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名中医、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王玉生常谓:“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其认为诊治各种证情复杂的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于审因定其标本、论治主次分明。现将王玉生论治肺癌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肺癌可属中医“肺痈”“肺痿”“肺积”“痰饮”“息贲”范畴,古代虽然没有肺癌之词,但对此也多有论述,《素问·阴阳别论篇》云:“肺至悬绝,十二日死……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张仲景以两个篇章论述肺癌之类的病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载:“肺痿之病,……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而且将肺痿分为虚热型及虚寒型,将肺痈的论治分为三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有瘿瘤等病诸候,其中论及了20多种不同的肿瘤,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肿瘤分为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七种。可见古代各医家对肿瘤的认识是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
分期审因
肺气虚、肺阴虚、肺阳虚是肺癌形成的基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加之肺为娇脏,不耐受邪气侵袭,则易形成肺癌。肺癌的病机特点为肺气虚兼痰、湿、毒内阻。王玉生总结其临证经验,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期。
肺癌孕育期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或肺心病等属肺气虚证的疾病,常年咳嗽、吐痰、吃药,有吸烟、饮酒习惯,易感冒,CT检查可查出慢阻肺、间质性肺炎等病,可见肺纤维化、肺纹理增多、5cm以上磨玻璃结节等病理变化。舌质淡,苔薄白或薄黄。肿瘤标志物1项或2项偏高。此期为正气尚存、痰湿郁结,治以祛痰湿治标为主,佐以扶正治本。
肺癌初期患者咳嗽,痰多,或白痰,或黄稠黏痰,气短胸闷,或自汗,或盗汗,时有头晕、头痛、耳鸣,腰膝酸痛,周身无力,体重下降。舌质淡白,舌边齿印,苔薄白,或黄,或薄腻而黄,脉滑,或沉缓无力。CT检查结果提示肺部占位瘤体多在8cm以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增高,病理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此期为正气尚存,痰湿内阻成毒,是本尚存标已实,宜祛痰湿毒治标为主。
肺癌中期患者咳嗽,痰多色黄,或带血丝,气短胸闷,不欲饮食,食后胃脘胀满或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下降,周身无力,自汗或盗汗,腰背膝痛,或头痛、头晕、耳鸣,大便秘结或泄泻,面色暗灰无华。舌质暗淡,苔薄腻,或白,或黄,脉沉迟,或缓无力,或沉细数。肿瘤标志物仍高。此期为正气已虚,痰湿毒已盛,治以扶正兼祛痰湿毒,标本同治。
肺癌晚期患者咳嗽无力,言语声低无力,稍一活动就气短,上气不接下气,痰少,或吐黄黏痰,不易吐出或痰中带血,周身无力,畏寒怕冷,体重明显下降,不欲饮食,怕凉食,进食少,大便秘结,几天不排,手足凉。舌质暗淡,苔薄腻,或白厚腻,或黄,脉沉缓无力,或滑,或弦无力。肿瘤标志物2项或3项高。此期为正气极虚,痰湿毒旺盛,本虚标实严重,应治以扶正治本为主,祛痰湿毒治标为次。
肺癌危重期患者咳嗽吐痰无力,声音低微,呼吸困难,周身无力,或不能行走,畏寒肢冷,胸部满闷,或连及后背,需间歇性吸氧或全天吸氧,不欲饮食或滴米不进,动则心悸。舌质暗淡,苔黄腻,或舌光无苔,或舌干燥、呈花剥苔,脉沉细无力,或细弦沉无力。此期为正气极亏,痰湿毒未减,治宜扶正治本。
典型医案
肺癌多脏气虚案
陈某,女,84岁,2018年6月18日初诊。2018年6月15日患者被市肿瘤医院诊断为左肺下叶占位2.0×1.8cm。病理检验结果提示低分化鳞癌,医院要求做介入及放射治疗。家属考虑患者年岁已大,身体虚弱,故不接受上述治疗。刻下:近2个月来咳嗽频作,吐黏稠白痰,胸闷,以左上胸重,气短,稍一活动就气短,口干欲饮水,周身无力,自汗,夜间严重,头痛、头晕,腰膝酸痛,不欲饮食,进食量少,大便干,2~3天1次,舌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痰毒瘀结为病之标,肺、脾、肾气虚为病之本。
治则:先以清化痰毒、软坚散结治其标。
处方:醋鳖甲(碎末)30g,夏枯草30g,浙贝母15g,虎杖15g,半枝莲30g,蚤休12g,黄芩15g,桑白皮15g,五指毛桃12g,树舌12g,藤梨根15g,火麻仁12g。14剂,水煎服。
7月1日二诊:药后各症无明显改变,守上方加清半夏12g,瓜蒌30g。14剂,水煎服。
7月17日三诊:咳嗽及吐黏痰较前减轻,仍不欲食,头痛、头晕,大便正常。舌苔薄微黄,脉弦数细。处方:醋鳖甲(碎末)30g,龟甲(碎末)30g,夏枯草30g,海浮石20g,海藻20g,黄芩15g,桑白皮15g,红人参12g,炒白术20g,炒枳壳12g,蚤休12g,浙贝母15g。30剂,水煎服。
11月11日四诊:仅有轻度咳嗽,痰很少,食欲增加,舌苔薄白,脉弦细。守三诊方加炒山药20g。30剂,水煎服。
11月20日五诊:四诊方仅服用6天,近2天来,患者因食用羊肉包子而头痛、左侧牙痛、口干渴。左侧牙龈红肿,体温37.5℃,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先清其胃火。处方:升麻12g,黄连12g,当归15g,生地黄30g,牡丹皮12g,生石膏30g,炒山药20g,金银花30g,三叶青12g,连翘20g,浙贝母15g,瓜蒌30g。8剂,水煎服。
2019年1月5日六诊:服完五诊方8剂后牙痛诸症全消。现仍有轻度的咳嗽,周身无力,余无不适,舌苔薄白,脉弦细。再以解毒痰软坚散结、补肺脾肾合而为治。处方:醋鳖甲(碎末)30g,醋龟甲(碎末)30g,夏枯草30g,海浮石30g,浙贝母15g,蚤休12g,瓜蒌30g,桑白皮15g,黄芩15g,红人参15g,炒白术20g,炒枳壳20g,菟丝子20g,补骨脂15g。30剂,水煎服。
6月16日七诊:服用六诊方至今,各方面情况良好,再守上方继服30剂。
12月25日八诊:守六诊方服用至10月份,因一切良好,故停药。12月23日CT检查结果提示左肺下叶肿瘤完全消失。
2020年11月16日九诊:患者自感身体各方面皆良好,只有轻微咳嗽,饮食正常,至今未服用药物。舌质色正常,苔薄白,脉弦细。治以补肺脾益肾,以扶正为主。处方:太子参15g,炒白术20g,炒枳壳12g,炒山药20g,菟丝子20g,龟板(碎末)30g,补骨脂15g,巴戟天15g,山萸肉20g,百合15g,五味子20g,黄精15g,仙灵脾15g。30剂,水煎服。
2021年4月22日随访:家人诉患者一切正常,不再服药。
肺癌发热案
白某,女,62岁,2020年4月6日初诊。2019年6月19日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下叶玻璃灶,直径约1.0cm。2020年2月25日患者被诊断为右肺下叶原位腺癌,手术切除。近2个月来,身热上午轻、下午重,体温常在37.5℃左右,咳嗽阵作,吐黏稠白色痰。头痛以前额重,腰背痛,眼干涩,周身无力,活动稍多后气短加重。舌质暗,少苔色白,脉沉数。
诊断:肺肾阴虚为本,虚阳外越为标。
治法:补阴潜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处方:鳖甲(碎末)30g,龟板(碎末)30g,地骨皮12g,青蒿12g,生地黄30g,当归30g,枸杞20g,川芎12g,百合20g,五味子10g,甘草10g。水煎服,14剂。
4月20日二诊:药后咳嗽减轻,体温最高37℃,仍无力,腰背痛,守上方加山萸肉20g、炒山药20g、熟地黄30g、太子参15g。水煎服,14剂。
5月3日三诊:身热已无,体温正常,仍腰痛,目干,时耳鸣,咳痰、无力、气短皆较前减轻。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治以以补肺肾之阴。处方:山萸肉20g,炒山药20g,熟地黄30g,泽泻12g,牡丹皮12g,茯苓15g,龟板(碎末)30g,当归30g,川芎20g,党参15g,炒白芍15g,枸杞20g,菊花12g。水煎服,30剂。
6月15日四诊:仍腰痛,目干,时有轻度咳嗽,吐痰已无,守三诊方去党参,改为太子参20g,加狗脊15g。水煎服,30剂。
10月19日五诊:近几天来头晕、头痛,下午较重,舌苔薄白,脉沉。几个月来在当地买药,连续服用至今。守四诊方加天麻12g、续断20g、桑寄生20g,去泽泻、牡丹皮。水煎服,30剂。
11月9日六诊:患者仍每天下午头晕不清,目干,舌质偏红,苔薄白。仍治以滋补肺肾之阴。处方:龟板(碎末)30g,鳖甲(碎末)30g,山萸肉20g,熟地黄30g,炒山药30g,黄精15g,菟丝子20g,当归20g,川芎15g,枸杞20g,女贞子20g,菊花12g。30剂,水煎服。
2022年2月8日随访:患者诉半年来未服药,现一切均好,3个月前复查,未发现异常。
肺癌发热、双下肢痿案
曹某,男,67岁,2021年1月24日初诊。2018年2月18日被诊断为右肺上叶晚期癌瘤术后、30次化疗后。2020年2月28日,患者突发双下肢痿症而不能动,二便失禁。MRI检查结果提示多发骨转移,局部椎管受累,肺上叶部分切除后改变,肺气肿,右肺下叶膨胀不全,右肺腔积液,双肺粟粒结节。化疗36次后导致白细胞下降至1500,每日应用2支增白剂,脱发严重,周身无力,因副作用太大而停用。2020年11月19日做完最后1次化疗后发烧至今。隔日发烧,已持续十几天,多下午开始,体温37.5~38.3℃,服用扑热息痛及地塞米松片后会烧退,但隔日仍发烧,仍不能行走。气短,轻微活动后气短加重,周身无力,少寐,手足麻木,大便干,小便2~3个小时1次,排尿困难。舌质淡白,苔薄白。
诊断:肺肾气阴两虚为本,浮阳外越为标。
治法:滋补肺肾气阴以降浮阳。
处方:鳖甲(碎末)30g,龟板(碎末)30g,山萸肉20g,生地黄30g,炒山药20g,地骨皮12g,炙甘草10g,青蒿12g,秦艽12g,柴胡12g,补骨脂15g,炒白术20g,太子参15g,炒枳壳12g。水煎服,6剂。
2月1日二诊:服完6剂药后体温一直正常,未再用西药。其他症状未有明显改变。浮阳已退,体温正常。再治以补肺肾壮筋骨。处方:鳖甲30g(碎末),龟板30g,补骨脂15g,炒山药20g,山萸肉20g,肉苁蓉15g,鹿角胶10g,熟地30g,茯苓15g,菟丝子20g,红人参15g,炒白术20g,炒枳壳12g,炙黄芪15g,当归12g,川芎12g。水煎服,16剂。
2月21日三诊:患者已有20多天未发烧,各症皆缓解,已能独立行走300多米,小便仍排尿困难,2~3小时1次。守初诊方去当归、川芎、茯苓,加巴戟天15g、枣仁15g、炙甘草10g。
5月14日三诊:因故停止服药1个多月,来电说:“近来各方面较治疗前好很多,今天已自己行走1300多步”。嘱守三诊方继服30剂。
2022年2月8日随访:患者诉近半年多各方面均好。(石朝顺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丁庄镇仙人桥村卫生室 邱奕霏 北京弘医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