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儿科>小儿疾病>正文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中医滋阴潜阳熄风汤



文仲渝,女,1953年生。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因其在中医儿科界的影响,被载入原卫生部编撰的《中国女医师风采录》一书中。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40余年。对中医儿科疑难杂症及常见病的诊治有独到见解。自拟“滋阴潜阳熄风汤”“开胃健脾方”“止泄方”分别治疗小儿抽动症、厌食症、泄泻症,疗效显著。临床上还特别重视中医儿科的特色疗法,如善用小儿捏脊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药、中药洗浴、雾化吸入等中医传统的内病外治疗法治疗小儿疑难杂症,并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龟甲8克,白芍10克,龙胆草3克,麦冬10克,天麻6克,熟地黄10克,黄精10克,珍珠母12克,钩藤6克,蝉蜕6克,全虫3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山茱萸10克,白附子6克,甘草5克。
 
功效: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主治: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每剂药物煎煮2次,取汁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服用,于饭后1小时服用。每日1剂,14天为1个疗程。
 
方解: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运动、行为、思想、人格障碍,表现为不由自主重复快速抽动,无目的地单一或多部位抽搐,如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皱鼻、努嘴、摇头、耸肩、踢腿蹬足,以喉中作响,口中秽语,伴性格急躁,易于激怒等为临床特征。属于中医的“肝风”“抽搐”“痉证”范畴。究其发病原因,与小儿“肝常有余”“心常有余”“肾常虚”五脏有余不足有密切关系。
 
该方适用于肝肾阴亏,肝风内动的证型。先天禀赋不足、产伤及窒息、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因素导致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肝失所养,阴虚则风动,肝风内动出现抽动。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容易发生阴阳失调,阴不制阳,肝阳偏亢,亢而失制,可化火生风,风火相煽,上扰清窍则出现抽动。
 
方中熟地黄、黄精、山萸肉补肾填精,滋补肝肾之阴亏;辅以麦冬滋阴润燥;白芍补益肝血, 柔肝解痉;龟甲滋养阴液以制亢阳;龙骨、牡蛎、珍珠母潜阳定志、镇肝息风;天麻养肝血、益肝阴、息内风,为养阴滋液息风之要药;钩藤、全虫平肝息风;蝉蜕祛风止痉、安神定惊;龙胆草清肝泻火;白附子祛痰止痉;甘草调和诸药。俾肝肾之阴得以补,肝阳之气得以平,肝风自然得以平息。全方集补益肝肾、调理心脾、滋阴潜阳、息风清热为一体,以奏恢复脏腑功能 、阴平阳秘、内风自息之功。
 
加减运用:若肝火偏盛,脾气急躁易怒者,可加龙胆草、夏枯草;纳差、语声低微、面色无华者可合白术、茯苓;饮食所伤,过食肥甘,舌苔厚腻者,加焦山楂、厚朴、法半夏理气消食化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难静,成绩欠佳者,可加制首乌、益智仁、远志;咽部不适,伴频繁清嗓者,加牛蒡子、木蝴蝶;耸鼻者,加白芷、苍耳子;频频眨眼者,加石决明、菊花。(重庆市中医院 郑珊 刘毅整理)

上一篇:孙浩治小儿双下肢反复浮肿处方加减调治

下一篇:宝宝伏天发热可能是暑热症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