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山川秀丽, 人杰地灵, 名医辈出, 素有“中 医之乡” 的美誉。而针灸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 巴蜀针灸置身于针灸医学的发展中占有先机, 且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颇具地方特色。现探寻巴蜀 针灸学术发展的源头, 总结提炼出具有规律性的学 术特点。
1 巴蜀针灸学术起源及发展
巴蜀地区是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形成以三 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 后不断发展为独特的 巴蜀文化。西汉四川经济发达, 繁华程度超过关中 地区而被誉为 “天府之国” 。明清之际, 湖广等大量 外省移民迁入四川, 各民族地区文化交汇融合, 外来 医家与原驻医家相互交流, 针灸学术得以进一步发 展。
针灸起源传说可追溯到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有 伏羲氏 “尝味百草而制九针” , 其真正诞生时间应是 新石器时代。大溪骨针于重庆巫山县大溪文化遗址 出土 [1 ] , 多由兽类肢骨制成, 佐证了早在新石器时 代, 巴蜀先祖们就已经在进行着针刺治病的医疗实 践活动。继大溪骨针后, 四川省又先后出土了绵阳 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和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漆人。 1993 年, 绵阳市一座西汉早中期木椁墓中, 发掘出 一件人体漆雕, 该漆雕表面绘有纵形红色线条 19 根, 经考证为经脉走向图。2013 年, 成都老官山汉 墓出土一座人体经穴髹漆人像, 其上用白色或红色 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 并在不同部位标 注有 “心 ” “肺 ” “肾” “盆” 等小字。学界普遍认为, 世界上最早的人体针灸模型当属宋代医官王惟一铸 制的针灸铜人, 然而随着此两漆人的发现, 将人类采 用直观模型方法展现人体经穴和针灸技术的历史提 早了 1000 多年。这两个人体经脉漆雕属同类遗物 风格, 一脉相承, 直观反映了四川早期的针灸学成 就。
在巴蜀针灸方面, 东汉时期涪县人涪翁为见诸 正史的第一位川籍医家。涪翁及其弟子程高、 郭玉 对巴蜀地区针灸学的传播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其 著有 《针经 》 《诊脉法》 两书 [2 ] , 其中《针经》 著于东 汉光武时期, 为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一部针灸专著。 然唐代时涪翁所著之《针经》 已亡佚, 其内容、 卷数 皆无人知晓。此后巴蜀针灸医家虽众然并未广泛闻 名于全国, 且无著作传世, 直至明清时期, 始有川籍 针灸医家著作流传, 如明代针灸医家王宗诰著有 《针法要览》 一书。清代僧医本圆撰有《同人针灸》 两卷。苏元箴从其友张希纯研习针灸, 予以绘图详 记, 勒为 《针灸便用》 一卷。清代名山人吴之英考释 针灸经络, 与罗绍骥合编《经脉分图》 。清代万县医 家王锡鑫有《针灸便览》 一卷传世。清代章汝鼎撰 有 《针灸大法医论》 一书。清代彭县医家程兴阳辑 成 《针灸灵法》 , 附推拿图若干幅。
2 学术特点
2. 1 针灸体系, 颇具特色
绵阳西汉人体经脉漆雕和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 漆人的发现, 在巴蜀乃至我国针灸发展史上都具有 标志性意义。分析其描绘的内容, 先看绵阳西汉人 体经脉漆雕所描绘的经脉图, 其较之于长沙马王堆 《帛书 · 灸经》 及《内经》 的有关记载, 有其自身的特 点 [3- 4 ] : 一是有经脉无穴位, 动摇了一般认为“先有 穴位后有经络” 的推断, 再结合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帛书 · 灸经》 也只有经脉而无穴位的记载, 表明我 国早期的经络与穴位记载泾渭分明; 二是缺少足三 阴经的描绘 。《内经》 对足三阴经循行路径有详细 记载 , 《帛书 · 灸经》 虽有记述但内容简略, 绵阳漆雕 则完全没有足三阴经的描绘, 据此推测足三阴经理 论的形成可能晚于其他经脉。三是循行路径与《内 经》 存异。绵阳漆雕所绘的经络路径均到头为止, 并不与胸部相连, 但因没有文字说明而无法确定经 脉循行的起止点及方向; 其中经脉的交会和分支多 达 20 余处, 主要集中在头部两侧和手及手臂的外 侧, 且范围较 《内经》 局限; 经脉循经路径在躯干、 四 肢主要表现为直线循行, 在头部则除直线循行外还 有转折。这些对经脉的描绘, 与后世依据《内经》 记 载而绘制的经脉循行图有明显的不同, 推测其可能 是比 《内经》 更早的经脉理论反映, 抑或是在四川地 区存在的有别于 《内经》 系统的另一理论体系, 具有 明显的巴蜀特色。
汉代四川地居僻处, 与中原联系交流不便, 其对 针灸医疗经验的总结及针灸理论的形成, 必然会带 有浓厚的巴蜀地方特色。经脉漆雕所描绘的经脉 图, 既是这种具有地域特色针灸理论的客观反映, 又 是医家对早期经脉学说认识的客观载体 。《后汉书 · 郭玉传》 中记述的涪翁, 据考从事医事活动的地域 正是经脉漆雕出土的绵阳涪水一带, 因此将漆雕与 涪翁的史迹联系起来分析, 可知漆雕的发现绝不是 孤立的偶然事例, 它应是汉代巴蜀地区具有代表性 的典型医学文物, 反映了汉代巴蜀地区针灸学的面 貌和成就。涪翁的《针经》 和针灸学成很可能是承 袭以漆雕为代表的巴蜀古代针灸学成就发展演变而 来。
再看成都老官山汉墓人体经穴漆人, 它较绵阳 经脉漆雕更精致完整, 不仅对经脉而且对穴位都进 行了标注且有铭文, 推测其雕刻年代比绵阳经脉漆 雕更晚。老官山经穴漆人像共有红色线 22 条, 白色 线 29 条, 不仅有纵向走行的经络还有 3 条横行分布 的经络, 经络循行路径和交汇信息等均较绵阳经脉 漆雕更为丰富复杂。其循行类似的经脉不仅包括任 脉、 带脉, 还几乎反映出 《灵枢 · 经脉》 十二经脉的大 部分分布特点 [5 ] 。将经穴漆人与一同出土的医书 合参, 证明在西汉早期巴蜀地区针灸学已经形成了 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 只是从内容上看这些理论体 系似乎没有与以《内经》 为代表的主流针灸理论体 系进行很好的融合。
2. 2 由博返约, 惠泽后学
川籍针灸医家非常重视医学普及教育, 纷纷立 说著书, 编纂了一批由博返约、 通俗易懂的针灸读物 惠泽后学。吴之英撰《经脉分图》 刊于 1920 年, 他 收载各经脉的图像、 腧穴及《内经》 有关经脉的原文 与考证。在腧穴考证方面, 吴之英以《内经》 及《难 经 》 《甲乙经》 等书为根据, 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腧 穴名称和排列次序重予调整, 现有《寿栎庐丛书》 本。王锡鑫为晚清四川普及类中医著作的代表医家 之一 [6 ] , 他在学习心得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选择辑 录和改编一些历代医著, 如《针灸大成》 《医宗金 鉴》 , 认为 “劫病之速, 莫先于针” , 对自己著作的撰 写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透彻说明, 在当时具有很 强的代表性。
2. 3 针药一理, 针医汇通
明代针灸医家杨继洲力倡“是针灸药者, 医家 之不可缺一者也” 。川籍针灸医家对于疾病的治疗 也多以针刺为主, 部分采用刺血疗法, 并强调针灸与 药物的联合使用。李成举所著《针灸真诠》 认为, 针 灸药物各有所长, 针药并用能取长补短、 相互辅佐, 从而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本圆提倡“针灸药并 用” 的诊疗手段, 不同疾病采用相应治疗手法, 如 《同人针灸》 瘰疬篇中载 : “灸毕服煎药一剂” 。王锡鑫在临证之时对于不同的疾病善于采用相应的治疗 方法, 因而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如“疟疾: 委中出 血、 金门、 隐白、 太溪、 太冲” , “中风惊痫: 用艾火灸 顖会, 禁针” 等。同时在其著作《针灸便览》 自序中 也提到 : “语云: 一针、 二灸、 三服药, 此言岂无谓哉 ……后缓病仍以方药治之, 急症即以针法奏效。 ”
2. 4 针推灸焠, 丰富临床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 云 : “其致病也, 既有不 同, 而其治之, 亦不容一律。 ” 川籍针灸医家重视临 床实践, 临证时不拘泥一法, 灵活权变, 丰富了治疗 手段。章汝鼎重视针灸术并尝谓 : “古人治病之法, 以针灸为先, 灸、 熨、 洗诸法并用。今诸法失传, 而专 责之汤液, 故有邪气隐伏于经络之间, 而发为痈疽 也。 ” 因撰 《针灸大法医论》 一书以阐其道。本圆亦 重视民间经验疗法, 如 《同人针灸》 中记载 : “腋下狐 臭: 先剃去腋毛, 以定粉搽之, 六七日后, 其中有一点 异者, 必孔如针大, 或如簪尖, 及气竅。用炷如米大, 灸三四壮。永不发。 ”
2. 5 善治危症, 针起沉疴
川籍医家尤其清代针灸医家善用针灸治疗危急 重症。如本圆在 《同人针灸》 书末附《集成全身灯火 歌》 , 歌赋中指出邪气抵达气关、 命关时各自的选穴 方法, 并认为此法“治小儿诸风伤寒一切危急之 症” 。王锡鑫认为 “劫病之速, 莫先于针……嗣遇谈 及针法, 如某病一针, 捷如奔马, 某经一穴, 效奏桴 鼓” , 肯定了针灸在急症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他在 《针灸便览》 中收录了不少危急重症的治针灸疗方 法, 如治疗灸卒死 : “一切急魇暴绝, 灸足两大趾内, 去甲一韭叶。 ” 在治疗诸杂病篇中, 记录了卒心痛、 咽喉闭塞、 眼戴上翻、 伤寒发狂、 口噤、 横生胎死、 风 痫倒地等多种危急重症的针灸治疗方法。
3 结语
巴蜀地区针灸医学的发展源远流长, 其登堂入 室, 济世活人, 功载史册, 时至今日仍服务于人民。 川籍医家通过总结中医经典及历代针灸学家学术思 想, 融会贯通, 形成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 经络腧穴 学说为支撑、 针与灸等技术为手段的学术特点, 有效 服务于临床。然本次总结未能归纳梳理出巴蜀针灸 医学发展派别, 更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立勋. 四川中医药史话[M].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2] 王和文, 袁秀丽. 涪翁与 《针经》 小考[J]. 中医临床究, 2011, 3 ( 5) :80- 81.
[3] 谢克庆, 和中俊, 梁繁荣, 等.“西汉人体经脉漆雕” 的价值和 意义[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36- 38.
[4] 梁繁荣, 谢克庆, 和中俊, 等. 从西汉人体经脉漆雕看早期经 络学说[J]. 中国针灸, 1996, 16( 4) :49- 52.
[5] 梁繁荣, 曾芳, 周兴兰, 等. 成都老官山出土经穴髹漆人像初 探[J]. 中国针灸, 2015, 35( 1) :91- 93.
[6] 陈先赋. 四川名医传[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