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延年益寿>健脾胃>正文

脾胃分治思想 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需脾胃化生的营卫之气滋养,脾胃受病则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皆为之不利。叶天士,清代著名医家,名桂,号香岩,幼年即传承家学,先后拜师17人,尽得各家之长,临证经验丰富。叶天士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创立“脾胃分治”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叶氏思想有助于完善脾胃病治疗的法度。笔者研读《临证指南医案》,现就叶天士“脾胃分治”思想进行总结阐述。
 
1 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受纳、运化水谷,其精微之气渗灌诸脏,化生气血营卫[1]。《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廪为“储藏米谷之所”。《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说明脾胃是水谷受纳运化的根本,水谷之气通过脾胃的功能消化腐熟,并在脾胃的作用下进一步化生为精微物质,滋养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筋骨肌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脾胃一旦出现问题,五脏九窍都会相继出现问题,《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胃气衰败正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言:“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脾胃虚弱可以导致机体出现不健康的体态。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不节是导致脾胃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2]。胃宜降则和,饮食不节可影响胃气通降,出现腹胀、呕逆等腑气不通降的症状。另一方面,过劳也会损害脾胃,脾主四肢,四肢劳甚则脾气耗散,脾精亏损。过劳人存在多食、少动、过思等特点,脾虚难运而水谷精微凝聚成痰[3]。此外,作息紊乱和睡眠不足也会对脾胃功能产生影响,昼日阳气在外,夜晚阳气内收,人体正是通过睡眠以补充身体的阳气[4]。睡眠不足,则气阳两虚,脾阳亦如是,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脾阳衰惫,运化失权。
 
2 “脾胃分治”思想
叶天士对于脾胃病的诊治核心是“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安”[5]。对于脾胃病不同辨证分型的治疗思路,叶天士继承了《黄帝内经》理论及历代医家对脾胃病的治疗思路,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创新,最终形成“脾胃分治”的治疗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阳土喜柔、腑阳宜通、温通脾阳、升降脾胃、甘缓养营、分消渗利。针对脾胃病的不同辨证分型制定相应的治法。
 
2.1 阳土喜柔
基于《黄帝内经》并传承《脾胃论》思想,叶氏创立了“养胃阴”学说,认为胃喜柔润而恶刚燥[6,7]。胃阴虚临床表现为饥而不欲食,或伴有形体羸瘦,口干口苦,甚至食欲大减,言语低沉,声低气怯。其病因为胃土阴亏,不能收纳水谷,或兼邪热内炽,导致“邪火不杀谷”。饮食不节、情志内伤、久病不复、外受温热燥邪侵犯、内用温燥药物太过等均可损伤胃阴。
 
叶氏以为“阳土喜柔,偏恶刚燥”“甘凉濡润,胃气下行”[5]。胃阴不足时,治疗应当柔润阳土,以甘凉濡润之品清养胃阴,如麦冬、天花粉、玉竹、石斛、甘蔗汁、北沙参之类。刘华朋等[8]总结叶天士的用药规律,发现其用甘平之品治胃津不足,选甘寒之品治胃阴亏耗,且善于用鲜品汁液,如梨汁、荸荠汁、甘蔗汁等。
 
叶氏还强调脾与胃不同治,胃属戊土,脾属己土,脏腑之体各殊,“若四君,异功等,竟是治脾之药”[5],认为四君子汤、异功散类的方药是治疗脾病的。如见不欲饮食等类似症状时应辨证准确,不能一味地认为是脾病而温燥健脾,否则温燥更伤胃阴。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言:“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
 
病案:“某。知饥少纳,胃阴伤也。麦冬、川斛、桑叶、茯神、蔗浆。”分析:此病因胃阴受伤无法正常饮食。叶氏以甘平之麦冬、川斛、蔗浆濡润养阴,又以桑叶、茯神甘淡轻清之品升发清阳,恢复阳土柔润之性,暗含养阴宜佐升清之意。
 
2.2 腑阳宜通
脾胃的正常功能依赖充足的脾胃阳气。历来医家多认为胃阳虚与脾阳虚等同[9],然而叶氏认为二者不可等同。叶氏对于脾胃之阳的观点是“脾阳主化,胃阳主纳”,叶氏认为受纳并腐熟水谷是胃阳的作用,而脾阳负责将水谷之气转化为精微物质,并散布于各脏。姚海强等[10]指出脾阳虚与胃阳虚在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的差异。
 
胃阳虚的临床表现:患者不饥不纳,口淡无味,脘腹冷痛,食后胀满;呕吐痰涎甚至清水,病重者吐黑痰;舌苔多见白腻,脉多软小带弦,甚或脉小濡涩。《临证指南医案》描述为“食过不能运化,食冷物脐上即痛”。分析病机:胃阳虚则难以腐熟水谷,故不饥不纳,口淡无味;阳气不足,阴寒中生,故脘腹冷痛;中阳衰微,寒痰留饮上泛,故呕吐痰涎甚至清水,阴寒盛则痰色为之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北方生寒,寒生水……其色为黑。”故病寒重者吐黑痰。
 
叶氏曰:“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治疗应当通补胃阳。若一味温滋,致中焦泥淖不化,徒为壅滞化热,愈损中州。于磊[11]探究叶氏思想发现“通补阳明”源于经方“大半夏汤”,补中寓通,令胃气下行。《临证指南医案》中的通阳法丰富了该法的临床应用[12]。
 
叶氏善以人参、粳米、益智仁补气通阳,温暖中州;以半夏、茯苓转旋清阳;以厚朴、广陈皮、砂仁运转中枢气机,补而兼行,温而且通。殊为治胃妙法。其中有细微变化:若“阳微痰黑,食入不化”,加桂心、煨姜;若“脉濡自汗,口淡无味”,加淡附子、干姜;若有“哕呃厥逆之变”,加姜汁、丁香、炒黄米;若阴寒内聚、脐上冷痛,则用高良姜、草果、豆蔻、厚朴等芳化浊阴,宣通腑阳。而白术、甘草味甘守中,叶氏常不用之,使气机宣通而不壅滞[10]。
 
病案:“某。阳微痰黑,食入不化。人参,生益智,桂心,茯神,广皮,煨姜。”分析:阴寒盛则痰色为之变,痰色黑正属阳微阴寒之证。叶氏以益智仁、肉桂心、煨姜辛甘大热温暖胃腑;以人参、广陈皮运补脾气;以甘淡之茯神通行阳明。补中寓通,俾阳明腑气调畅顺遂。
 
2.3 温通脾阳
叶氏认为脾与胃不同治,胃主收纳腐熟水谷,脾主化生精微。《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脾胃虽同为仓廪之官,互为表里,但产生的疾病却不同。胃为腑,其为阳,主外,容易感受贼风虚邪而病,胃病表现多为发热、喘满、哕逆等实证。脾为脏,其为阴,主内,多因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受病,脾病表现多为胀满、便秘、泄泻等虚证。脾与胃生病不同,故治法也有差异。董建华在临床中有“脾胃分治”的观点,在脾胃合治的同时注意脾与胃在生理、病理上的不同之处[13]。
 
脾主行津液,布散水谷精微,化生营卫之气,濡润周身,《素问·经脉别论》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描述了津液从输入到布散都离不开脾的功能。《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四肢全身都需要依赖脾布散精气,只有脾气充足,四肢九窍才可以得以濡养。若脾阳衰微,不能升清以散精微,则会出现脘腹胀满、便溏泄泻、四肢怠惰、形寒怯冷等症状。《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病日久,筋脉松弛,肌肉萎废,四肢则不用矣。
 
叶氏认为:“大凡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滞皆非,其通腑阳间佐用之。”[5]治法以温通脾阳为主,佐以通腑阳,切忌滋腻守补,壅滞中州。用药多以半夏、干姜、荜茇温脾,广陈皮、茯苓通阳;若兼便溏,加白术、益智仁;若阳微,加人参、淡附子;若湿盛,用平胃散合四苓汤芳化渗利,务使阳气宣达。
 
病案:“汪,舌灰黄。脘痹不饥。形寒怯冷。脾阳式微。不能运布气机。非温通焉能宣达。(脾阳虚)半夏,茯苓,广皮,干姜,厚朴,荜茇。”分析:脾阳不足,水谷难运则胃脘胀满,不饥不欲食;脾阳虚弱,精气不得布散,营卫气虚,故形寒怯冷。当以温药温通脾阳。叶氏以半夏、茯苓化湿助运,以干姜、荜茇散寒温中,以广陈皮、厚朴理气行脾。温补脾阳的同时健运脾气,顺应脾“宜动则运”的特点。
 
2.4 升降脾胃
脾胃是人体升降运动的枢纽,而升降协调是脾胃正常功能的根本[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清气应在上而反居于下,会出现飧泄;浊气本在下而逆于上,会产生胀满。这都与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相关。徐景藩教授[15]以升降法治脾胃病,并提出中焦脾胃是气机运动的关键,心、肺、肝、肾皆与脾胃密切相关。
 
脾胃同病,既可见食下不化、中脘痛胀、呕恶哕逆、壅塞便秘等胃腑滞着表现,又可见食下胀满、食已欲泻、食后便溏、神倦肢疲等脾脏失运症状。分析其症,总由“脾阳不主默运,胃腑不能宣达”而致[16]。脾胃互为表里脏腑,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同主中焦权衡,协调升降之气机[17]。脾胃为病,中焦纳运失常,故食入不化与食已欲泻同现,升降气机逆乱,故脘胀呕吐与便溏神疲同见。
 
在治疗上叶氏遵循李东垣的升降法,提出“疏脾降胃,令其升降为要”的治疗原则,顺应脾胃的个性,运用升降法来协调平衡,运转气机,使二者恢复正常的升清降浊功能,力求做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安”[5]。张声生教授总结治疗脾胃病的关键是恢复脾胃升降、纳运的生理状态[18]。此外,用药时应当准确,注意脾胃的协调,避免过度纠偏,如见呕胀不食便一味苦泄通降腑气,直折脾气;见便溏神倦便一味补益升提,滋腻守中,壅滞胃阳。董建华在临床治疗时提到若一味补益升提,则胃气愈加壅滞;如单用疏利之法,则脾气愈加虚陷,胃亦随疏随滞[19]。
 
叶氏常应用异功散加减治疗脾胃同病。若脾胃阳惫选用羌活、防风温升阳气,用益智仁补脾阳;若饮食积滞,聚湿化浊,则用神曲、麦芽、茯苓、枳实消积导滞;若悒郁伤脾,肝气犯脾,少佐木瓜、广陈皮酸泻辛通。
 
病案:“张(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运也。方药当以太阴阳明是调。异功散加甘松益智。”分析:脾胃不和,叶氏以升降法协调脾胃,以人参、白术运补脾气,以广陈皮、茯苓、甘松、益智仁辛开苦降,升脾降胃,令清气上升,浊气下行。
 
2.5 甘缓养营
饥伤指因饮食不调、脏腑失于濡养而致的虚损疾病。饥伤多从脾胃论治。《景岳全书·杂证谟》曰:“凡失饥伤饱,损及脾胃,多令人胸膈痞闷,不能消化……神体困倦,此皆脾气受伤,中虚而然。”脾、营卫、脏腑三者紧密相关,脾虚不健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气血亏损则脏腑失于濡养[20]。饥伤致病表现为胃脘空痛,喜暖喜按,痛则进食稍安,多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症。其病机为中焦水谷匮乏或难以化生精微,导致营卫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形成虚损疾病。
 
治疗饥伤,叶天士的思路为“当养中焦之营,甘以缓之”,推崇仲景“建中法”,运用小建中汤系列方温养脾土,化生气血,充实营卫[21]。王怀义[22]临床上常以建中缓急法治疗饥伤所致胃痛,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饥饿痛者最为相宜。
 
2.6分消二阴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宿食不运或饮食不洁,可导致中焦壅滞,水谷之气变为湿浊秽气。临床表现为脘痞脘痛,恶呕腹胀,小便短涩不畅,或浑浊不清、大便溏滞夹杂等。叶天士认为治疗“当分消土”,通过分利小便,消导大便,使病邪有出路,使湿浊秽滞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恢复中焦脾胃清阳[23]。
 
3小结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病,五脏九窍、筋骨肌肉皆失濡养。叶天士继承《黄帝内经》《伤寒论》大旨,总结历代医家思想,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形成系统的脾胃论治理论体系:以“脾胃分治”为原则,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安”为核心,以“阳土喜柔、腑阳宜通、温通脾阳、升降脾胃、甘缓养营、分消渗利”为治法,理清了脾胃生理病理机制,创立了“脾胃分治”理论,给后世医家留下完善的治疗思路。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周庆亮 王玉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

上一篇:徐景藩论脾胃病病因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