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某某,男,50岁,长沙市人。
患者于1979年元月初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月余就诊我院中医科,胸片:左肺门区肿块2cm×3cm,考虑肺癌可能性大。痰中找到癌细胞,大致为腺癌。诊断为肺腺癌。患者拒绝手术及放、化疗,1979年2月5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咳嗽,咯痰,痰质粘稠,痰白黄相间,无血丝,胸胀闷,活动后气促,精神食纳稍差,夜寐可,二便调,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辨证:肺脾气虚,痰湿蕴肺。
治则:补肺养阴,健脾益气,燥湿祛痰。
方药:肺复方合二陈汤、瓜蒌薤白法半夏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0g,百合15g,麦冬15g,茯苓10g,白术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郁金10g,瓜蒌10g,薤白10g,砂仁10g,海蛤壳10g,鸡内金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鱼腥草15g,重楼15g,半枝莲2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二诊:1979年5月9日,咳嗽减轻,少气懒言,干咳少痰,无血丝,胸胀闷、活动后气促,大便干结,舌质红,苔白,脉弦细。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取肺复方加减。处方:白参10g,黄芪15g,党参10g,生地10g,百合15g,麦冬15g,陈皮10g,法半夏10g,郁金10g,香附10g,茯苓10g,白芍10g,桔梗10g,鸡内金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白花蛇舌草20g,重楼15g,半枝莲20g,甘草5g。水煎,每日一剂。
三诊:1979年9月15日,复查胸片:左肺门区肿块大小同前。患者每2月到门诊调整处方,此次复诊诉稍有咳嗽,晨起时明显,咯少量粘白痰,无血丝,胸胀闷,活动后气促,盗汗,偶有夜间低热,舌质暗红,苔白,脉弦。原方有效,上方加煅牡蛎20g。
四诊:1980年1月20日,患者服用前方100余付,复查胸片:左肺门区肿块2cm×3cm,目前咳嗽,晨起明显,无痰,胸胀闷、活动后气促,盗汗及发热缓解。舌暗红,苔白,脉弦。原方有效,去煅牡蛎,加肉苁蓉10g,浮海石10g补肾纳气。
五诊:1985年2月10日,复查胸片:左肺门区肿块大小2cm×3cm,大小基本同前。患者坚持服用中药,定期门诊调整处方。稍有咳嗽,咯少量粘白痰,胸胀闷,活动后气促,舌质暗红,苔白,脉细。上方加白茅根15g,仙鹤草15g,臭牡丹20g。
末诊:1986年6月20日,患者偶有咳嗽,一般情况良好,已停止中药治疗。至末诊肺复方治疗带瘤存活6年余。
按 (1)本案例为吾师较早治疗的一例单纯中药肺复方治疗典型病例。患者初诊时见咳嗽,咯痰,痰质粘稠,痰白黄相间,胸胀闷,活动后气,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此乃肺脾气虚,痰湿蕴肺。治宜补肺养阴,健脾益气,燥湿祛痰。方用肺复方合二陈汤、瓜蒌薤白法半夏汤加减。《医方集解》曾说:“治痰通用二陈”加用黄芪、党参、百合、麦冬、白术补肺养阴,健脾益气,袪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气得运,痰湿得化。佐以瓜蒌、薤白、海蛤壳涤痰散结;鱼腥草、重楼、半枝莲清热解毒抗癌;鸡内金、炒麦芽、炒谷芽健脾消食。患者服药3月后咳嗽减轻。二诊吾师症见患者少气懒言,干咳少痰,大便干结,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此乃肺气阴两虚,热毒内结。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取吾师经验方肺复方加减。方中百合养阴润肺;麦冬、生地甘寒清润助百合养阴生津,滋液润燥。白参、黄芪、党参补肺益气。陈皮、法半夏止咳化痰。白芍养血益阴,桔梗引药上行入肺经。白花蛇舌草、重楼、半枝莲清热解毒。炒麦芽、炒谷芽、鸡内金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守方服用,随症加减,单纯中药肺复方治疗存活6年余。
(2)此案例体现吾师紧扣肺脏为病,易于耗气伤阴的病机特点,采用经验方肺复方久服以益气养阴,补肺益脾,兼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正盛邪安,患者方可带瘤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