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髦耋老人徐学智,满面红光、声音洪亮,上下楼步伐稳健利索。和他握手时,你会感到他的手刚劲有力、底气十足。可原先他的身体可不是这样,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见到他时,仅上3楼就气喘吁吁,当时他虽年轻,却是有名的病号。徐老身体的转变,得益于他离休后坚持不懈的养生观。
善解人意,宽以待人 徐老是河南中医学院离休干部,离休后每月都要参加老干部处组织的会议。按他的级别,应当用汽车接送。但他考虑车少人多,一直坚持坐公交,以减轻单位的用车压力;他是一位离休老人,单位请他为大学生作报告是经常的事,每次单位都要给他一定的酬金,但他总是把这些酬金赠给学生会。他诚恳地说:“我每个月都有工资,同学们搞活动更需要钱呀!”他不但自己理解别人,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为他人考虑。一次,在广场上听到一位下岗工人对单位的改革满腹怨气,他与之谈思想、摸情况、仔细分析,使其正确理解单位的改革举措和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从此,他们成为了知心好友。还有一次,在街道上,一位菜农开口牢骚、闭口骂娘。他苦口婆心与之交谈,使其加深了对党的政策的理解。
抄书写字,静以养神 徐老离休后,便开始用小楷行书抄写诗词。开始心静不下来,不是错字就是丢字,很是烦心。然而,他有一种韧劲,每天都要坚持两个多小时的抄写。时间一长,他坐下来,拿起笔便心静如水,抄写的速度也就随之加快了。截至目前,他已经抄写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唐诗、宋词、黄帝内经等,总字数达40多万,并已装订成册。在2014年河南中医学院书画展时还获得了书画作品二等奖。
活动有节,适度锻炼 徐老除了抄写、与人交流,每天的下午,他都坚持慢步行走两个多小时,活动筋骨,舒通气血。
勤思多写,著书创作 徐老在职时就坚持写笔记,收资料,很想写一部反映抗日的小说。退休后,就开始整理这些资料,着手撰写。2012年在他81岁生日时,顺利完成出版了反映我党抗战时期在洛阳开展地下工作的长篇小说《古城》,终达再现抗战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心愿。
徐老的活动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较为深奥的养生哲理。他认为,《黄帝内经》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以恬愉为务”,要求人们“内无思想之患”,去私心,重道德,保持乐观,做到“精神内守”。如果能事事理解别人、抄书写字做到专心致志,就可能达到“恬淡虚无”境界,奠定长寿之基础。著书、散步,做必要的脑、体力活动,顺应“四时”变化,则为生命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