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42%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53%的人视疾病情况而定,只有3%的人从来不会。一些人身体出现不适,不去医院看医生,而是打开电脑,不断通过搜索引擎或者一些医院网站来“自诊”。貌似省时省力,但这种日益走红的“看病偏方”是否可行?
了解病情,网络自查来得快:
小李是一家图书公司的编辑,因为工作关系,她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对于在网上寻找药方,小李自有一套。“如果你想对病情有所了解,那么你上百度知道就行了。但如果你想了解得更具体以及和其他人有所比较,那么就要上一些医院的网站,特别是一些专家的网上解答区、专家的博客等。”
在小李看来,网络时代就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和互动性。“很多事情在家里就能解决,不是更好吗?”
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李华也有上网看病的习惯。“去医院之前,先到网上查查,可以增加自己对病情的了解,我觉得挺好。比如,你要是打球扭到脚了,上网一查就会有很多好心人告诉你怎么处理,这些都是大家的经验之谈,为什么不用呢?”李华表示,让她热衷网络看病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和医生对话。“每次去医院,自己还没弄明白就出来了。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医生也不能讲得那么细,所以我们必须对病情先有一点了解,这样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向医生询问。”
信息太杂,病情轻重全靠猜:
刘女士半年来一直身体不适,为深入了解自己的病因,刘女士不断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信息,但是让她不置可否的是,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杂,一时间更让她无法做出判断。
“有的说没事,有的说很严重。”刘女士告诉笔者,因为有病在身,她更倾向于那种病情严重论者,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症状一一印证,选择药物治疗。
刘女士说,通过在网络上查找一些信息,确实对了解病情有所帮助,但到底自己的病有多重、怎么治疗都还不得而知。
但一提到去医院,刘女士看起来更加无奈。“小医院去了也是浪费时间,大医院挂个号太难了,又不想花冤枉钱去从别人手里买号。说实话,每次去医院,都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
网上自诊误诊率高:
目前,还没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网上看病究竟误诊率能达到多少。但是,有医生表示,自行诊断极易误诊,而且越是严重的、复杂的疾病,误诊的可能性则越高。现在医院里,医生看个病往往都需要再三检查,询问病史,患者自己网上一搜索就能看出端倪来,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而且,如果在网上看病,出现了差错,不仅后果难以弥补,就连投诉索赔都毫无门路。
医生们更是提醒,如果是网上查查资料求个放心,也就罢了;若是看完后,还从网上搜索药方,自行医治,则万万不可。此外,还要留心被一些别有用心的骗子抓住心理弱点,落入“网络医骗”的陷阱。
网上“求医”真假难辨:
笔者发现,网上“医生”分三类。—是久病成医的,一般推荐对自己有效的药品或治疗方法。不过他们推荐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法甚至截然相反。例如笔者在网上输入“腰冷”,有的“网医”说是肾虚,建议多吃海产品、韭菜等补阳食物;有的则说是贫血、血虚、精神压力大引起的,建议养血、健脾,多做耐寒锻炼;更有“网医”说是腰本身的问题,无需吃药,买个护腰“焐焐”就行。这些“药方”虽然都是针对“腰冷”而来,但却让人难以抉择。
二是在一些论坛留帖答疑的医生,他们一般是按帖子里描述的病情“照本宣科”,按医书所写给出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乍看是“对症下药”,细看后却发现,他们给出的有些症状与患者具体情况不符,让人对“药方”产生怀疑,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患了此病。
三是一些网上健康小软件,其中包罗万象,却多是泛泛而谈,常常推荐一些民间“偏方”或不知名的药物等,令人生疑。
专家建议,网络药方不可盲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师结合自己的网络查询经历告诉笔者,通过网络查阅疾病信息确实很方便,但是这些信息当中存在很多错误,特别是一些个人发的帖子,可靠性更差。他表示,每个人的病情都很复杂,个体化特征比较强,往往同样一种病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包括药量大小等等。因此,他建议,患者一定要摒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思维,发现患病最好能及时与专业医生沟通,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专家表示,网络可以让人们方便地获取疾病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了解病情。但许多疾病不是仅通过网络信息就能诊断的,随意用药很可能引发大问题,必须到医院咨询医生才行。疾病的诊治过程要周密细致,并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这就要求患者与医生之间有直接的接触和互动,这是仅仅通过网络联系所无法做到的。另外,在一些非法的医疗网站,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成为会员,以“医生”的身份在网上“应诊”,这些网站,为游医药贩大开方便之门,患者对此更应加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