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禅宗有句话,“所有的佛法都是因人施设的,而只管打坐可以使人直接成佛”。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医学习者。中医是传统文化,是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我们作为中医的继承者、学习者要有“只管打坐、久必成佛”的态度。医生作为特殊职业,有“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担当,有 “寄生死”的责任,是要看真本领的,容不得半点虚假,三脚猫功夫可糊弄一时,绝对不能糊弄一世。习医者要明白,务必遵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求至精至诚之道,练就一身硬功夫。清代医家陈修园讲“医者,生人之术也,一有所误,即为杀人。”
习医者要练就一身硬功夫必须有决心、有恒心。历览前贤,凡成大医者无不有“精卫填海”的决心,“废寝忘食”的恒心。中医硬功夫主要有理论功夫、临床功夫、方药功夫、文学功夫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想达到“九天揽月”的高度,就要认真读经典、跟名师、勤临证、多笔耕。
经典是隽永的,经典之美在于流传的永恒,经典之美在于内涵的意尚深远,经典之美在于能“思求经旨、研其所知”。经典也是晦涩的,经典之涩,涩在“横看成岭侧成峰”,涩在“千人千语各不同”。正因为经典的隽永和晦涩,经典才成为经典,经典才永流传。欲为上工者必静下心来熟读经典,能条陈经典条文更佳,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用心领悟经典之美,在读经典中得千载之精华、历代之嘉许。在背经典中挖掘深藏之古意、典藏之要旨。在悟经典中发古人未解之别意、包罗万象之奥妙。所谓脉术不厌千回读,熟读精思理自知。
师授家传是中医传承的重要手段。师承相授,名家辈出,学派流衍,繁荣了中医事业。中医的传承离不开名师的指导,张仲景师从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于张元素,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蜚声于医林。名师久经实践,临证经验丰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善于学习者,在读经典、勤临证的基础上往往跟名师。在跟师侍诊过程中学习名师的接诊之工、辨证之巧、医道之圣、疗效之神,在耳濡目染中继承名师的宝贵经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此之谓也。
医疗是用来实践的科学,说一千道一万会看病才是硬道理,临床疗效是检验医生功夫的唯一标准。患者众多,病状千奇百怪,“覆杯即愈”者鲜见,要想提高疗效,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做到认证精准。清代林佩琴言:“治病之难,在于识病,而识病之难,在于辨证。”做到精准辨证的前提是反复临证,在临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反复临证、见多识广才能明察秋毫,才能发现 “独处藏奸”,才能达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境界。
笔记是记录学习成长的最好伙伴。经典名言、读书心得、临证验案、跟师体会要及时记录,一能巩固前期学习成果,二能激发思维、提炼升华,达到新的高度。坚持不懈的笔耕,积之日久,必有所成。
“不知死活,半死半活,死去活来”是中医临证的三个境界,由初学者临证的“不知死活”到大师临证的“死去活来”绝对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求几个秘方玄于天下,而是不知历练了多少个春秋,翻阅了多少遍的经典,经历了多少次的临证才达到大师的高度。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决心、恒心使然。子贡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中医,要想看见中医的“富和美”,我想门径就是不忘初心、下定决心、持之恒心,读经典、跟名师、勤临证、多笔耕,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畏浮云遮望眼”的精神,“只管打坐”,久必成大医。 (作者张社峰单位系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