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偏方秘方>中医外科>肛肠科>结肠炎>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特色方药炒白术

全国名中医王坤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经验总结如下。
 
王坤根指出,UC病位在肠,同时与脾、肝、肾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湿热、食积、瘀血为其标。王坤根治疗UC时,既综合考虑宏观与微观的辨证关系,又充分发挥口服给药与外用灌肠的优势,常取佳效。
 
辨治特色
 
健脾疏肝温肾UC患者脾虚肝郁、肾阳不足为其本,王坤根治疗UC首重健脾,健脾则用甘温,常取仲景健中法,用东垣补中意,用药如黄芪、党参、炒白术、山药、仙鹤草等。另脾主升清,下者举之,予柴胡、葛根、桔梗等鼓舞清气上升,则浊阴自降。肝郁气滞,横犯脾土,也是导致UC久泻不愈的原因之一。王坤根疏肝理脾取法四逆,药如柴胡、枳壳、赤白芍、郁金等。UC反复发作,久泻脾阳受累,渐及于肾,阳气不升,脏气不固而致久泻不止,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者,亟须用四神丸温肾暖脾、辛热回阳,药用补骨脂、巴戟天、肉豆蔻、吴茱萸之属。王坤根指出,对于UC湿热、食积、瘀血标实之证,祛邪不可过度,以免损伤正气。行气导滞,多用保和丸,少取大黄、槟榔等破气之品;祛湿热常合葛根芩连汤,药如葛根、黄芩、黄连等;化瘀血多合血府逐瘀汤,药如赤芍、当归、鸡血藤、丹参。
 
燥湿、化瘀敛疮水湿、食积、瘀血搏结于肠,阻塞经脉,郁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内痈。针对内镜下糜烂、溃疡、肉芽组织增生乃至息肉等“内痈”表现,王坤根主张采用清热解毒消肿、化瘀敛疮生肌治法,进行局部灌肠治疗。常取白头翁汤合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如白头翁、黄柏、黄连、金银花、蒲公英、苦参等;另伍五倍子、白及、云南白药、锡类散等活血化瘀、敛疮生肌。
 
舒畅情志、合理饮食临床上UC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情绪因素往往会加重病情的发展。王坤根每次处方后,总会向患者强调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亲情支持。此外,“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为避免“食复”,王坤根又常会叮嘱病人细嚼慢咽、少量多餐,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酸辣食物,多食山药、黄豆、燕麦及益生菌制品等,适量控制乳制品摄入量。
 
典型医案
 
刘某,男,17岁。2017年11月3日因“腹痛腹泻伴低热1月余”来诊。外院肠镜提示:溃疡性结肠炎,病理为黏膜呈炎性反应,可见糜烂、水肿。目前服用美沙拉嗪、甲泼尼松龙等药物,效果欠佳。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平素常有腹痛腹泻,更衣日行3~4次,便中常有黏液,便后腹痛可缓解,常有后重感,自觉疲乏无力,烦闷不适,近日体温为37.5℃,舌红嫩苔黄腻,脉细濡。
 
辨证:肝脾不和,湿热内蕴。
 
治则:养血调肝,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防风、炒黄芩、川槿皮、桔梗各12g,炒葛根、茯苓各15g,仙鹤草、生黄芪、马齿苋30g,炒黄连、生甘草各6g。10剂。灌肠方:蒲公英15g,苦参、黄柏、白及各10g,云南白药4g。前4药煎浓汁100~150mL,匀入云南白药后,每晚保留灌肠,10剂。另嘱饮食、情志等将息调摄。
 
11月14日二诊:患者大便较前明显成型,更衣日行1次,精神转佳,体温已降至正常,诸症好转,遂依前方法调治2月余。电话随访,诉症状已明显缓解。
 
按患者素体脾胃虚弱,土虚木乘,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痛腹泻,舌质红嫩、苔黄腻、脉细濡则为湿热内阻之象。内服汤药王坤根以痛泻要方合葛根芩连汤加减调和肝脾、清化湿热;另以清热利湿、化瘀生肌之灌肠方祛邪扶正。王坤根治疗,采用内服外用结合的方法,兼嘱调养将息,故收效颇佳。(沈淑华 江张曦  浙江省中医院)

上一篇:溃疡性结肠炎白血汤

下一篇:没有了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站内直通车

首页偏方养生方剂书籍中药秘方药图疗法药方方集视频穴位内科外科妇科男科口腔喉科 鼻炎眼科耳科儿科肠胃泌尿肝胆肛肠骨科神经呼吸皮肤肿瘤美容保健延寿心脑
返回顶部