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第一经典,更是针灸理论的渊薮、临床运用的规范。
针灸的起源
《黄帝内经》记载了针灸的起源,《素问·异法方宜论》云:“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毒药者,亦从西方来……灸焫者,亦从北方来……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指出灸法来源于北方,因“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即北方是自然界封闭固藏之气所在,也是阳气闭藏之处,地势较高,天气寒冷,人们因为游牧而常居住在野外,以乳制品为食,乳制品性凉易引起腹胀,所以北方宜用温暖的灸法来治疗寒性的疾病;九针来源于南方,因“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即南方属于火,通于夏季,是自然界长养之气所在的地方,也是阳气充盛的地方,天气较热,地势较低,水土较弱,雾露较多,水湿之气较盛,人们喜欢吃发酵类的东西,皮肤细腻而红,因天气闷热潮湿而容易阻滞经脉出现筋脉拘挛、骨节麻痹疼痛之类的疾病,所以南方宜用针刺。
针灸的作用
针刺的主要作用是疏通经络,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故针刺可以治疗疼痛、麻木、肿胀等病证,因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有运行气血的功能,经络通则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及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我们可以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这也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灸,《说文》云:“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故灸法的作用主要是温经散寒,通过灸经络上的穴位来治疗内脏之寒,侧重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等疾病。此外,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行,所以灸法还可以消瘀散结,治疗气血凝滞的疾病,如瘰疬、瘿瘤等。由于其温的性质,我们还用来扶阳固脱,治疗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如遗尿、脱肛、崩漏、带下等疾病。
《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说明灸法与针刺各有不同的功效,不可代替,二者可以互补,相得益彰。
针灸的治疗方法
这里我们仅就针刺的治疗方法做一个介绍。《灵枢·邪客》云:“持针之道……左手执骨,右手循之。”就是论述进针的方法,一般是右手拿针,以拇、食、中三个指头挟持针柄,依靠手指的力量,使针尖快速刺入皮肤,再捻转刺向深层。毫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扩散、传导,我们通常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引退浅层为提。提插幅度以3~5分为宜,频率每分钟60次左右;另一种是捻转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一般为180°左右,不可单向捻转,否则会引起滞针。两种方法的时间、频率、角度或者幅度都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有时也会采取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飞法、震颤法等辅助手法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
当针刺入腧穴后,施以提插、捻转的手法,使患者针刺部位有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或者有红、肿、热、痒等感觉,同时医生能感觉到针下沉紧、涩滞等反应,就获得了针刺感应,也就是“得气”,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判断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充分说明得气的重要意义。
当针刺得气后,就可以施以补泻手法,常用的补泻手法有两种。即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内经》最早记载了这两种补泻手法,但较为简单。如《灵枢·官能》中云:“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处,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其中,“切而转之”、“微旋”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捻”和“转”,但是没有左转和右转的区别。“伸”和“推”与“提”、“插”之意相同。
捻转补泻:针刺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反之,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反之,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此外尚有其他补泻手法,如疾徐补泻:徐进针,少捻转,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多捻转,徐出针为泻;迎随补泻: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迎着经脉循来的方向刺入为泻;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为泻法等等。这些手法在《内经》中均有记载,如《素问·针解篇》云:“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逆(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将针刺入腧穴施行手法后,需要留针,留针的目的是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一般需要留针30分钟左右,因为中医理论中30分钟左右刚好是营卫之气运行一周的时间。当然这个留针时间不是一概而论,《灵枢·逆顺肥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素问·血气形志》等篇章中明确指出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脏腑经络、脉象、天时季节等而定,也就是中医所谓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即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做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
综上可知,《内经》对针灸学从理论到临床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后世针灸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一理论的指导。它简、便、廉、验的特点,不仅对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源源不断地传到国外,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工作服务。我们相信未来的针灸,必将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医疗保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