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络基本概念的产生,我在主编的《经络学》教材中一开头就提出这样的先后关系:“血、气———脉———经、络”,这一顺序是从历史文献的考证得出来的。“血、气”作为“脉”的内容,“经、络”则是“脉”的类别,《内经》所载即是如此。自“脉”分别为“经脉”、“络脉”之后,这才有“经”和“络”的简称或合称。
至后来滑伯仁《十四经发挥》将“经”和“脉”作分别解释,说“谓之经者,以血气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理分(邪)行体者言也。”他只指出了两字分别的意义,但没有顾及两字结合的意义。《灵枢·经脉》是将“经脉”两字结合在一起命名,并不是脱离了“脉”而谈“经”谈“络”。《灵枢》从“脉”分化出“经脉”“络脉”等内容,这才可称为系统化的学说或理论。此后的针灸经穴系统,历代各有所补充和发挥,针灸之外,导引、按摩、方药治病莫不以此为依归。
►1 “血气”———生命的象征
1.1 从“血气”到“气血” 从字形看,“血”的字形比较简单,下面的“皿”是一个碗盆,上面的一横或一圆点是血液,在古代是祭祀的时候杀了动物,血滴到下面器皿里面,上面的圆点是血块的意思。气的一个字形是象征空气、云气,常写作“气”。另有一个“氣”字,原意指熟米饭的热气,这两个“气”字通用,古代早期多用“气”字,后期多用以“氣”字,简化后单用“气”字。这些字都与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
单独一个字意义不大,“血”、“气”联合起来用意义就不一样了,这里面特别强调的是“血气”,先言血、后言气,这是生命的象征,说明是活体,两者出现的顺序表明,血是形象的,是先被认识的,气是抽象的,是后被认识的。《中庸》讲“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把血气作为正常人的代称。“血气”后来演化为“气血”,这可以从《黄帝内经》里找到依据,《灵枢》里大多用到“血气”,到《素问》用“气血”,《内经》以后,只讲气血,这是因为气的多样性和币要性被深入认识了,气的地位提高了。
1.2人生的三个阶段《论语》中说:“少之时,血气未定;壮之时,血气方刚;老之时,血气既衰”。用血气的盛衰表明人的从生到死的生命曲线孔子是把人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内经》进一步分为“生、长、壮、老、已”五个阶段,还有按照“七七”“八八”之数把人的生命过程分阶段的理沦,者都是《论语》以后的发展。以上这些都是追溯到《内经》以前时代的理沦发展情况。
►2“脉”—从“行血”到“行血气”
2.1“脉”字的演变脉字演变关系,一作“眽”,左半边表示“肉”,右边表示水,还有反过来的“永”,都是表示水流在肉体内的像水一样流的东西就是“脉”。《内经》所谓“气之不得行无也,如水之流”,,意思是气必须像水一样流动。古人认识到血气像水一样流动。 又作“衇”,这说明流动的是血,在人体内分支别派。现在简化的“脉”,就是把“辰”反过来写成“永”,“月”旁还是指肉体。
还有一个异体左边是“月”旁,右边是“川”组合起来,还是“脉”字,“川”象征水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左边个字,左边是“水”旁,右边是“月”,意思为肉,右边是“皿”,象征“血,合起末也是脉的意思。此字初时没有搞清楚,有的说是“温”字,有的说“筋”字,都不对,我的工作不仅是就医言医,而是能在医以外的文献里找到依据。这些都说明,脉的行血功能是明确的,以后发展出了行血气的功能,这在内经里可以找到依据。
2.2“脉”子的定义东汉菩作《说文解字》讲:“脉,血理分斜行(布于身)体者”。血的纹理,歪歪斜斜地分布在人体中,这里只讲到血,没有讲到血气。《内经》讲过脉“所以行血气”,由此形成经络理论;后世的辞书,如五代时期的《说文解字系传》解释为“五脏六腑气血分流四肢也”,把四肢(外)和五脏(内)通过血气联系起来了,并且从“血”发展到“气血”,已经是吸取《内经》的理沦。
2.3“脉”分“经脉”和“络脉”《内经》开始。脉分化为经脉和络脉,“经脉为裹,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经脉”是其主干,在较深部(不在表浅),分支横出的称为“络脉”(分支而直行的另称为"经别" ),由“络脉”再分出的络称“孙络”。
2. 4“血气”分化为“营气”“卫气”《内经》还将“脉”的功能从“行血”扩展为“行血气”。又分化为“营气”和“卫气”运行于全身。如:”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运)阴阳"、“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允皮肤。”
►3.从“十一脉”到“十二经脉”
3. 1《脉书》十一脉早见于《内经》之前 ,光有汉墓出土大的古医书《脉书》载有“十一脉”,从中可以丁以探究十二经脉”的早期面貌,两相对比两相对比,可以了解经络理论的形成过程。
《脉书》“十一脉”是在砭石和灸法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十二经脉”是在扩展成九针的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有先后继承发展关系。从名称来看“十一脉”份“臂阳脉”、“臂阴脉”、“足阳脉”、“足阴脉”,共十一条,到十二经脉基本上相仿,十二经脉里增加了脏腑联系,说明经络理论是先有四肢的联系,再有脏腑的联系。
“十一脉”里上肢只有两条阴经,而“十二经脉”里分化为三条阴经,这是为什么多一条经脉的原因,这里的变化十分重要。光从名称看,“十一脉”里的“臂巨阴”相当于“十二经脉”中的“手太阴”,“臂少阴”相当为两条,就是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各一部分。跟脏腑的关系,“十一脉”基本不讲与脏腑的联系,但“十一脉”的两条手阴经却是都联系到“心”。
所以从脏腑联系上看,臂巨阴实际上又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手臂的阴经与心脏关系是首先被认识的,心脏的疾病常反映到手臂,而与肺的联系是后来扩展的。从病证上说,“十一脉”讲“心滂滂如痛”到“十二经脉”讲“肺……膨膨而喘”,由“心”的病证成为“肺”的病证。
再讲臂的阳经,在《脉书》讲肩脉、耳脉、齿脉,就是后来十二经脉中的手太阳经、手少阳经和手阳明经,有人讲这是肩部的脉、耳部的脉、齿部的脉,不符合原意,这里是指这些经脉与肩、耳、齿的远部的主治关系。齿脉(手阳明经)可以治疗齿部的病,耳脉(手少阳经)可以治疗耳部的病,肩脉(手太阳经)可以治疗肩部的病,这是用名称说明相关经脉穴位的主治关系,而阴经讲的是脏腑的联系,所以经脉就是讲病证的联系和主治的联系。
此外,手阳经与相关腑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有些推导的性质,“十一脉”里少有脏腑的联系,到“十二经脉”里却有完整的脏腑联系,所以《内经》里十二经脉的名称中四肢和阴阳的特性是主要的,而联系脏腑是次要的。后世重点转移到脏腑上了,有些误解。
3.2 从《灵枢·经脉》篇看经络学说的形成 《灵枢·经脉》篇系统论述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内容,这是经络理论经典,也是针灸学理论的基础,临床诊病和针灸施治都不能脱离这一中心。这一篇是记载经络学说的重要篇章,包括了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的全文,后世没有足够的重视。脉在体内的分布,形式上讲皮、肉、脉、筋、骨,脉居中位,实际上经络系统外可至皮,内可深入筋骨,所以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脉篇讲经脉,每一条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讲脉循行的路线,阴经加上与脏的连属关系,手阴经联系胸部的脏器,足阴经联系到腹部的脏器,胸腹脏器中间以膈加以分隔,这说明了内脏疾病反映到四肢,与四肢经脉主治内脏疾病的联系。
手部阳经,联系到头面部,主治头面部疾病,而与大小肠和三焦的联系不很密切,手阳明经在前,联系到齿面;手太阳经在后,联系到肩;手少阳经在中,联系到耳颞。这个经穴主治特点,符合“十一脉”讲的“肩脉”、“耳脉”、“齿脉”原意。
足部阳经,足阳明在身前,足少阳在身侧,足太阳在身后,经穴主治也符合这个分布关系。足阳明在前面,经过胃部;足少阳在侧面,经过胆部;足太阳在后面,联系膀胱,基本上符合经脉与脏腑的联系关系。上面所说内容都是符合经穴主治规律的。第二部分内容讲本经脉在异常的时候出现的病证,分虚证实证,就是原文中“是动则病”的全文,“是动”原意是这条经脉变动异常时发生的疾病。
第三部分内容讲这些穴位主治的疾病,就是原文中“是主……所生病”的内容。所以第二部分讲病候,第三部分讲主治,这是分析原文得出的结论,以前的人都没有搞清楚。经穴主治有什么规律呢?阴经都是与所属的脏联系的,主治相应脏器的疾病,如心经主心所生病,阳经则不然,不能说主腑所生病,大肠经联系头面为主,故不能说主大肠所生病,也不能说主齿所生病,只能用其他的字来概括,如大肠经主“津”所生病,用得很妙。
又如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因为膀胱经循行的部位筋肉特别多,所以主筋所生病。也就是阴经主脏所生病,阳经主治用其所过部位的特点来概括。以往可以说从来没有搞清楚过,也纠正了《难经》的误解(“是动者气也,所生者血也”)。
第四部分内容,一般不被注意,这个是针灸治疗的总则。以前讲经络的人,循行路线搞得很清楚,病证主治就有点糊涂了,后面这段话就根本不看了,“为此诸病”,什么意思呢? “为”就是“治”,意思是“治疗这些病证”,然后接下文,盛的泻,虚的补,热的用快手法,寒的要留针,气血下陷的用灸法温阳起陷,“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对虚实不明显的病症就可按经脉取穴施治,经可以解释为经脉,还有一种解释是经常的意思,常规处理,没有绝对化,非此即彼,有一个层次性。补泻也一样,不是非补即泻,也有个不补不泻的导气法。
►4 经脉要穴
4.1 四肢部的基本腧穴———五输穴 五腧穴从四肢远端开始,分别有井、荥、输(原)、经、合五穴,是用水流的特点来比拟经气的大小流经的关系。所以“井”就是地下出水,源头的意思,并不是深打井的概念,流经的是“荥”,比较大了,能运输的是“输”,经过比较长的是“经”,汇合了就是“合”。阴经比较短,只有五个穴,阳经比较长,有六个穴,都是用水流的概念来比拟气血的大小盛衰。
4.2 躯体部要穴———脏腑部位与俞、募穴 躯体部位,腰背胸腹分布着与内脏相应的俞募穴,其高低位置与相关脏腑有一定规律可循,脏腑高则俞募穴也高。“俞”字,上面的三角象征前进的方向,“月”是船,立刀象征水流,所有“俞”有疏通的意思。
内脏的疾病往后反映到背俞穴,往前反映到募穴,同时又体现了横向的关系。膈以下是腹部,按照肝胆、脾胃、肾的高低,俞募穴也按照这个规律排出高低,募穴往往接近相应的脏腑,如肝与期门穴,胆与日月穴。俞募穴也是按照三分法分布,上焦心肺、中焦肝胆脾胃、下焦肾,按照传统的说法,背部脊椎共21椎,分上七椎、中七椎、下七椎。在经络理论中,三分法是主要的,阴阳分三阴三阳,形体分前、侧、后,四肢前、侧、后,躯干前、侧、后。横的躯干也分为上中下,就是三焦的概念。
►5 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5.1 内外相应 内脏的病痛反映到外部来,就是疾病的现象,中国人看到,外国人也会看到,中国人高明的地方是认识到了通过外部的措施可以治疗内部的疾病。病是“是动则病”,治疗是经脉“主所生病”部分,经络也好、腧穴也好,都是反映这个关系。
5.2 左右相对 经络穴位都是成对出现的,左右相配合、相协同,也不同于西方的思想。
5.3 表里相合 指阴经和阳经相合,即两者有分又有合。
5.4 上下相通 比如手足同名经,都有相对应的关系。如足阳明经之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与胃肠都有关系,古人再推理,手阳明经也出现手三里、上廉、下廉,都是同名的,治疗上配合起来,可以有上下相通的作用。
5.5 远近相引 比如眼睛的病,头上面有头临泣,脚上有足临泣,还有头窍阴和足窍阴,都能治疗眼睛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