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正文

瘀血内伤发热 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医案 瘀血发热案
 
王某,女,44岁。2014年10月20日初诊:间断性发热2月余。症见:面色晦暗,形体适中,语声正常,低热,乏力,口渴不欲饮,时有小腹部疼痛,纳差,月经先期,量多,睡眠和二便尚可,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
 
诊断:(瘀血发热型)内伤发热。
 
治法:活血化瘀、凉血清热、益气养血。
 
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20g,生地15g,熟地15g,鸡血藤20g,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5g,枳壳15g,桔梗15g,牛膝15g,甘草15g,黄芪2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白薇15g,丹皮15g,栀子15g。7剂。常法煎服。嘱患者须注意调节情志并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10月27日二诊:患者无发热,小腹疼痛症状好转,仍觉乏力、纳差,口干渴症状稍轻,舌质紫暗、苔白,脉细涩。继服上方7剂,水煎服。
 
11月3日三诊:患者无发热,无小腹疼痛和口渴,乏力、纳差症状缓解,饮食和二便可,舌质暗、苔白,脉细。上方去白薇、丹皮、栀子。7剂。水煎服。
 
11月10日四诊:患者诸症消失,舌质淡、苔薄,脉细。患者停服汤剂,予血府逐瘀胶囊,每日2次口服,连服2周。患者治疗后无发热,面色红润,口渴、乏力、纳差等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
 
按本案为内伤发热之瘀血发热。孙伟正认为导致瘀血发热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瘀血阻滞日久,郁而化热;另一方面,瘀血内存,新血不生,导致血虚生热。但临床上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是以郁而化热为主,部分兼有血虚之热。瘀血发热辨证要点为发热、以夜间发热为主,伴瘀血相关之症。唐容川《血证论·卷六·发热》说:“瘀血发热,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证象白虎,口渴心烦,肢体刺痛,瘀血在腑,则血室主之,证见日哺潮热,昼日明了,暮则谵语。”
 
患者月经先期、量多,病程日久导致气血两虚,血液运行不畅,血脉瘀阻,壅遏不通,故见发热;瘀血阻滞,不通则痛,则小腹疼痛;瘀血内停,新血不生,脏腑失于濡养,故面色晦暗、乏力;瘀血阻滞,津液运行不畅,故口渴不欲饮;舌质紫暗、脉细涩均为瘀血内停表现。瘀血发热的治疗以活血化瘀、凉血清热为法,不可妄投苦寒,以免伤正。《金匮翼》谓:“瘀血发热者,其脉涩,其人但欲漱水而不欲咽,两脚必厥冷,小腹必结急,是不可以寒治,不可以辛散,但通其血,则发热自止。”故孙伟正选用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加白薇、丹皮、栀子、黄芪、熟地黄、鸡血藤、党参、茯苓、白术。血府逐瘀汤为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的合方,其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四逆散行气活血;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枳壳行气,使气血上下通调,而疏通于全身;川牛膝通利血脉;白薇、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且具走而不守之性,无寒凉凝滞之嫌;鸡血藤、熟地黄养血和血;黄芪、党参、茯苓、白术补气生血;甘草调药和中。诸药配合,使血活气行,则瘀化热消,诸证自愈。(雍彦礼 孙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试从呼吸运动的角度阐释传统功法的呼吸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