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草药>正文

藤类中药探析

•藤类药大多具有祛风湿、舒筋脉、通络止痛的功效,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滋补阴血、利水消肿等类。藤类药普遍一药多能,且许多都具有止痛作用。
 
•藤类药临床应用广泛,较多利用其善走行通利、能入络通络的特点,治疗痹证、中风及多种疑难病证。应用藤类药应在充分重视其毒副作用的基础上,对疗效确切者进行深入研究,以扬长避短。
 
在植物大家族中,有一类茎干细长、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须依附他物向上攀缘或匍匐于地面生长者,谓之藤本或藤蔓植物。其中一部分藤类植物,古代先民发现可以入药为用,如《神农本草经》中即有钩藤、络石藤等的记载,《本草纲目》及《本草纲目拾遗》已收录藤茎类药200余种,现今的《中华本草》则收录有300余种。这类药物特色鲜明,作用广泛。兹对其特点与应用作一梳理分析。
 
藤类药功效
 
藤类药大多具有祛风湿、舒筋脉、通络止痛的功效。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祛风除湿类如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丁公藤、雷公藤、石南藤、常春藤、小血藤、乌藤、扁藤、马鞍藤、伸筋藤、宽筋藤、榼藤、石蒲藤、金刚藤、万筋藤、穿根藤、买麻藤、地锦、野木瓜、薜荔等。
 
活血通络类如鸡血藤、筋藤、丝瓜藤、铁藤、蛇藤、百足藤、雷公连等。
 
清热解毒类如千金藤、忍冬藤、黄藤、苦瓜藤、青骨藤、扭肚藤、黑风藤、散血藤、下果藤、白叶藤、蝙蝠藤等。
 
滋补阴血类如鸡血藤、当归藤、相思藤、夜交藤等。
 
利水消肿类如黄瓜藤、天仙藤、紫藤、匙羹藤、盾翅藤等。
 
此外,钩藤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催乳藤、无叶藤、大奶藤有催乳之效;南瓜藤可清热除湿、驱虫;白藤可发汗祛风、活血止血;生藤能解表温中、祛风通络;香瓜藤可用于治疗鼻息肉、鼻塞不通及妇科闭经等。
 
藤类药普遍存在着一药多能现象,如鸡矢藤可祛风利湿、止痛解毒、消食化积、活血消肿;石南藤可祛风湿、强腰膝、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止痛;红藤能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丝瓜藤能舒筋活血、止咳化痰、解毒杀虫;大风藤能祛风止痛、利水消肿;金刚藤可祛风、活血、解毒;大叶南苏可祛瘀止痛、润肺止咳;百解藤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通淋;大血藤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山蒟可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行气止痛、化痰止咳;钩吻能破积拔毒、祛瘀止痛、杀虫止痒;西番莲能祛风、活血、镇静、止痛;通关藤可止咳平喘、祛痰、通乳、清热解毒;石蒲藤能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积、止咳;龙须藤可健脾理气、活血止痛等。
 
还需说明的是,许多藤类药都有止痛作用,如鸡屎藤、大血藤、南藤、蛇藤善于活血止痛,天仙藤、海风藤、小血藤、山蒟善于行气止痛,宽筋藤、地锦、百解藤善于祛风止痛,丁公藤、百足藤、穿根藤、蝙蝠藤善于消肿止痛,钩吻、西番莲可用于神经性疼痛,雷公连、大叶南苏可用于心绞痛等。
 
有学者统计了40个科属的255味藤类药,发现藤类药最擅长祛风除湿,也长于清热解毒、通经活络、利水消肿。其中有祛风作用者130味(占51%),有除湿作用者112味(占43.9%),有活血作用者106味(占41.6%),有解毒作用者98味(占38.1%),有止痛作用者91味(占35.7%),有清热作用者78味(占30.6%),有消肿作用者72味(占28.2%),有通络作用者58味(占22.7%)。
 
藤类药分析
 
中医学对藤类药物的认知,多据象而识。如藤类缠蔓如网,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且长露于野,无遮无挡,饱经风寒暑湿,故可入络通络散结、祛风除湿。此如《本草纲目》言:“凡藤蔓之属,象(像)人之筋,所以多治筋病。”《本草便读》在描述青风藤时亦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藤类多绕木攀缘、屈曲而生,且截断可见中多孔而通,故能通络祛风;茎中多孔则性多宣通,其象类肺,且于汁液输送尤速,故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湿;藤类缠绕树木,使其数株钩扯牵绊,风来时不易动摇,此含有息风之意。又如鸡血藤,色红如血,故入血补血而祛风,其又禀藤类通窜之性,所以主入血管,能活通血脉;青风藤色青,青色主痛主风,故尤其擅长除风止痛;天仙藤,其果马兜铃,形似于肺,故尤擅长利水除湿消肿等。
 
当然,藤类药功效主要取决于其性味、归经等。有资料显示,在有明确性味记述的247味藤类药中,性温者94味(占36.9%),性平者65味(占25.5%),性寒者46味(占18%),性凉者42味(占16.1%);味苦者147味(占57.6%),味辛者112味(占43.9%),味甘者63味(占24.7%),其余58味(占22.7%)。该研究发现,味辛者性多温,味苦和甘者则性多寒凉。而性温者功擅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行气;性平者则长于解毒、除湿、活血、消肿、消积;性寒凉者功擅清热、解毒,及祛风、除湿、利水、通乳;而以苦味为主者长于除湿、祛风、解毒、清热、活血、止痛;以辛味为主者长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以甘味为主者则长于解毒、清热、利水、消肿等。这在一定程度了揭示了藤类药的性味属性与所具功效的内在关联。
 
近些年来,围绕藤类药的化学成分与其功效的关联性也有许多研究,找到了一些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发现藤类药多具有类似非甾体抗炎药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如青风藤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抗炎、调节免疫、抑制胃肠收缩、促组胺释放、抑制中枢神经以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种活性;海风藤具有抗炎、镇痛、抗血小板聚集及提高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鸡血藤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力、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病毒活性等作用;忍冬藤具有抗炎止痛、抑制体液免疫、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作用等。但这些研究对藤类药的传统药性还不能作出很好解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性也相对不足。
 
藤类药应用
 
藤类药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较多的还是利用其善走行通利、能入络通络的特点,治疗痹证、中风及多种疑难病证,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北方医话》中载有四藤饮(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石楠藤),作为基础方加减运用治疗风湿痹证,临证被广泛应用。福建医家俞慎初有蠲痹四藤汤(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威灵仙、豨莶草),用以治疗各类痹证。北京名医祝谌予有四藤一仙汤(鸡血藤、钩藤、络石藤、海风藤、威灵仙),作为风湿痹证的基础方。另有报道用五藤汤(青风藤、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雷公藤),及四藤蜂房饮(鸡血藤、青风藤、忍冬藤、雷公藤、桑枝、白芍、淫羊藿、川芎、桑寄生、露蜂房、地龙、全蝎、知母),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国医大师熊继柏有经验方黄芪虫藤饮(地龙、僵蚕、全蝎、蜈蚣、蝉蜕、鸡血藤、钩藤、络石藤、忍冬藤、海风藤),用以治疗痰湿瘀血阻滞经络,气血不畅而致的肢体麻木、疼痛等。山东中医吕同杰有五虫四藤汤(蜈蚣、地龙、乌梢蛇、地鳖虫、全蝎、忍冬藤、钩藤、鸡血藤、络石藤、黄芪、丹参),治疗血瘀阻络型脑血栓。另有报道用四藤消震饮(钩藤、夜交藤、鸡血藤、丝瓜藤、制大黄、当归尾、川芎、白芍、珍珠母、蜈蚣、桑叶、白菊花、白蒺藜、石菖蒲),治疗气血瘀阻、风动痰升的外伤性头痛。
 
贵州中医王玉林有五藤汤(鸡血藤、银花藤、络石藤、钩藤、鸡矢藤),用以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北京中医刘玉宁善用藤类药治疗肾小球疾病,如以首乌藤、鸡血藤补虚荣络,以络石藤、海风藤、雷公藤、青风藤、忍冬藤搜风剔邪,以络石藤、鸡矢藤、海风藤、青风藤化瘀通络等。
 
中医皮科专家赵炳南将藤类药用于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结节性痒疹、血管性疾病等,创制五皮五藤饮(青风藤、海风藤、夜交藤、双钩藤、天仙藤、粉丹皮、白鲜皮、海桐皮、桑白皮、地骨皮),以治疗血热夹风夹湿之皮疹,包括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痤疮、过敏性紫癜、皮肤瘙痒等。上海中医秦万章选用验方三藤糖浆(红藤、鸡血藤、雷公藤)治疗各型红斑狼疮。湖北中医徐宜厚更善用藤类药治疗皮肤病,如结缔组织病凡见关节痹痛麻木者,选用独活寄生汤加石南藤、络石藤、海风藤、清风藤;肢端苍白冰冷乃至青紫者,选用桂枝黄芪五物汤加红藤、鸡血藤、天仙藤;皮肤血管疾病结节不化,选用泽兰汤加紫金藤、红藤、天仙藤;荨麻疹类皮肤病中风团骤起,色红如云片者,选用凉血消风散加百棱藤、红藤;皮炎结痂或肥厚者,选用胃苓汤加钩藤、鸡血藤、络石藤等。
 
此外,上海肿瘤专家邱佳信还用四藤方(红藤、野葡萄藤、藤梨根、菝葜)治疗胃癌等。北京中医医院也有四藤方(首乌藤、鸡血藤、金银藤、钩藤),用以调理由于脉络不通引起的各种疑难疾病。
 
总体而言,目前对藤类药的认识与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藤类药的记述大多见于地方中药志,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而相关资料大都源于民间单验方及老中医的个人经验,其认识的准确性、全面性及规范性均有不足;二是藤类药的名称混乱,别名繁多,致使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时可见及;三是同一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的记述常有差异;四是对藤类药的毒副作用认识不清,如近些年发现的雷公藤具有生殖毒性、肝脏损伤、骨髓抑制、肾脏毒性以及皮肤损害等,且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天仙藤等所含的马兜铃酸会造成肾损伤等。凡此种种,使藤类中药的临证应用受到很大影响,以至于常用者不足十一,可谓中药材应用的一大损失。鉴此,应用藤类药应在充分重视其毒副作用的基础上,对疗效确切者进行深入研究,尽力做到扬长避短、违害就利。(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炮制吕光荣非常重视马钱子的炮制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