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针灸的都知道“十三鬼穴”,十三鬼穴虽出自唐代大医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但实为引证“扁鹊”之言,换言之,十三鬼穴不是出自隋唐,而是出自战国时期的扁鹊学派。
扁鹊学派形成于中医学体系的早期阶段,其特征之一是医巫不分,以“鬼”一以贯之,表明针灸的起源与巫术的某种联系。先民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鬼气缠身的结果,所以根据鬼气缠身的不同表现,采用针刺或灸疗不同的穴位以达到驱除鬼邪之目的。这显然是走出巫术的一个历史性进步,是巫术与医术的初步分离,也是我们今天讨论十三鬼穴的意义所在。
1、人中穴——鬼宫 五音“宫商角徵羽”,宫,中也,居中央唱四方,为四声纲也。
了解“宫”的含义,再看人面,鼻乃面之正中,人中穴位于鼻唇沟中上1/3处,为督脉所主,与任脉仅一口之隔。而地气通于口,天气通于鼻,人居天地之间,则人中穴乃交通天地阴阳,是治疗闭证厥证之要穴,有开窍醒神之功。
2、少商穴——鬼信 信,诚也。人言讲的是一个诚字,言为心声。若邪气迫肺扰心,必言而无信,甚至谵语狂乱,诚信岌岌可危也。
《广雅·释乐》:“神农琴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少商。”商乃肺音,肺经之根,故曰少商。少商穴(拇指内侧,指甲角外0.1寸)主治邪热迫肺扰心,痰热惊风、谵语狂乱者;少商穴点刺出血,有清泄肺热、清心除烦、开窍安神之功。
3、隐白穴——鬼垒 垒,即未烧的砖坯。五行之中“火生土”,“垒”乃未经火生之湿土,属弱土,以此比喻足太阴脾经之病大都湿土为患。
隐者,有隐匿潜藏孕育之义;色白入肺,指手太阴肺经;隐白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旁开0.1寸处,属足太阴脾经,脾属土,土生金,故隐白者,是“生金荣肺”之象。主治喘满腹胀、脾虚泄泻、女子崩漏及湿热带下等症。
4、太渊穴——鬼心 心,人心。心主血脉,心火生脾土,脾土又生肺金,而肺朝百脉。
太者,大之甚也;渊者,深水也。故太渊穴(腕掌侧横纹桡侧)作为肺经原穴、脉之大会,起到脉气深聚的重要作用。对于肺气虚损及心肺气虚者,针太渊(补法)是首选。
青海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伏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