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理论>正文

关于中医涩药 涩剂与涩法的辨析

•把“涩附于酸”,通常的解释是其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但实际上酸入肝属木,木喜条达,由此而知酸还具有通、泄的意味。涩味者专事收涩,酸味者则可收可散,将“涩附于酸”有待商榷。
 
•“涩可去脱”,具体是指用收敛固涩药物组成的方剂,用以治疗气、血、精、津液等耗散不收、滑脱不禁等病证。至于涩药留邪,应辩证分析,灵活看待,只要能把握好时机,做到通涩相合,邪未尽者亦并非为禁。
 
涩,繁体字为“澀”,异体字为“濇”,《说文解字》言“濇,不滑也”。在中医学中,涩除了用于描述脉象或症状外,还作为药之味、或药之性、或方之类、或治之法等,而所体现的则基本为其本义。兹结合文献与临证应用,对涩法所用的涩药、涩剂加以梳理分析。
 
涩药之识
 
作为味觉,涩是一种使舌头感到麻木、不滑润的滋味。《黄帝内经》对药味的记述为“酸、苦、甘、辛、咸、淡”,未提及涩味;而《神农本草经》对药味的记述为“酸、苦、甘、辛、咸、涩”,未提及淡味。受五行学说的影响,中医学最终还是把药物最基本的味道归纳为五种,即酸、苦、甜、辛、咸,而对涩味与淡味作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的处理。由此,中药之味纳入了五行的分类体系,并成为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
 
具有涩味的药物往往具有收涩之性,可以说味涩者其性亦涩。由此而言,涩既是味道,也是性质。这种以涩为性的认识始见于唐代,如《本草拾遗》曰:“枫皮,本功外,性涩,止水痢。苏(敬)云下水肿,水肿非涩药所疗,苏为误尔。”而关于涩药,《本草纲目》举例曰:“牡蛎、龙骨、海螵蛸、五倍子、五味子、乌梅、榴皮、诃黎勒、罂粟壳、莲房、棕灰、赤石脂、麻黄根之类,皆涩药也。”
 
有学者通过对《中药学》(凌一揆主编)教材中的收涩药进行归纳,却发现并无单纯的涩味药,而是与他味相兼,其中苦涩19个、酸涩12个、甘涩10个、咸涩和辛涩分别1个。另有《中药药理学》(彭成主编)则言:在常用的42种酸涩药味中,单酸味者有16种,单涩味者有14种,酸涩味者有12种。
 
把“涩附于酸”,通常的解释是其“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即如《儒门事亲》谓:“凡酸味亦同乎涩者,收敛之意也。”
 
关于酸味的性用特点,《素问·脏气法时论》概括为“酸收”,《灵枢·五味》谓“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后世也由此把收涩作为酸味药的主要作用,如《本草蒙筌》云“酸收也,其性缩”,《本草玄通》亦曰“酸者入肝,束而收敛”,《本草问答》还言“酸味皆主收敛”。但也有学者对此持有异议,其依据在于多数酸味药并不具备收敛作用,如《神农本草经》载有酸味药13味,均未提及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中药学》收录酸味药25味,《中国药典》(1990年版)收录酸味药31味,但除去兼涩味者,均仅有4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这一结果颇令人意外。
 
酸入肝属木,而木喜条达,由此而知酸还具有通、泄的意味。如《汤液本草》云:“酸能收能散也。”对此,《神农本草经疏》云:“凡言酸者,得木之气。”如乌梅,其味至酸,叶天士认为“梅占先春,花发最早,得少阳生气,非酸敛之收药”,故而用它来“泄肝阳”,以治肝逆犯胃之证。再如山萸肉,张锡纯谓:“山萸肉得木气最厚,酸收之中大具开泄之力,以木性喜调达故也。”由此可见,酸味药并非尽以收涩为主。而《本草问答》在解答“木之性散,何以味反酸而主收哉”时曰:“此亦相反相成,金木交合之理,得木之味者,皆得金之性,所以酸味皆主收敛。”又以五味子为例分析道:“五味酸敛肝木,使木气戢而不逆上,则水火二者皆免冲上为病,是酸味入肝,而得金收之性,故有是效。”
 
酸味药大都有兼味,因而其具体功效往往取决于兼味的种类和占有比例,如味酸苦者,酸味为主则药物可能偏重收敛或调达之用,苦味为主则更偏重于攻泄。再如味酸涩者,酸为主者更偏重于收敛气津,涩为主者则更偏于固涩。
 
分析药物的酸、涩味还发现:酸味多兼有涩味,而涩味却未必兼有酸味;酸味可收也可散,与收涩并无必然关联,涩味则主在收涩;酸味药多偏于温热,涩味药则偏于寒凉、平;酸、涩味均以归肝经为主,酸味药以归肾经、脾经者居其次,涩味药则以归肺经、大肠经者居其次;酸、涩味均多以沉降为主,而酸味药中升浮者较涩味药更多。
 
酸与涩无疑是两种不同的味道,作用自然也有差异。如《本草问答》言:“二矾极酸,变为涩味。酸则收而引津,涩则止而不流。”而《本草述钩元》在分析白矾时,提出了“酸者阴中之阳、涩者阳中之阴”的独到见解,谓:“白矾气寒,其味咸少而酸涩为多。寒者水气,合之咸味,以归于木酸金涩。夫酸者阴中之阳,未能大畅以达其阴也;涩者阳中之阴,未能大畅以和其阳也。阴之在下者,既不得藉阳以达,致阴之在下而欲上者,又不能即和于阳以化,是则白矾性味为至阴结于寒水,而只以成其润下之用无疑。”
 
《本草求真》认为,药之收与涩同中有异,各有侧重,谓:“收者,收其外散之意;涩者,涩其下脱之义。如发汗过多,汗当收矣;虚寒上浮,阳当收矣;久嗽亡津,津当收矣;此皆收也。泄痢不止,泄当固矣;小便自遗,遗当固矣;精滑不禁,精当固矣;固即涩也。”《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则进一步提出,涩药有质涩、味涩及性涩之别,谓:“大约牡蛎、龙骨、海螵蛸其质收涩;五味、诃子其味收涩;莲房、棕灰、麻黄根其性收涩。”
 
现代研究表明,植物类酸味药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有机酸和鞣质,植物类涩味药则以鞣质为主;矿物类的酸味药和矿物类、动物类的涩味药的化学成分都以无机盐为主。酸味药的化学成分比涩味药更为复杂,并包含了涩味药的主要成分。如果把鞣质看作收涩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酸味药的作用则又不局限于收涩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药物的收涩之性除了与自身的酸、涩之味有关外,还可通过炮制(炒黑)的方法加以体现。如元代《十药神书》即记述有“血见黑则止”的“炭药止血”经验,并得到广泛应用。如《本草备要》云:“(蒲黄)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止血炭药尚有棕榈炭、地榆炭、藕节炭、血余炭、侧柏炭、茅根炭、大蓟炭、百草霜、灶心土等。
 
涩剂之类
 
涩剂是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之一,是由北齐徐之才根据药物功效特性对方剂所作的分类,并言“涩可去脱”,具体是指用收敛固涩药物组成的方剂,治疗脏气亏损,气、血、精、津液等耗散不收、滑脱不禁等病证。
 
历代医家对涩剂的应用有着清晰而细致的认识,如《儒门事亲》言:“所谓涩剂者,寝汗不禁,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已,涩以豆蔻、枯白矾、木贼、乌鱼骨、罂粟壳。”再如《本草纲目》引刘完素语云“滑则气脱,如开肠洞泄,便溺遗失之类,必涩剂以收敛之”,并总结曰:“脱者,气脱也,血脱也,精脱也,神脱也。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之药,以敛其耗散。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泻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皆气脱也;下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亡血,皆血脱也。”又如《本草新编》言:“遗精而不能止,下血而不能断,泻水而不能留,不急用药以涩之,命不遽亡乎。”还如《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举例述曰:“脱如开肠洞泻、溺遗精滑、大汗亡阳之类,宜用涩剂以收敛之,理中汤、桃花汤止利,参芪术附汤止汗,六黄汤止盗汗,固精丸、天雄散止滑精,术附汤止小便。”
 
因功效及主治病证的不同,固涩剂可分为:①固表止汗剂,方如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固表敛汗汤(黄文东方:党参、白术、木瓜、白芍、桂枝、陈皮、甘草、浮小麦、煅龙骨、糯稻根)等;②敛肺止咳剂,方如九仙散(《卫生宝鉴》: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一服散(《朱氏集验方》:阿胶、生姜、半夏、甘草、杏仁、紫苏、乌梅、罂粟壳),止咳丸(翟玉六家传方:川贝母、紫苏子、厚朴、葶苈子、法半夏、麻黄、白果、罂粟壳、硼砂、枳壳、陈皮、桔梗、防风、白前、前胡、紫苏叶、桑叶、黄芩、南沙参、薄荷、茯苓、甘草)等;③涩肠止泻剂,方如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人参、当归、白术、肉豆蔻、肉桂、甘草、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四神丸(《内科摘要》: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等;④涩精缩尿剂,方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沙苑蒺藜、芡实、莲须、煅龙骨、煅牡蛎),川方五子丸(《普济方》:菟丝子、韭子、益智子、茴香子、蛇床子)等;⑤固崩止带剂,方如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白术、黄芪、龙骨、牡蛎、萸肉、白芍、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易黄汤(《傅青主女科》:山药、芡实、黄柏、车前子、白果)等;⑥敛疮生肌剂,方如生肌散(《外科正宗》:石膏、轻粉、赤石脂、黄丹、龙骨、血竭、乳香、潮脑),神效生肌散(《外科方外奇方》:煨石膏、赤石脂、乳香、没药、轻粉、煅龙骨、血竭、儿茶、冰片、红升丹)等。此外,收敛止血剂其实也可划入此类,方如十灰散、黄土汤等。
 
涩法之用
 
正气的状态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而顾护正气是中医学贯彻始终的治疗理念。当正气受损衰减,极易招致邪侵,作祟为病,此时扶正固然重要,但减耗止损更是当务之急。有针对性地选用止汗、止咳、止泻、止血、止遗、缩尿、止崩、止带等方药,治标救急,防止正气的进一步耗损。涩法之用,本意在此。
 
运用涩法,首先要把握好适应证与使用时机。当人体出现气、血、津液、精、神等的泄漏或神气散漫,均应敛而收之,减少丢失。但由于酸涩者易敛邪,故当外邪未尽时,如多汗因于热盛,喘咳因于痰壅,泄痢因于积滞,遗精或带下因于湿热下注,疮疡尚未溃破等,均应慎用此法,否则会有“闭门留寇”之弊。其次应注意与补益剂同用,以求标本兼顾。
 
至于教材中“固涩剂专为正虚无邪而设”的提法,可看作一种纯理论化的表述,验诸临证则失之绝对,因为这种“正虚无邪”的状态几乎不存在,虚实夹杂则属常态。先贤对此摸索出的处理方法是:寓涩于通之中,方能通而不伤正;寓通于涩之中,才会使涩而不固邪。如《伤寒论》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的小青龙汤,方中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与五味子、芍药相配,可见“伤寒表不解”时并非绝对禁用收涩。另如《仁斋直指方》治疗湿热下注膀胱的萆薢分清饮中用乌药、益智仁,《医学心悟》治疗膏淋的萆薢饮中用文蛤粉、莲子肉,《卫生宝鉴》治疗湿热下注、扰动精室而遗精的猪肚丸中用牡蛎,《傅青主女科》治疗湿热带下的易黄汤用芡实、山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脾虚带下的清带汤中用山药、龙骨、牡蛎、海螵蛸,《医学入门》治疗湿热带下的侧柏樗皮丸中用樗根白皮等,均说明有邪时也可用涩药。
 
叶天士尤为善于运用涩剂、涩药,《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不少用于治疗遗精、淋证、失血、泄泻、崩漏、痢证、脱肛等的案例,其中尤以泻痢用之最频,并指出“古贤治痢,不离通涩二法”“治痢之法,非通即涩”“治痢古法,不越通涩”。
 
一些药物自身具有的复杂性,使得对其性能的认识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现象。如关于乌梅,大都认为其味酸性敛,易致留邪,如仲景为蛔厥而设的乌梅丸,方后有注云“亦主久痢”。但后世方书有载乌梅亦主暴痢,如《补阙肘后方》用黄连、乌梅治疗天行下痢;《千金要方》则将黄连、乌梅的组方也名之为“乌梅丸”,用以治疗暴痢、新痢,并言其“服之无不瘥”。不过从临床应用情况看,赤痢或痢之赤多白少者,似更宜于用乌梅。此外,乌梅烧灰存性还可用于治疗二便出血、妇人血崩等。清末刘鸿恩对乌梅尤为偏爱与推崇,认为:“乌梅最能补肝,且能敛肝,功效甚大,凡肝经病证,用之皆效。”并说:“乌梅毫无邪性,可以多用,可以独用,可以与一切补剂并用。”民国时彭子益则说:“温补木气,乌梅第一,发热、舌无黄胎而尿短者极效。”“乌梅善收相火,大补木气。暑热极盛,气升不降之时,为补益妙方。如秋凉服之,少腹顿胀。盖相火已降,木气业已得根,不宜再事敛补也。热极之时,心慌皮热,小便短赤,一服乌梅汤,小便清长,亦相火下降,肺气清收,木气复疏泄之力也。惟舌有腻苔,不宜服用,将湿敛住,必增胀满;病有恶寒者,亦不宜服用。”
 
综上所述,涩法虽不在八法之列,但从其收敛、固摄的作用来看,应算是一种间接补益,故而似可归入补法范畴。就其用药而言,涩味者专事收涩,酸味者则可收可散,将“涩附于酸”则有可商榷之处。至于涩药留邪,应辩证分析,灵活看待,只要能把握好时机,做到通涩相合,邪未尽者亦并非为禁。(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成书的影响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