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有感冒发烧,家长就会急忙带他去医院打点滴,似乎这样“好得更快”,也似乎“没有其它办法”。后来“滥用抗生素”让不少病“无药可治”。再后来,儿科推拿作为一种“绿色疗法”,成了解决孩子“小毛病”的一个新选择。
第一个患者
回忆起当年刚开始做儿科推拿的时候,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二医院)推拿科推拿师李琦说并不顺利。因为那时南方儿科推拿还不太火,很多家长不了解,也不愿意拿孩子去做“实验”。当时,李琦做的第一个儿科推拿患者,是自己朋友的儿子。
1995年10月,李琦治疗了一个反复发烧感冒,体温很难控制的孩子。那时,3岁的邹强(化名)每一两周就要发烧一次,刚开始吃一些激素药,体温就会降下来。但是一减少用药,体温又继续上升,不停地反复。直到十月份的时候,孩子发烧到39.7℃,这个朋友带着孩子找到了李琦。
“第一天按完后,孩子的体温就下降到36.8℃,第二天治疗完,就完全正常了。”这之后,邹强一发烧就会去做儿科推拿,一直坚持到5岁,基本上恢复正常。之后再也没有反复。
李琦指出,从中医角度来说,邹强患的是伤寒,风寒入侵较深。“寒入体而化热”,如果不彻底清除寒邪,总是短暂地降体温,人体就会自然地想用体温去化解寒邪,于是就会出现频繁的发烧。
“推”好脑瘫患儿
除了儿科的常见疾病外,儿科推拿对某些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李琦表示,儿科推拿治疗中轻度的脑瘫,效果就十分不错。“只要在孩子大脑发育完成前介入,效果就会很好。”
2011年11月,6个月大的图图来到二医院做儿科推拿。刚入院时,医生诊断图图为中度的先天性脑瘫,当时孩子双手无力,举不起来,下肢肌肉很僵硬,放他在地上,他的右脚不能贴地,而是点地,医学上称“点足”,是脑瘫的常见现象。
那时,李琦除了给他调理五脏六腑外,还增加了一些康复手法。“因为除了要调理好全身外,孩子局部肢体的功能和力量都要一起调整,每次治疗至少要半个小时。”经过了2个月的时间,就明显看到了治疗效果。图图的手已经可以慢慢地抬起来,接近正常孩子的水平,“点足”也没之前那么紧绷了。
5个月后,图图基本痊愈,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推”走“重症肌无力”
前几年,“重症肌无力”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但在1997年,李琦就开始用儿科推拿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孩子。
3岁的赵夕,从小眼睑下垂,右眼皮完全坠下来,挡住眼睛,像一个“门帘”一样,看东西前要把眼皮拨上去,一松手就又盖下来。家长带他去多家医院咨询过,医生都建议等孩子生长发育成熟,大概16岁左右再通过手术切除多余的眼睑。但是要等到手术的适龄时间,还要13年,孩子在这13年里,为了看清楚东西就要不停地撩眼睑,对学习和生活影响都很大。
于是,赵夕开始到二医院做儿科推拿。李琦表示,因为脾胃主肌肉,所以治疗重症肌无力时,他在调理全身五脏六腑的同时,重点加强了对脾胃的治疗。2个月后,赵夕的眼皮就能抬起1/4~1/3左右。4个月后,他的眼睑完全恢复正常,直到现在,再也没出现过问题。李琦笑着说:“他今年都已经要准备高考了。”
■ 延伸阅读
无针无药不治病?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青睐这种“绿色疗法”,但儿科推拿在桂林还是没有彻底火起来。这是为什么?李琦表示,现在的家长认为“无针无药不治病”,儿科推拿顶多能保健,不能治疗。
“很多家长愿意带孩子到医院打吊针,一次一两个小时,连续来两三天也无怨无悔,但是如果让他带孩子来推拿两三天,他就觉得麻烦。老百姓觉得只有看到针、看到药,那才是治病,其实他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李琦表示,目前儿科推拿作为一个很好的疗法,还没有广而传之,十分可惜。但即使只是口口相传,李琦表示,自己也会坚持把儿科推拿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