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民族医药>正文

棒槌拍打治杂病

棒槌疗法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通过棒槌在患者某些特定部位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来治疗疾病。按照中医经络理论,棒槌疗法是通过在十二经脉和十二皮部的拍打,促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关节润滑,从而达到强筋健骨,脏腑调和的目的。现代医学认为,棒槌疗法能增加肌肉、肌腱、韧带的张力和弹力,可以防治肌肉萎缩。由于肌腱韧带的收缩力加强和活动量增加,促进关节润滑液分泌吸收过程的活跃,从而解除关节疼痛,消除关节积液,扩大关节活动的范围,并对肌肉所附着的骨骼也将产生刺激,促使其产生相应的调整和加强。另外,棒槌拍打还可刺激神经血管系统,调整神经的兴奋及抑制过程,加速血液循环。

用棒槌拍打时,主要靠腕力进行弹打,前臂只起支撑腕上下移动的作用。每次拍打时,开始手法宜轻,然后力量渐渐加重,到拍打快结束时,才可在某些重点部位上进行重拍。棒槌疗法一般按拍打用力轻重的不同,可分为3种。轻拍法:拍打时用力较轻,多用于年老体弱、儿童及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或用于肌肉较薄(如关节处)和有重要脏器的地方。中拍法:用中等力量拍打,拍打时以微有痛感为度。适用于一般人和大部分部位。重拍法:用力较重,不仅用腕力,而且要用前臂的力量进行拍打,拍打时有痛感,但应以能忍受为度。此法多用于体质壮实之人,或体质较好而病情顽固者,或拍打肌肉丰厚的臀部等部位时用。

用棒槌拍打时,是有一定节奏的,一般常用的是一四拍,即打一拍后,再连打四拍;再打一拍,再连打四拍。有节奏地拍打,既可省力,又可使患者有一种舒适感。棒槌拍打还有一定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左后右,从上而下,由近及远。一般是先拍打背部正中线,再拍打夹脊两旁的侧线,然后再拍打上肢,最后拍打下肢,从近端拍向远端。双侧患病时先拍打左侧,再拍打右侧。具体到某个肢体,要先前侧,再后侧,先内侧,后外侧,应一拍紧挨一拍密密地打,每一侧面要反复拍打3—5遍,只可顺打,不可逆打。

棒槌疗法适宜于风湿、骨关节软组织扭伤、挤压伤、落枕、慢性腰腿痛、肩周炎、瘫痪、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各种表现湿烂的皮肤病、疮疖、痈疽、发热、急性传染病、癫痫、严重心脏病、肝脾肿大、各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内脏肿瘤、骨折未愈合、骨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患都禁止使用本法。棒槌拍打时还须注意室内温度要适中,一般以25℃左右为宜。每次治疗前要适当安静休息,使情绪安定,然后排净二便,脱去外衣方可进行。

上一篇:宫廷养生“第一窝”

下一篇:畲族特色头发刮痧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