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内科>感冒>正文

《景岳全书·伤寒典》对绍派伤寒发展的意义

绍派伤寒系发源于浙江绍兴地区有关外感病证治的一个学术流派[1],何秀山在《通俗伤寒论》序言中指出:“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其学识折衷仲景,参用朱氏南阳、方氏中行、陶氏节庵、吴氏又可、张氏景岳”,可见绍派伤寒在学术上借鉴了历代伤寒、外感热病大家,但又形成专科,自成体系。徐荣斋在《“绍派伤寒”略诉》中指出:“绍兴述伤寒而能法古宜今,并足以继仲景而昭来兹者,当推今嵇景岳”[2]。
 
张景岳,“越之山阴人也……神宗崩,介宾返越,其年五十八,又二十年始卒”[3]。从《张景岳传》中可以发现,张景岳生于浙江绍兴,人生最后二十年又回到绍兴,这期间正是其将生平经验著成《景岳全书》之时。《景岳全书》共64卷,前三卷为《传忠录》,论述阴阳、六变以及一些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等,四到六卷为《脉神章》,论述脉学要义。其后是《伤寒典》、专论内科诸病的《杂证谟》以及妇、儿、外等专科,本草,方剂等内容,将《伤寒典》放在内外妇儿专科的前面,可见张景岳重视外感热病的程度。《伤寒典》与之前各注家逐条注解《伤寒论》不同,是仿《类经》编写的体例,将《伤寒论》中辨证、传变、治则治法等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一般认为张景岳是绍派伤寒的开山鼻祖[4]。现从《伤寒典》与绍派伤寒的关系入手,探讨其对绍派伤寒发展的贡献。
 
理论——倡寒温统一
《伤寒杂病论》虽然以伤寒二字为其书名,但其中也涉及中风、温病、风温、风湿、暍等病,如《难经·八十一难》所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可见张仲景论伤寒是寒温统一的外感热病,只是其详于寒而略于温。后世医家如刘完素、王安道、吴又可等将伤寒、温病分论,特别是刘完素提出“火热论”后,才有“外感宗仲景,热病用河间”的说法。到了明清,温病学说更是自立门户。《伤寒典》开篇就引用前面提到的《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等经文,强调伤寒是包含温病在内的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还设有“温病暑病”“发斑”“发狂”等章节,用六经辨证加以阐述,更是详列方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通俗伤寒论》的作者俞根初,是绍派伤寒的集大成者,生活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与叶天士、吴鞠通年代相近,当时温病已经从伤寒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但俞根初仍然主张以伤寒统称一切外感热病,《通俗伤寒论》在开篇第一章《伤寒要义》中提出:“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但俞根初也吸收当时最新的理论,在“六经总诀”中提出了:“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表现出俞根初既坚持寒温一统的观点,又吸收先进的思想,与时俱进的特点。
 
诊断——增看目辨舌
张仲景辨伤寒详于脉而略于舌诊,且每卷都以辨某病脉证治为名,可见张仲景将脉诊作为伤寒辨证的重要依据。《伤寒典》也强调脉的重要性,并设有“论脉”专篇,强调“当问证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能参合脉证,而知缓急先后者乃为上工”。但张景岳还增加了“看目”和“舌色辨”等诊断的内容。如通过白睛的颜色、目眵多少来判断阴证阳证,目态的变化判断预后等。《舌色辨》篇中重点讲解了黑苔的辨证,外感热病出现黑苔多病情危重,若辨证不准,寒热虚实动手便错。如“若舌心焦黑,而质地红活……阳实者清其胃火……其有元气大损,而阴邪独见者,其色亦黄黑;真水涸竭者,其舌亦干焦,此肾中水火俱亏,原非实热之证”;“再若青黑少神而润滑不燥者,则无非水乘火位,虚寒证也”,极大地丰富了伤寒的诊断方法。
 
《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专设《伤寒诊法》一章,首先提出了诊治外感病的流程,“凡诊伤寒时病,须先观病人两目,次看口舌,以后用两手按其胸脘至小腹有无痛处,再问其口渴与不渴,大小便通与不通,服过何药,或久或新,察其病之端的。然后切脉辨症,以症证脉,必要问得其由,切得其象。以问证切,以切证问,查明其病源,审定其现象,预料其变症。心中了了,毫无疑似,始可断其吉凶生死,庶得用药无差,问心无愧”,值得参考。俞根初的诊法非常具有特色。由于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所以“观目为诊法之首要”,首列“观两目法”。另外,俞根初还强调腹诊,因为“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通过按胸腹的软坚、冷热、是否拒按等,定病性之寒热虚实。还有按虚里脉和冲任脉,这是诊断虚实的重要依据,因此,被推为“诊法上第四要诀”。何廉臣对舌诊颇有研究,将舌与苔归纳为“看舌十法”和“辨苔十法”[5]。“看舌十法”主要包括舌的老嫩、干润、荣枯、胀瘪、软硬、歪碎、舒缩、战痿、凹凸、浓淡;“辨苔十法”则是舌苔的有无、厚薄、松腻、偏全、糙黏、纹点、瓣晕、真假、常变、苔色,总结细致全面。绍派伤寒在张景岳看目辨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温病的诊断方法[6]。
 
辨证——创二纲六变
《景岳全书》开篇《传忠录》中就提出了“二纲六变”,“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伤寒典》中《阳证阴证辨》《表里辨》《寒热辨》以及多篇论及补法的内容,都遵循了“二纲六变”的辨证纲领,因此,张景岳将伤寒的辨证从六经辨证向八纲辨证进一步发展。
 
徐荣斋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补入了《六经病理》一节,开篇就引用民国时的陈逊斋所言:“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并将太阳、阳明、少阳归为阳病、热病、实病,太阴、少阴、厥阴归为阴病、寒病、虚病,还根据表里关系进行分类。《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三章《表里寒热》,主要论述了表里寒热的各种常见证候,如表寒、里寒、表寒里热,以及不易鉴别的里真热而表假寒、里真寒而表假热等的病机、治则治法。第四章《气血虚实》,《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证多是感受邪气造成的,《重订通俗伤寒论》中指出,之所以讲“精气夺”而不言精气“衰”,是由于外邪劫夺导致的,因此,强调了邪气在外感热病中的作用。精气主要指气血,因此,虚证多为气血亏虚,但亦强调气血有实证,进一步补充了虚实辨证。虽然俞根初言:“六经钤百病”,但其辨证还是继承了张景岳二纲六变的辨证方法。
 
治疗——纠伤寒无补法
《伤寒典》中有多篇论及补法,如“论虚邪治法”“补中亦能散表”“伤寒无补法辨”。在“伤寒无补法辨”中首先梳理了形成“伤寒无补法”这一说法的来源,而后结合《伤寒论》、历代医家的看法以及个人的经验进行了驳斥,如“矧如仲景之用小柴胡汤,以人参柴胡并用,东垣之用补中益气汤,以参术升柴并用,盖一以散邪,一以固本,此自逐中有固,固中有逐,又岂皆补住、关门之谓乎”?“论虚邪治法”中列举了虚证感受外邪的治法方药,如阳气虚外感,可用四柴胡饮、补中益气汤等温中发散;阴液亏虚不能作汗者可用补阴益气煎、三柴胡饮等,壮水制阳,精化为气之治;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可用大补元煎、右归饮等引火归元,丰富了外感热病补法的应用。
 
《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专门论述了“产后伤寒”,妇人产后,气血俱虚,卫外失固,“故产后伤寒,邪得以深入,非比寻常伤寒”。感受寒邪,则治以温中散寒,可用建中汤;外感风邪则宜扶元托表,可用玉屏风散;另外,还有感受风热、血亏挟滞等情况,可用人参竹叶汤、疏风芎归散、黄龙汤等。“气血虚实”一章中列有气虚证、血虚证等节,指出了气血亏虚的表现及治法。在“六经方药”一章中专列“滋补剂”一节,分列了滋阴润燥、滋阴清火、滋阴息风、滋阴潜阳、滋阴通脉、滋阴调气、滋阴补气以及回阳破阴、回阳摄阴、回阳通脉、回阳生脉、回阳通格、补阳镇冲等方剂。药补不如食补,在《重订通俗伤寒论》的调理诸法颇具特色,专列食物调理法一节,详细论述了热病后的食物宜忌、进补方法与原则。外感病后期容易伤正,尤其是温病极易损伤人体阴液,虚证也相对常见,绍派伤寒在张景岳注重补法的基础上,系统整理了各种补法的临床应用,极大丰富了温热病的治法及方药。
 
绍派伤寒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有关外感热病的学术流派,其发端于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伤寒典》,形成于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其传承代表人物有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徐荣斋等。绍派伤寒在中医理论、诊断、辨证与治疗等方面都在《景岳全书·伤寒典》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立了集伤寒、温病于一体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又吸收了同时代的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用药的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用药经验,创立了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新方,对于诊治江浙一带的温病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范永升.浙派中医的由来、构成与特色.中国中医药报, 2018-01-08 (4)
[2] 徐荣斋.读书教学与临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331
[3]黄宗羲.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 1959:49
[4]范永升.浙江中医学术流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320
[5] 何廉臣.感症宝筏.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0-42
[6]吴文军, 刘业方, 党思捷, 等.俞根初感证舌诊理论撮要.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 32 (12) :5306-5308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朱飞叶 谢冠群

上一篇:清气退热法

下一篇:中虚发热中医验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