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泌尿外科>肾炎>正文

肾衰合并痛风发作以仙芪补肾汤加减

吴某某(病人住院号),女,75岁,

主诉:颜面及双下肢浮肿7年余,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7年余前出现颜面、双下肢浮肿,当时未予重视,一直未接受系统治疗。1周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加重,腰酸软,膝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故于2013年5月8日初次来诊。

现症见:精神疲倦,肾病面容,颜面及双下肢无水肿,腰酸软,腰部疼痛,双膝关节疼痛,右手腕关节红肿疼痛,皮肤无瘙痒,口干口苦,纳一般,大便调,夜尿多,尿中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查体:右手腕关节肿胀,压痛(+),局部肤温升高。

既往高血压、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白内障病史,自诉血压控制可。
查体:双膝关节压痛(+),双下肢中度浮肿。
辅助检查:2013年1月份茂名市人民医院:生化:CREA384.12;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毛糙并多发粥样斑块形成;余未见异常;彩超:胆囊增大,壁增厚,双肾偏小,双肾小囊肿,子宫、附件符合老年性改变;放射线:双手所见考虑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肾动态显象:1.双肾血流灌注降低;2.双肾小球滤过率重度降低,排泄功能正常;3.双肾缩小。

初步中医诊断:1.水肿(病)(脾肾气虚,湿热瘀阻)

初步西医诊断:1.慢性肾脏病4期;2.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3.痛风性关节炎;4.类风湿性关节炎;5.骨质疏松;6.高脂血症;7.白内障;8.腰椎间盘突出;9.手术史(左膝关节置换术后)

黄教授辩证:慢性肾衰合并痛风发作期,证属脾肾气虚,湿热瘀阻,标急当治其标,予以清热利湿活血,选用具有上述三类抗痛风样作用的中药,配合中药汤剂外洗。口服中药以仙芪补肾汤加减。处方如下:

黄芪30g 淫羊藿15g 山药15g

土茯苓50g 薏苡仁50g 粉萆薢25g

豨莶草20g 姜黄20g 香附25g

独活20g 百合30g  海螵蛸15g

藿香15g 炙甘草10g 炒黄柏15g

外洗:生川乌30g 两面针30g 细辛20g

豆豉姜30g 玄明粉30g 大黄30g

2013年05月13日二诊时,患者精神可,腰部疼痛、双膝关节疼痛缓解,右手腕关节稍有肿胀,纳一般,大便调,夜尿多,尿中泡沫。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细。昨日空腹血糖5.8mmol/L,早餐后血糖9.6mmol/L,午餐后血糖8.2mmol/L。昨日血压波动在150-162/80-87mmHg。辅助检查:类风湿自身抗体:抗RA33抗体检测:138.57↑U/mL。患者右手腕关节肿痛,经活血通络补肾等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后,关节疼痛明显缓解,中药续服前方。

2013年05月22日三诊时,患者精神改善,头晕,腰部疼痛、双膝关节少许酸痛,口干,夜尿多,尿中泡沫,纳一般,眠可,大便正常,舌淡暗,苔黄腻,脉沉细。查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术口对合良好,无红肿,无渗血及渗液。患者关节疼痛已经明显改善,湿热之邪已经减轻,现转而行健脾补肾为主治疗,以标本兼治为则,补脾益肾,清热祛湿化瘀为法,处方如下:

党参(熟党参)15g    黄芪(北芪)15g     白术15g
山药(淮山)15g     盐山萸肉(制山)5g   制何首乌15g
淫羊藿(仙灵脾)15g   茯苓皮20g       泽泻15g
茵陈(绵茵陈)15g    炒蒲黄15g       大黄(川军)5g

【理法方药】

口服中药中:黄芪、仙灵脾健脾补肾保护肾功能,怀山健脾降低尿酸,土茯苓、炒苡仁健脾清热利湿,豨莶草、姜黄祛风湿通络,降低尿酸,香附、独活祛风除湿,NSAID样止痛,海螵蛸、藿香芳香化湿护胃。外洗方中生川乌、两面针、细辛、豆豉姜温经通络、祛风湿止痛,玄明粉、大黄脱水,减轻炎症渗出。

【经验介绍】

痛风稳定期需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酸在肾脏的沉积,保护肾功能,有两类药:1.抑制尿酸合成,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如仙茅、怀山、青梅花、姜黄、鸡矢藤、芫花、大黄、生姜、大蒜、海参;2.促进尿酸排泄,土茯苓、车前草、秦皮、萆薢、大黄、虎杖、决明子、姜黄、威灵仙、芒果;3.碱化尿液,海螵蛸、瓦楞子、龙骨、牡蛎等;痛风发作期需止痛,有三类药物:1.秋水仙碱,山慈菇、百合;2.NSAID样作用,秦艽、防己、豨莶草、青风藤、独活、羌活、威灵仙、桂枝、防风、金银花、连翘;3.激素样作用,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秦艽、秦皮、生地、知母;监测并控制抗痛风药物的副作用。可辨证选用这些药物。

上一篇:慢性肾衰方以填精固肾汤加减

下一篇:慢性肾脏病4期方剂用仙芪补肾汤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