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正文

传承岐黄针术 纪录国医沉浮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60年来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加大中医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助推中医针灸成功“申遗”,实现《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中医文化的科普宣传,为传统中医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针灸,中医走向世界的“名片”
 
针灸是中医最早和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延绵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一书,针灸针可追溯至远古时代。中医针灸不仅是保健和治病的实践技术,更是人类有关生命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早在公元6世纪,中国的针灸学术便开始传播到国外。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3种推荐针灸治疗的适应病症。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正式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在世界医林中得以确立。中医药走向世界,离不开中医针灸这张“名片”。中国传统文化要能够被世界人理解和接受,需要借助中医针灸作为文化载体。
 
为推动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保护模式,强调保护传统文化,以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004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公约》。2005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又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等文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6年成立了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下设专家组,办公室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申报工作。同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申报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针灸、中医正骨疗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等9项传统医药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承保护工作。
 
2008年9月,“中医”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因申报规则的具体要求,2009年10月改为“中医针灸”申报。2010年5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附属机构评审,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中医针灸”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5年来,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项目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组织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医针灸》,开展了中医针灸传承流派研究、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资料整理工作,出版代表性传承人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集《中医针灸传承集萃》,以及举办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巴黎展、中医针灸澳洲展、相约北京中医针灸展、中医针灸传承保护与发展专家座谈会、中医针灸申遗成功3周年、5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等科普宣传、学术交流活动,推进了中医针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如今,针灸已经在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传播,全世界有20多个国家有相关立法,针灸教育发展迅速。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介绍,我国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一部分,并积极影响着21世纪的全球医疗。
 
“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增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从文化层面更好地总结传承,促进中医针灸发展;为针灸的传统理论和技法提供平等存续与发展的环境;提高了中医针灸的共享度,造福更多的民众。
 
中医古籍,让世界有了中国记忆
 
很多人说,《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实至名归,因为这两部书在中医药学领域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奠基之作,它总结了公元前200年前的医疗经验和医药知识,建立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药学的成果,它的内容涉及了多学科,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 “世界记忆工程”,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人类记录进行抢救和保护。
 
2007年1月,“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牵头成立了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及世界记忆名录”委员会、专家组、工作组和办公室。
 
2007年2月,项目组向全国51家图书馆、博物馆发出“中医药传统档案文献”申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征集通知,工作组收到28家中医古籍收藏单位报送的古籍52种。包括推荐《本草纲目》(明·金陵版)《补遗雷公炮炙便览》(明·内府彩绘本)《履巉岩本草》(明·彩绘本)《尊生图要》(明·文徵明稿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蒙古定宗·晦明轩刻本)《黄帝内经》六种中医古籍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医药档案文献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为增进国际咨询委员会对《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两部文献的了解,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湖北李时珍纪念馆筹备举办以《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为主题的医学文化展览,并邀请中央电视台“科技探索栏目”拍摄完成两部文献的宣传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记忆项目国际咨询委员对申报文献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进一步了解与理解中医与中医文化。2009年11月,项目组申报文件报送国家档案局“中国国家世界记忆工程委员会”审查。
 
2010年3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在澳门宣布,中国《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等三项文献被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1年5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召开会议进行投票,《黄帝内经》与《本草纲目》顺利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作为中国传统档案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古籍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表现了世界对中医药学的认可,也向世界昭示中医传统文献的重要价值,促进国内进一步加强对中医传统文献的保护、传承工作。“申忆”成功,对于中华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加深对中医药科学价值的认可,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具有深远意义。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申报的中医古籍文献《黄帝内经》《本草纲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百年中医,以史为鉴
 
“百年中医史研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重点项目,自1955年建院以来,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系统梳理了1912~2011年中医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资政、育人的作用,为现实服务,为发展中医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史学支撑。
 
2011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始着手组织“百年中医史研究”项目,计划3年完成专著《百年中医史》及史鉴报告“百年中医发展的历史思考”。专家组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领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国医大师陆志正、陆广莘及医史专家组成。专家们建议突出世界范围内医学变化背景下的中医史研究,以文化自觉态度和开放精神研究关注的问题。
 
《百年中医史》系统展示了百年间中医事业发展与学术进步,梳理了百年中医系所经历的“抗争图存,自强发展(1912~1949)”“事业奠基,曲折前行(1949~1977)”“全面发展,走向世界(1978至今)”3个时期的历史脉络。自1912年至今,中医经历了民国时期与西方医学的碰撞、激荡,也迎来了新中国时期的机遇与挑战。开展百年中医史研究,发挥史鉴作用,对于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中医对建设文化强国的贡献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国时期,面对西医严峻冲击和挑战的中医药界,认识到中西医学之间的区别和差距后,融会西医新知与时俱进,并时有创新,成为这一时期中医的一大特色。这一时期的中医学,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临床诊疗、中药学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西医学的内容。
 
新中国前期的中医药发展受到政治、科技等外部环境的明显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认识到中医的价值与重要性,制定了扶持中医的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措施,使中医药事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从1954年开始,先后出台改善中医进修教育、开办“西学中”班、师带徒、创办中医学院等措施,解决中医后继乏人问题,推动中医事业发展。在逐步确立的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引下,中西医结合临床、药物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陆续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1978年以来,研究的优势不断彰显,研究特色不断发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创新,学术交流不断活跃,学术传承日趋规范系统,学术成果丰硕厚重,中医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正进一步凸显。
 
198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国家振兴中医药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中医中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1996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保护和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以推动中医学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2年12月26日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说,目前中医药对外医疗、教育、科技合作不断扩大,已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7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或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建国以来,中医药在国际上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东方到西方,经过了曲折而艰难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医药文化、东方文化逐渐西传的过程。
 
挑战机遇奋进三十年,中医事业发展今非昔比。主要体现为中医药管理体制初步健全,中医药立法全面推进,中医药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中药产业突飞猛进,民族医学发展迅速,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现阶段中医发展历史启示我们,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错位发展;在继承基础上,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理念,锐意创新,回归本原,推动中医药发展;中医药要乘我国强盛之风,提升自身价值,谋求国际共识,尊重各国法律,稳步走向世界。
 
博物馆,让中医一瞬千年
 
“我们研究医学史,就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古籍经历代传抄有些已经失其原貌,文物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中国医史博物馆原馆长李经纬介绍说。中国医史博物馆1982年建馆,隶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展陈面积800余平方米。
 
中国医史博物馆在普及大众知识、总结医疗经验、哺育科技人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馆内除了展出著名的医学图书、御制稿本、书画拓片、陶瓷玉器等藏品3000多件外,还系统、全面展现了中国医药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历程与辉煌的成就。
 
走进中国医史博物馆,这里收藏了从新石器时期到近代中国医学的文物精品。新石器时代的骨针、骨锥、骨簇、骨笄等骨制医疗器具古朴精巧,商周青铜匜厚重沧桑,清代的孙思邈坐虎针龙木雕更是庄严威猛。此外,明代的王肯堂画像、民国时期的《灸背图》、当代国画大家蒋兆和绘制的系列名医像向我们展现了千年国医的辉煌。御制医书稿本、拓片以及善本医学图书、名医书稿墨迹等更是具有深远的学术研究价值。
 
说起《医宗金鉴》定稿本的收藏经历,李经纬印象非常深刻:“当年,有位通县的中医拿着这部书找到我说要卖给我们,我们对这部书进行了细致的鉴定。当时《外科心法要诀》中有一幅赤裸着上身的古代人物画像,画像旁边的一句话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大意就是刊印时这幅人物像要身着衣服,这简单的一句话向我们证明了这部书是定稿本。”现在,这部《医宗金鉴》定稿本被博物馆以精美的“金镶玉”方式装裱保存。
 
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以时代为序,分原始社会、先秦、秦汉、晋唐、宋辽金元、明、清、近百年医事历程以及民族医药文物等单元,展出文物近千件。建馆30年来,中国医史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博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外友好人士的赞誉。

上一篇:拔罐包括竹罐 玻璃罐 抽气罐等 特点各有不同

下一篇:袁隆平体验中医平衡针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