素问·五脏生成》)。还论证了饮食五味进入人体之后的运行分布状态,以及如何防止五味偏嗜的危害,指出“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当作‘熅yun’,薰)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灵枢·五味论》)。
正因为如此,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才明确地提出了“谨和五味”的“健康饮食观”。
无过肥、过甘 嗜食无过肥甘厚味,否则,可使酿湿生热,化生痰浊而生“消渴”病,日久则导致气血壅滞,发为痈疮。“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素问·生气通天论》)则是指此。如若结合《素问·奇病论》的论述,xxmy.com更能深刻理解上述原文的旨意。原文说:“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内经》明确认识到肥美之食可以助人湿热,热久伤阴,导致消渴病,并出现疮疡疔疖。这就从发病学的角度昭告世人,饮食清淡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饮食观念。
饮酒无过 酒为熟谷之液,其性“慓悍”(《素问·厥论》),如若饮酒太过,则会发生损害健康之“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的现象。此之“气逆”,是指饮酒太过,“慓悍”的酒性导致人体气机逆乱,常见有因心气逆乱,则心慌心悸,甚至胡言乱语(即“酒悖”);肺气上逆,则气急喘促;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肝气上逆,轻则头晕、头痛,甚至晕厥、昏仆。显然,少饮酒或者不饮酒才符合《内经》的“饮食健康观”。
食无过热、过寒 《灵枢·师传》告诫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食饮是确保健康的重要因素,既不宜过度寒凉,也不能过度烫热,只有“寒温中适”才符合身体健康的需要。如此正气方能不惫(疲乏),不致被病邪侵害。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饮食理念,即“合理的饮食搭配”“适时的食材选择”“依据气运变化规律选择食材”“不同地域的食材选择”以及“食无‘过用’”的饮食理念,就是《内经》“健康饮食观”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