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健康养生>正文

踢毽子舒筋活血 抵御严寒

毽子,又称毽球、鸡毛毽、绒线毽,起源于汉代,由古代蹴鞠发展而来,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简便易行,老少皆宜,深受人们的喜爱。
 
踢毽子的花样繁多,如旋转踢、交替踢、毽穿圆环、远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后勾,还可用头、肩、背、胸、腹代足接毽或毽绕身不堕等。亦可举行各种规模、各种形式的比赛,有的比踢的次数,有的比踢的花样和难度。比赛方式有单人踢和两人对踢,也有集体踢或传踢,基本动作有盘、磕、拐、蹦四种,可谓五花八门,各具特色。踢毽子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其一,就地取材,简便易行。毽子可在超市、商店里甚至地摊上买到,也可自己制作,一块碎布、一枚铜钱,几束翎羽或者雄鸡的羽毛即可,简单修剪、盘扎即成。场地更是没有太高要求,城市公园、小游园、文体中心一隅,甚而办公场所、自家庭院都行,抬脚即来,随心所欲踢上几十下,是适合冬季的强身锻炼运动。
 
舒筋活血 抵御严寒
 
《燕京岁时记》里提及踢毽子的好处云:“盖京师多寒,足指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天寒地冻之际,人们往往居于温暖如春的暖气房间,空气流通不畅,身体慵懒倦乏,特别是孩子常蜗居在温室内不活动,更易患上流感。不妨大人孩子相互邀约,结伴成群,出外踢毽,前踢后踢、左踢右踢,越踢越带劲,越踢越热乎,一时彩蝶纷飞,喝彩阵阵,浑身暖意融融,舒惬轻快。
 
协调自如 身轻似燕
 
踢毽子最易于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功夫在脚上。无论盘、磕、拐、蹦、落,还是闪转稳步,前合后仰,宛如燕飞鹤舞,都需要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的灵巧配合,这样带动了远端供血最困难、动作难度最大的部位,增强了肌肉的力量和相应关节的柔韧性。同时,缝匠肌、腘肌、股肌等腿部肌肉也得到了锻炼,足背肌、足底肌的作用必不可少。如加上一些高难度动作,像“雾里看花”“苏秦背剑”“倒挂紫金冠”“朝天一炷香”,那么头顶、后背、脚跟、脚面等部位皆跟进翻转,腰肌、髋肌、臀肌甚至胸肌、腹肌等都要参与其中。这样一来,既增强了肌肉、骨骼的运动功能,又有效地预防了一些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尤其是办公族罹患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
 
预防颈椎病 防治未病
 
踢毽子时,随着毽子起落,眼疾脚快,转身承接,脊椎各关节屈伸有节,转承有度,椎体的深浅层肌及颈前颈后肌张弛自如,避免了椎关节的僵化,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预防了颈椎病,也使得腰肢柔曼,体态轻盈。再者,踢毽子时需双上肢有节律摆动,运动了肩背部肌肉、关节,对中老年人罹患的肩周炎,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同时,踢毽子就是“换换脑子”,要求心到、眼到、脚到,反应灵敏,动作迅速,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对于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十分有益,可以改变办公一族的“亚健康”状态。
 
老少同乐 身心俱健
 
踢毽子多是集体活动。男女老少围在一起,你一脚、我一脚,你飞踢、我闪接,调动起参与者的责任心、积极性,激发人们协作配合意识、团结进取精神、争先创优斗志。其间有逗让回转,有欢歌笑语,有加油鼓劲,这样融洽的环境、热烈的气氛,使得那些忧郁和烦恼,随着小小毽子的腾飞起落,早就消逝的无影无踪。老少同踢,尽享忘年之乐,更是美妙。老者向少者学踢毽,少年同老人背古诗,童声、童谣、古诗、古韵,共同演绎出“毽子飞舞,诗词飞扬”的美好画面。正如一首《鹧鸪天·踢毽子》所描绘的“三五成群俏小丫,鸿毛成撮脚尖花。翻旋羽舞千般好,跳跃毫飞一样佳。身似燕,脸如霞。稚童闲趣忘还家。前抬后打空中绚,串串银铃漫远涯。”(刘琪瑞)

上一篇:“望梅止渴”还可以治疗疾病

下一篇:寒冷季节供热时留住暖意赶走“病”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