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健康养生>正文

“清静”养生并非“不动”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大都有一种“活着太累”的感受,不少人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疾病”。因此,一些学者主张:清静养神是对人体的一种“健康充电”,它可以促使能耗减少、血压下降、心动趋缓、肌肉放松,甚至能够达到“忘我入化、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

此外,不少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也坚信静养方是恢复健康的主要手段。于是,他们日以继夜地卧床休息,即使躺得周身麻木、四肢酸痛,也不愿下床活动活动,或到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似乎清静成了许多老年人追求的一种养生模式,好像只有“静”才适合于晚年生活,才能延缓衰老的进程。

其实,清静养生的观点古已有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就有“清静为天下正”的名言,并且认为,所谓“清静”就是“平易恬淡”,“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三国时代的嵇康则认为,老年人的养生之道即是“清虚静泰,无忧愁,无思虑”。然而,过于清静的氛围只能加重晚年生活的孤寂,而经常处于“静态”更不利于自己的养生健身。至于慢性病患者的绝对静养,反而会减缓新陈代谢的动势,削弱内脏器官的运转功能,显然无益于康复机体的祛病延年。

真正的“清静”,首先应该是个人心态上的宁静,例如淡泊名利、宽容待人、豁然大度、乐天知命等。一位高寿老人对此曾有如下的自我感悟:人趋暮境之时,应该做到“想过去,不后悔;看现在,不攀比;望将来,不忧虑”,这样才能实现心态平静、快乐永驻。    

此外,“清静”也不是意味着终日生活在极度安静的环境里。因为,失去了至爱亲朋的交流,听不到富有生活气息的声音,没有了大自然特有的音响,时间一长就会让人变得情绪急躁、性格孤僻,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其结果只能是健康每况愈下,各类疾病缠身。

喧嚣聒噪固然不适于老年人的生活和休息,但是,万籁俱寂也无益于晚年的养生和保健。只有善待清静,做到静动结合、相得益彰,方是明智之举。

上一篇:善社交者寿命长

下一篇:变老的奥秘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