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温病重预防 巧用辛凉之品

  今年是我的恩师、著名中医学家张锡君教授诞辰100周年。张锡君1913年2月生于无锡一个三代中医世家,幼承家学随父从医。张锡君从事中医药工作七十年,在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很深造诣,尤其对急重症和疑难病症有独到经验,每起沉疴,在同行中享有崇高声誉。在恩师诞辰100周年之际,略述跟师学习粗浅体会。 

  首重初诊 善抓主症综合治疗

  张锡君教授认为,初诊含义有三:一是医生首次诊治某患者,二是医生首次诊治某病症,三是患者已经其他医生诊治后转而就诊者。对于第一种应重点了解患者主诉,发病原因及过程。第二种应重点了解本次发病与前病的关系。第三种应重点了解前医生的诊断处理及患者目前的反应。无论哪种初诊,都要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参考西医的各项检查及诊断,拟定治法,精选方药。初诊病历要详细记录,为复诊打好基础。在诊治疑难病或急重症过程中,常遇到症状繁多,病因复杂,病性交错,病位难分,虚实互见,这就要抓主症,解决主要矛盾。例如颅内肿瘤患者,可同时出现头痛、神疲、失明、偏瘫、癫痫、纳呆等,要解决这些矛盾,根治肿瘤才是关键。但是肿瘤的治疗不是一个短时间问题,若患者目前最痛苦的是癫痫,一日一发或数发,治疗上应以息风镇静、化痰止痫为主,佐以化瘀散结、解毒抗瘤之品。若患者主要是头痛,治疗则以祛风止痛为主,佐以化瘀通络之品以解除头疼。又如某患儿以厌食、盗汗为主诉,同时伴有湿疹瘙痒,治疗时不应去治厌食症,而应先驱风除湿,解毒化疹,待瘙痒缓解后再治厌食症。

  张锡君教授对急重症和疑难病症主张综合治疗,即合用煎剂、丸散剂、冲剂和中草药针剂等,并根据不同情况适当配合针灸、推拿、心理、饮食体育和娱乐疗法。例如治疗颅内肿瘤,除服散结丸、颅复丸外,还要与相关中成药同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饮食方面要常吃海带、黑木耳、银耳,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如遇高热神昏急症,要用三宝加放血疗法,配必备对证之煎剂,效果显著。

  温病重预防 巧用辛凉之品

  张锡君教授精通温病,擅治急症,主张首先未病先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加强卫生宣传增加卫生防病知识。其次是治未病之脏,根据不同温病发生特点,选用适宜中草药泡茶饮或适当饮食,先安未受邪之地。第三是防微杜渐,温病初期应以辛凉宣透为主,佐少量清气解毒之品,防邪深入。

  张锡君教授还擅于巧用辛凉之品,有时配加凉开三宝。温病发生,无论在卫在气,首选辛凉轻透之剂,邪在卫分,以辛凉解表为主,佐以轻清气热之品;邪在气分,以轻清气热为主,佐以辛凉解表之品。服药后气分热不退,可加凉开三宝助之,如牛黄清心片、抗热牛黄散、安宫牛黄丸等。邪在营血以清营凉血为主,佐以辛凉轻透之品,以透营转气,同时加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可防抽风昏迷的发生。张锡君教授特别告诫,凉开三宝的使用不要拘泥于书本之禁戒,早用比迟用好。若抽风昏迷已发生,则主张综合治疗,煎剂丸散针灸食疗综合运用,可提高疗效。1956年,张锡君教授主研的乙脑课题取得显著成绩,他亲自执笔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治疗方案》在当年中华医学会年会上宣读并发表在《中医杂志》上,受到卫生部奖励,并通知全国学习。 

  治癌有方 攻补兼施  擅用毒药

  张锡君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认为肿瘤的形成,多由正气亏损、气血不足,脏腑虚弱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日渐成积所致。若邪毒内陷可闭窍动风,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痫,失聪失语,肢体瘫痪等,甚则阴阳离绝而亡。治疗不离补益气血,生津滋阴,调理脏腑,理气止痛,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涤痰软坚,息风镇惊,开窍醒神。其总原则是扶正固本,以毒攻毒。当年,他研究出的散结丸和颅复丸获得部级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此成果列为我国中医药攻克疑难危症十大成果之一,在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张锡君教授认为,扶正固本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癌症患者,尤其对中晚期或手术后放疗化疗的患者,更为适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扶正固本的中草药都能增强免疫功能,破坏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如人参、灵芝、黄芪、大枣、玉竹、枸杞、白芍、生地、山药等。至于以毒攻毒之法,就是选用一些具有一定毒性的中草药,针对不同种类、不同患者、不同部位,加入其中,目的在于破瘀散结,攻坚软坚,清热解毒,消肿定痛,如马钱子、全蝎、蜈蚣、地鱉虫、蛇毒、蟾蜍、水蛭、蚤休、急性子、黄药子、藤梨根等等。无论哪种肿瘤,均可在辨证基础上加入扶正和攻毒之品。例如颅内肿瘤,可分为痰浊凝滞、肝风内动两大型,治疗可选温胆汤加扶正和攻毒两组药,或天麻钩藤饮加扶正攻毒两组药。肺癌多见阴虚内热,可考虑百合固金汤加扶正攻毒两组药。肝癌早期以肝气郁结多见,治以柴胡舒肝散加两组药,中期以湿热内蕴瘀血阻滞多见,治疗可分选茵陈蒿汤或血府逐瘀汤加两组药,后期多见肝肾阴虚,正气极衰,肿胀剧痛,治疗上应加强两组用药,重点止痛,减轻痛苦。两组用药不是简单的堆积,要选一药多功效之品,份量视体质和病情而定。

  儿科重望诊 用药果断  味少量大

  张锡君教授家传儿科喉科,在诊治上确有独到经验。小儿在生理病理上特点与成人不同,故四诊运用有别于成人,古称哑科。小儿寸口部位短小,难容三指,加之临诊时畏怯啼哭,影响气息脉像,切诊亦难准确,故望诊尤为重要。望诊之重点在神色、形体、苗窍、斑疹、指纹、舌苔和二便。望神色以测脏腑气血盛衰,病情轻重及预后。望形体可辨体质強弱,病证虚实。望苗窍可察脏腑病变。望斑疹可推顺逆轻重。望指纹可知表里寒热虚实。望舌苔可知外感内伤虚实。望二便可知内脏病变及寒热虚实。与此同时,要重视现代医学各项检查,作辨治的重要参考之一。小儿病变迅速,易虚易实,治当及时,用药果断,特别是急重症,要争取时间抢救。小儿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比成人迅速灵敏。故用药须审慎,要恰到好处,遣方用药,剂量尤为重要。小儿服药容易浪费,为了保证药量,故用量适宜偏大,在剂型上以煎剂为主,配合膏丹散针剂,疗效提高。 

  张锡君教授不仅医术高明,而且科研硕果累累,著述颇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把研制的治疗冠心病、高血脂症的保心丹无偿献给桐君阁药厂。1988年他主持研究的脑胶质瘤中医临床课题获部级二等奖。他研制的治疗急慢性肝炎的保肝丸被医院生产成成药供不应求,治疗无脉症的通脉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双虎通关丸、治疗皮肤病的乌蛇蝉衣汤等均有显著效果。

  当年,他与董建华、侯占元共同主编的大型丛书20册、逾300万字,由重庆出版社1988~1993年正式出版发行,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优秀科技书目奖。

  张锡君教授一生为中医事业奔走操劳,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与秦伯未等被推选为请愿代表赴南京,反对取缔中医政策,抗战期间创办中医救护医院、中医施诊所等。解放后积极参与组建重庆市第二中医院和重庆市中医学会。在担任省市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期间提案达100多项。

  张锡君教授七十年如一日,勤奋好学,勇于实践,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不愧为一代名家,中医后学的楷模。

上一篇: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乃治小儿惊风 独到思想

下一篇:小儿高热中医临床实践心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